分享

每日一解:军机处

 资源868 2019-02-22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处》

材料二

请回答:

(1)清代军机处的发展概况、形成原因及历史特点各是什么?

(2)你如何认识清代军机处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1)概况: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期,废止于1911年的清“预备立宪”时期,以责任内阁代替军机处。原因:雍正帝为了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立。特点:机构简炼,办事效率高。

(2)军机处是直属皇帝的政务机构,它使皇权、专制主义中权集权空前强化。

【知识拓展】

含义: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设立:雍正帝

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时在宫廷内设南书房(主要从翰林中挑选才品兼优者充任,负责撰拟皇帝谕旨,从而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参与政务并替皇帝起草诏令,形成了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个辅政机构,相互牵制。

目的:最初目的是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职责: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军机处官员掌管军国机要,起草诏令,但并非正式衙门;军机大臣亦非实官,仅是内廷差使,平时在朝中值日,随时准备皇帝召见,皇帝出巡也必须跟随,没有独立性,完全是皇帝私人办事机构,但又是国家最高决策施政中心)。军机处设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择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二职,一般由内阁大学土兼职,主要是为皇帝起草诏旨,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它是皇帝的“内廷差使”,秘书班子,一切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日常工作:

特点(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直接交相关部门执行,办事效率较高)、(地处内廷,外官不得擅入,决策具有封闭性)、(人员精干)。

结果: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及南书房形同虚设,后相继撤销;内阁也名存实亡,变成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

影响: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但也导致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废除: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