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2018旧年家族荣光(4)

 01一线 2019-02-23

文|01一线

2018年虽说过去了!当对于当初设定的目标,如今实现了几个?你的人生是有进步,还是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完全取决于我们对过去一整年的努力和打拼!天道酬勤,是表达为改变命运疯狂努力拼搏的人就一定会得到上天的眷顾,收获自己的成功!2018年,对于我的家族来说,无疑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我的亲人们和各个家庭无论在人、财和事业或发展等方面都有了更新的荣光。

以下盘点旧年2018一年来家族取得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荣光。

继上文“不负众望,家族再发新家” 盘点2018旧年家族荣光(1)、“不负天时,家族人丁兴旺” 盘点2018旧年家族荣光(2)、“不负人和,家人事业发展”盘点2018旧年家族荣光(3)后,本篇续“不负地利,亲人聚家盛开”。

不负地利,亲人聚家盛开。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也是很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黄金岁月”。对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本文谈谈我们老百姓生活中家族住房改善与发展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住房变迁故事。

房子,是人一生中重要的生活元素,是一个人生活的栖息地,也是人们茶余饭后喜欢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唐代杜甫曾经发出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壮感叹。幸运的是,我们适逢盛世,大多数老百姓,包括大批寒士都住上了新房,不再象杜甫曾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景。

4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首曾经流行一时的歌曲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房子作为我们生活的起居室,是一所温馨的处地。改革开放让我们告别了曾经住房紧张的局面。曾经的场景: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屋子里,屋内没有厕所。遇上子女结婚,腾出个婚礼房都使人犯愁。有的地方平房是用土坯修的,很简陋。墙是用土块砌的,上面的木头不算大,但还结实,可木头上面的竹子由于时间过久的原因断了或坏了,房子中间常裂开一条缝,土经常掉下来落在我们的头上。尤其是到了冬天,由于房子的密封性很差,我们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家里来客人,留住只能在楼上用禾草杆摊铺应付。当时因为家里人多,父亲将客厅两边的空间用木板和土砖各隔离成三间小房子,几个人住一小间。有个小房和厨房连在一起,多日的烟熏火燎地把房子熏得黑糊糊的,很像现在的煤房。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住房条件慢慢有了改观。后来,楼房已经越来越普遍、越建越高。大哥因为有单位,成家有了两个孩子后,于1987年在老家率先盖房并搬出了拥挤的老屋。接着是二哥和三哥搬出老屋,住进新房。

多少年过去了,老屋更加苍老了,老屋的子孙们有的到外面闯荡世界了,大家都搬出了老屋,住进了新屋。平时,除了母亲和我们小兄弟俩家从城里回住一阵外,没有人再往老屋住了。但是逢年过节,我们是要回去的,我们和母亲是要住进老屋一些日子。老屋也许是完成了它养育子孙后代的历史使命了。面对老屋旧墙、里屋和台上牌位,我们总是忘不了它曾经给我们带来童年的梦幻和乐趣。老屋,它每每撩拨起我们的无限感慨和遐思,令我们去寻回儿时岁月的痕迹,去寻回民族文化谱写历史的片片落叶和缕缕根系。

记得我们几个小兄弟从懂事起,祖父祖母已故。那时,母亲带着我们几个不曾成年的兄弟、姐姐,吃住在老屋。白天,大人们要下地干活,我们小时候没人照看,便被留在屋子里。姐姐通常经母亲吩咐要照看我们,但更多的是痛快地找上同伴捉迷藏、踢毽子、丢沙包、跳绳、抓石子、猜谜语……邻居慈善的八姑老婆婆和家里训养的那条黄毛狗便常常守护在我们的身旁。姐姐她们玩厌了,也会跑过来推一推童年的摇车,或者支言片语讲一通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故事。遇上天黑或下雨,大家对着屋外发愣。只是大人们回家了,小的们才感到家里的一片温馨。

