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正面管教》2、我们的做法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cntagu 2019-02-25

《正面管教》2 来自晓书童频道 00:00 20:49

能够聆听何需阅读

点上方绿色标示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赞赏晓书童

晓书童感激一路陪伴的是这样慷慨的您!

您的赞赏对我极其重要!

解读《正面管教》2、我们的做法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本期文案5600字,音频约22分钟。

前情回顾

在上期节目的最后我们聊到什么样的管教才是有效的管教。

首先,是否长期有效?

简·尼尔森认为骄纵和惩罚都是不可取的。骄纵的教育方式的弊端在长期显露无疑,应该所有的家长都可以预见,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反而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骄纵会让孩子难以独自生活,缺乏责任感,甚至形成成瘾性人格,被动、依赖、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尊。

而惩罚的教育方式几乎所有家长都觉得很有用,甚至认为“管教”不就是等同于伴随惩罚的控制型教育吗?惩罚式教育确实立竿见影,因为可以马上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惩罚的长期结果所导致孩子的4中反应,愤怒、报复、反叛和退缩,这些全部都是负面的。从长期来看惩罚的方式是没有办法达到教育目的的。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有效管教的第二个标准就是是否能帮助孩子“自立”,而“自立”才是教育的目标。

“自立”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身有清醒的认知,对生活有自己的选择方式,有内省、沟通、尊重、自律、关心他人等等能独自面对生活的种种能力。

为什么很多孩子在脱离了父母的管束之后就完全失去了自律性,这只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始终以奖励和惩罚的手段约束孩子的行为,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加以奖励,同时捕捉坏的行为予以惩罚。这其实是大人在承担责任,而孩子始终没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学会自立。

一个人对自己认知的越清晰,自尊水平越高,自律水平也才会越高。父母需要放弃骄纵和惩罚的管教手段,只有在横向关系当中,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在和善与坚定的环境之内,以帮助孩子“自立”为教育目的。才能实现有效管教。

关注教育的长期效果,而不被短期效果所蒙蔽。以“自立”为教育目的。这是上期节目有主要说的内容,也是有效管教4条标准中的两条。

而另外两条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及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

“和善而坚定”

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基石,看完整本书就算我们什么都忘了,但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随时能都记得这5个字,那就可以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帮助。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于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当时的实际情况。专断通常缺少和善,而骄纵则缺少坚定。

对于“和善”有同学可能会觉得和善就是对孩子好,取悦孩子,或者不让孩子失望,不是的。和善要表达的第一要意是尊重,既尊重孩子,也尊重我们自己。尽可能的取悦孩子是骄纵,不让孩子失望会让孩子失去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同时,和善也绝对不是允许孩子对我们家长不尊重。那当孩子对我们大喊大叫的时候,我们又不能惩罚他,那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来看,如果孩子和我们顶嘴,“和善而坚定”的处理方法是我们转身离开,到另外一间房间。这并没有完,不是我们就对孩子的怒气置之不理。孩子不尊重我们了,但是我们要保持对自己的尊重,走开就是我们在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而且这也在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同时也是让双方都有机会平静下来。

之后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宝贝,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的时候,我都会暂时的离开一会。我爱你,也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尊重我的时候,就告诉我。我们可以一起想想看怎么处理你的怒气,找到对我们两个都尊重的解决办法。”

太多的父母都急于在生气的时候解决问题,但其实这是最不合适的时候。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不可能在生气的时候做出理智的决定。在处理任何问题之前都先让自己冷静,等到能够用理性思考的时候再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

光有和善是不够的,一定要与坚定并行。我们习惯把坚定与惩罚、说教联系在一起。但是当坚定与和善并行的时候,坚定意味着对自己和对当时实际情况的尊重。

以立规矩为例,父母大多自己制定规矩,然后自己承担起实施限制的责任。我们立规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为了让孩子“自立”。当我们以惩罚、说教的形式来控制孩子行为的时候,往往招致厌烦和叛逆。有个很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

比如说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当我们问孩子家庭作业为什么重要的时候,孩子会回答说做完作业才能学会知识,这样我考试的时候才会有更好的成绩。然后,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决定什么时候完成作业最合适。

比如说孩子可以玩半个小时的游戏,但是一定是在完成家庭作业之后,比如说家长明确的表示,我只有在晚上7点到8点这段时间才会为你不会的作业提供帮助,这个时间之外你作业完不成我也不会管你,这就是坚定的表现。那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规矩的必要性和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且自己也参与到了规则的建立当中,那孩子就会更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当然了,对4岁以下的孩子,设立规矩还是依靠父母,但仍然需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来实施。

“赢了”还是“赢得”

让孩子遵守规则,让孩子愿意与我们合作其实是有技巧的。简尼尔森说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在做的事情是要赢了孩子,还是要“赢得”孩子?

我们在家里的很多做法其实都是为了赢了孩子,甚至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们都在后面监视着,为了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节奏把事情做完。那当他该和牛奶还是吃面条,该怎么做作业,该上哪里的大学,该和谁结婚等等都要我们说了算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想要赢了孩子。

如果我们想要赢,孩子就一定会输,如果孩子是输家,那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反叛,要么盲目顺从。

而“赢得”孩子,是我们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彼此,让孩子真心与我们合作,接受我们的鼓励和帮助的同时,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要“自尊”不要“他尊”

在前面的讲述中,我常常提到尊严,尊重,自尊。因为孩子懂得自尊,是学会“自立”的第一步。

为什么阿德勒说不能表扬也不能批评,为什么我们不提倡惩罚和控制,就因为一旦孩子觉得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那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讨好者,或者总是去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会很快学会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我们为孩子做得最有益的事情是教会他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赞扬。

允许孩子经历失败,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学会怎么自己去解决,这将让他们受益无穷,将来才能自如的面对人生中的跌宕起伏。

赢得孩子的4个步骤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呢?简·尼尔森教给我们实际操作中采用4个步骤。

第一步,表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误解,我们需要主动去向孩子核实一下,自己的理解对不对。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就更愿意为我们敞开心扉。

第二步,表现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不代表我们要认同并且宽恕孩子错误的行为,这只意味着我们对孩子的感受也是感同身受的。最好我们能告诉孩子,爸爸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和感受。

第三步,与孩子沟通交流。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孩子,比如你做的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之类的。

第四步,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问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同样问题有什么想法,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直到达成共识。

其实这4个步骤实施起来非常的简单好用,我们来举个例子:

话说女儿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批评了自己,妈妈听完插着腰,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说,老师不会无缘无故批评学生的,你到底干啥好事儿了?你打算怎么办?女儿很不高兴,气冲冲的对妈妈说,我不打算怎么办,我没什么可做的。

这个时候妈妈想起了我们说的“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于是她换了一种态度和女儿说:“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你,让你觉得非常丢脸。”你看,这是第一步,表达理解。

“我记得我上小学4年级的时候,也有一次因为站起来削铅笔,老师也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了我,我也觉得又丢脸又生气。”这是第二步,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最好能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女儿这时感兴趣了“真的?我不过是向别人借铅笔,我觉得老师因为这么件小事儿批评我,很不公平。”

孩子已经说出了事情的原因,妈妈都不用第三步说出孩子哪里不对,而可以直接到最后一步,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嗯,妈妈很理解你会这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下次不在让老师因为这种事儿批评你?”

“那我可以多带几只铅笔,就不用再向同学借了。”“不错,我们就这样办。”

其实作为妈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帮助女儿找到办法免得惹老师发火和批评。但是妈妈第一次的指责让女儿心中充满了敌意而不愿与妈妈合作。后来妈妈采用了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之后,女儿感到了亲近和信任,而不再是疏远和敌意,最终愿意合作找到解决办法。

书中还有另外一个例子:

一个小男孩从商店里偷了一块泡泡糖回到家里,爸爸也使用了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爸爸让儿子做到自己腿上,说我知道你从商店里拿了一块泡泡糖。我自己上小学的时候也从商店里偷过东西,但是我后来因为这件事情心里一直很愧疚,我们不应该这么做。

男孩儿辩解说:“商店里有这么多的泡泡糖,我拿一块又有什么关系呢?”爸爸和儿子解释了店主需要卖多少块泡泡糖才能交得起房租,养得起家人。男孩承认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并且愿意保证自己再也不偷东西了。并且愿意和爸爸一起重新回到商店为自己偷得东西付钱。