小时候的心里老想着家里要盖一幢新屋,住新屋的滋味老在我们心头萦绕着。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我和三哥平时挖块石,找砖头,捡鹅卵石,积累了一堆又一堆。这些材料总算没有白费,后来都派上用场了,兄长几个的新屋基础就是用这些块料、细石填实筑基的。再后来,我和弟弟也念上中学了,并从中学跨入大学门槛。在远处游学,我们总还是时时惦记着家里。

1997年春天,突然听母亲说,老屋前后门的上段土墙快不行了,让我的心绪沉沉地下坠。看得出,母亲在强忍着一种无言的痛楚。因为父亲于85年就早早离开了我们。如果父亲健在,对于这等事,他会周全熟虑考虑计划得很清楚。毕竟父亲是个能人,什么大事情经他料理,便会安排得妥当而卓有成效。

而今母亲迈动着蹒跚细碎的步子,一遍遍地摩挲着屋里屋外的角角落落,泪光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闪烁着。是啊,操劳一生的父母,此刻,面对即将要拆除改造的家园,面对承载了他们一辈子汗水和梦想的家园,他们年迈的身躯和宽厚的心底,该是隐忍了多少无奈的委屈和依依的不舍啊!

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时常面对老屋,看看老屋。老屋似乎比过去显得格外沉静,一堵堵流离凹陷的土墙,窗子像经久失眠的老人深陷的眼睛。一件件漆色斑驳的古旧家具,里屋张贴的字画和东西两墙我们得过的奖状已暗然失色。此时,燕子已是南飞,几只麻雀瑟瑟地站在屋顶上,在沉沉的斜阳里,无声地眺望着这片令人心颤的殷红。我想,倘若老屋拆除改新了,这些麻雀们,还有明春归来的燕子,它们是否还能记忆曾经那个温暖不变的家呢?

我能想象得出,当老屋要拆除时,当我们双手要运动时,这一下一下将老屋掏碎,将老人一生的寄托掏空,站在一浪一浪尘烟腾起的屋址上,满头华发的母亲,该是怎样的老泪纵横啊!

是啊,再老的村庄,再破的老屋,也是我们的根。失去了根,也许就是失去了风雨过后一片挺立于斯的明绿。或许,那棵深植于乡间厚土里的老香樟知道,那些栖息在老屋瓦檐下的麻雀们知道。对于老屋,我们最后拥有的,除了童年的回味,还会有些什么呢?童年的稚趣、童年的梦幻,早已穿越了曾经满树的葱绿,漫散于一个秋天的落叶里。但愿老屋会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我们童年的梦,滋荫着我们生命的魂。

家乡的老屋的确要被拆改了,连同那个幽静的村庄,那一天也将要旧貌变新颜了。屋檐下,只见那窝叽叽喳喳的麻雀,而那对衔着春天归来的燕子不见了。屋墙上,只见那一串串红红的辣椒。窗台上,还晾晒着几个葫芦和丝瓜。面对老屋,我透思了好一阵。我在想,这里是我长大的地方,这里是父母哺育我地方。

可如今父亲不在了,他却在我快要大学毕业时,丢下曾经依恋的老屋离开了我们。父亲辛苦了一辈子,没有享受过清福,我心里总是一种愧疚和无奈,甚至心存自责,为什么父亲会这么快就走了呢,为什么不能早点带父亲去远地检查病情,而能早点发现病因呢,也许……

思绪里,一个游荡的灵魂,一个无所依归的灵魂,在空荡的老屋里,一寸一寸,苦苦寻觅……

父亲,他再不象1973年那样指挥修理老屋了。但我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还能梦见和他一起,也想过回到童年,回到那座老屋,回到一个夏日的夜晚,月亮洒满清辉的小院……