无论是偷东西了,在学校犯错了,还是和小朋友打架了,或者打破人家的玻璃,具体犯了什么错误不重要,而家长最终能够赢得孩子,都是因为没有指责羞辱和说教。

小男孩完全不必因为自己偷东西就觉得自己是个坏蛋,而且他愿意和爸爸一起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去讨论自己不再偷东西的原因,还能参与问题的解决。他之所以愿意这么做,是因为爸爸给他带来了支持的感觉,而不是指责和批评。

简尼尔森指出:对孩子来说,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具体做了什么更重要。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当我们要问孩子:“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的时候,既可以用一种责备和羞辱的口吻,也完全可以换一种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我们完全可以用让人感觉亲近和信任的气氛代替那种令人感觉疏远和敌意的氛围。但令人奇怪的是有那么多的大人相信,制造敌意和疏远比亲密和信任更能对孩子造成积极的影响。

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和孩子的首要目标

关于有效管教方法的4个标准,是否长期有效,是否以“自立”为目的,以及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我们都聊到了。还有最后一个标准,是否能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阿德勒明确指出:所有人目的都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孩子尤其如此。

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是孩子对想要表达的这个目的没有清醒的意识,他们的表达方法错了,使得他们行为的效果和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往往会招人厌烦,这就成了我们家长眼中的不良行为。孩子的行为越是惹家长生气,他们就会越急迫的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因此他们的行为就越发令人讨厌,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德雷克斯有一个洞见,是我们家长几乎意识不到的:孩子的观察能力很强,但是解释能力很差。

话说一个家庭当中,妈妈生了一个小妹妹,然后3岁不到的哥哥就发现,有了小妹妹之后,爸爸妈妈更多的去照顾小妹妹了,这是肯定的,因为小婴儿当然需要更多的照顾。哥哥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个事实,但是他心里的解读是怎么样的呢?他认为爸爸妈妈更爱小妹妹,胜过爱自己。

那哥哥想要重新获得爸爸妈妈更多的关注,重新获得自己在爸爸妈妈心中的重要地位,并且错误的认为达到这个目的的办法就是表现的像小婴儿一样,结果他开始爱哭,要奶瓶甚至是把臭臭拉在裤子上等等,他用这样的方法来获取归属感,这其实就是一种错误的解读。妈妈对此也感到很沮丧和厌烦,而不是充满了爱意和亲切,结果哥哥和妈妈都感觉很糟糕。

那我们明白,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了。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是有效帮助行为不当孩子的第一步。

其实现在我们就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的一句我爱你,一个拥抱就能解决很多的问题,而且这是直接应对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这可比大声的吼叫和斥责都要有用。而且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什么行为招致了孩子觉得自己无所归属和失去价值。

关于如何解读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应对方法,在我们会详细说。

总结

  • 1、和善与坚定这是整本书最重要的5个字,我们一再强调。和善不是取悦孩子,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不是骄纵。而是尊重,表达出对孩子的尊重。坚定不是严厉惩罚,而是要求孩子对我们自己的尊重,对客观事实对实际情况的尊重。

  • 2、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赢了孩子是对孩子控制,让孩子听话,如果我们想赢,孩子就一定会输,结果是孩子要么反叛,要么盲目顺从,这都违背了自立的教育目的。赢得孩子,是我们与孩子都以 尊重的态度对待彼此,与孩子合作,让孩子在接受我们帮助与鼓励的同时,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 3、要自尊,而不是他尊。孩子懂得自尊是学会自立的第一步,我们要教会孩子自我评价,而不依赖于别人的赞扬。这也是为什么和善与坚定的第一要义就是尊重。

  • 4、“赢得”孩子的4个步骤,这是实操性很强的技巧。第一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第二步,表达同情孩子的做法和处境,但不宽恕孩子的错误行为。第三步,与孩子沟通,错误在哪来。最后一步,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最终达成共识照章执行。

  • 5、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的观察能力很强,但是解释能力很差。孩子经常为了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做很多令家长厌烦和生气的事情,而家长生气之后孩子会更加迫切的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做更多的错事儿,因此陷入恶性循环。我们要明确的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这是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的第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