要是父亲还在,不知他老人家对老屋会是怎样的设想和情结,也许会同母亲想到一块,要好好补偿老屋的福佑,毕竟老屋承载了一家人的美好年华。

就这样,我们带着无尽的情愫坚守了两年。可是,我家的老屋的确是老了,老屋说老,缘由它建造于解放那年,父亲母亲用全家省吃俭用积攒的全部积蓄,盖起来的这个家。后来,虽经六十年代、70年代两度改造,但终究脱离不了它的主体是土砖墙、瓦梁结构。80年代以后,兄长几个都相继盖了新房,相比之下,大家都习惯叫老屋了。

老屋与共和国同岁,风风雨雨都与父辈息息相连,后来,老屋由于长年失修,加上少有人住,连门带窗、壁梁瓦柱都已腐朽得差不多了。去年老母坐在门口与子孙们照个相,透过老屋背景,我们依然读到岁月的沧桑。只见墙壁上的泥灰斑驳脱落,令人生悲。但是,老屋厅堂保壁及两面直墙装饰,楼面纹理却很气派,这在村上还难找到有第二厅。

1999年,百年轮回,世间将进入新的千年世纪,大家看到它的陈旧与周围新屋相比总是那么不协调,春节提出的要改造老屋的设想在老母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下,终于在十月底拉开了序幕。

如何改造老屋?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全家人的心。老母为了省钱,加上对老屋的一种眷恋,建议只改造老屋外墙,里屋不动,主体仍然保持原来框架。我们起初也都认同,毕竟大家多少寄寓着对老屋的感情。老屋,不仅孕育着我家两代人,也融进温馨,记载着勤劳善良的一家人互助互济之情,记载着家庭文化和父辈酸甜苦辣的往事以及后辈童年天真无虑的生活。

今天,得益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我们兄弟姐姐6个,人人都在村上盖了或在城里买了新房,我们全家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舒心。为此,在母亲的一再倡导下,我们决定要好好改造一下老屋。本来就依了母亲心愿,但后来当我们去拆除老屋时,发现老屋的屋柱瓦梁、楼板门窗实在不堪再用,便改变了母亲的计划,采取了砖混倒板结构,盖上两层后,第三层只盖靠南面一段。这样,底层内饰仍保留原来风格,全依母亲考虑,第二层按新潮布置,供全家娱乐,第二层和第三层屋面可以用来打晒,第三层里间用于贮藏,阳台供取暖、凉晒、歇息,一切主意已定,全家合心,一鼓作气,拿下了老屋改造工程。当年一幢在老屋基础上改建的、白花花的瓷板贴面的砖混新屋屹立在世人面前,叫人鼓舞。计算从1999年10月底定夺到11月开始拆迁,中间经过清基、准备建造材料、动工、饰面至2000年的元月竣工,历时四个月,花费近四万元钱,总算造就了这跨世纪的基业,满足了一家老小的一大心愿。

今天,面对在父辈基业上改建的凝结三代人心血的新屋,老屋的影子还在我们的心头萦绕,大家始终抹不去对它的眷念和依恋之情,因为它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福地。

当年,老屋改新屋竣工之时,有感于老屋并作《老屋改造记》以励全家。如今,从有房住到住好房。近十几年房子改善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无数栋高楼拔地而起,看到这些像是在做梦一样。从前是小二楼,后来由原来多层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层、几十层。我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过不了几年就要考虑重新买房,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由过去的有房住发展到了追求居住环境优越。

随着时代发展,家人居住在城市各个角落,因为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相聚变的弥足珍贵。早些年,侄辈们都着眼在城里谋求住房空间,首先是大侄子实现了落地,接着一个跟上步伐,2017年办过乔迁之喜。2018年间,又开辟了几处心灵栖息之所。截止到旧年,所以侄辈们要么在农村盖了几层楼房,更多的是在小中大城市购置了新房。大家一次又一次享受乔迁相喜之乐,与繁华相左,与宁静栖居。乔迁之后,几处家族新居,在通达的交通网络的小城筑成,让我们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时长相聚于此,共享家人相聚的天伦乐趣。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百姓一朝更比一朝好的生活。改革开放让我们在历史的变革中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幸福,让我们继续向美好的生活奋力奔跑吧!

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