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癌症统计数据—— 说起癌症,就不得不提致癌物。 节气雨水过后,大地回暖,天气也开始变得潮湿,在霉变的世界里,有一种致癌物,正悄然“生长”,准备随时给人类致命的一击。这种可怕的致癌物是什么呢? 先上两张图,让大家猜猜—— 看着这发霉的米饭、花生,估计许多养生达人都猜到了。没错,它就是世界公认的最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先来做个小调查: 它有多可怕?不妨从3个方面了解—— ❶ 1毫克就能致癌! 一次大量摄入黄曲霉毒素,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坏死、干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若是持续微量摄入,可导致生长障碍、肝脏慢性损伤、肝硬化等。 并且,只需1毫克的剂量,就可诱发肝癌、骨癌等癌症。所以,黄曲霉毒素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❷ 毒性=砒霜的68倍! 在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和致癌性极强,据悉,其毒性相当于等量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❸ 100℃开水也烫不死它! 黄曲霉毒素非常耐高温,必须要在280℃以上的情况下才能被杀灭,所以,想理所当然地用开水烫它?行不通! 湿热,是黄曲霉毒素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是在湿度90%、温度28~38摄氏度的环境下,最适合黄曲霉菌生长、产毒。 所以,湿热环境下的朋友,尤其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湿热天气的南方朋友们(听说你们的梅雨天来了,点这里→领取祛湿秘笈),注意了,你家厨房里的这些食物器具,最容易藏“毒”,需要特别警惕! 主食类 大米、玉米、小麦等 ❶ 大米、玉米、小麦等 黄曲霉菌最爱藏在发霉的食物里,淀粉含量高的大米、玉米、小麦等尤其容易中招。 ✎建议:注意防潮防湿 装米的米桶要密封好,并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如果大米变潮,应摊开晾干,切忌暴晒,避免水分迅速流失,导致颗粒碎掉,使其食用品质大打折扣。 另外,也可以按100:1的比例混装入海带,10天后取出海带晾干,然后再放进去,反复数次。干海带的吸湿能力很强,能起到抑制生虫和霉菌的作用。 ❷ 米饭 米饭,人人都吃。但当天没吃完的米饭,怎么处理,却不尽相同。 有的人会倒了,而有的人却会留到第二天再吃,尤其是一些老人家,勤俭节约惯了,倒了觉得浪费,怎么都得留着。 结合我们前文提到的,米饭属于高淀粉食物,而且本身含有水分,若遇上温暖的天气,不出一晚,米饭变质,黄曲霉毒素就来了。 ✎建议:米饭最好当天吃完 如果吃不完,记得放冰箱,低温(0℃~4℃)冷藏。即使放冰箱,超过2天也不建议再吃了。
粮油类 土榨花生油 多人喜欢街头巷尾里小作坊的土榨花生油,一来觉得很香,二来觉得土法炮制的油,无添加剂,更卫生,更健康。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首先,正规的食用油厂家会对花生进行筛选,剔除泥土和有毒、发霉的花生,从源头阻断可能带黄曲霉毒素的发霉花生进入压榨过程。而很多时候小作坊不经挑选,直接压榨,稍不注意,发霉的花生就这样蒙混过去了。 其次,工业榨油时,其精炼的过程能消除大部分的黄曲霉毒素,而小作坊则难以做到。 ✎建议:不要迷恋土榨花生油,最好从正规渠道购买大牌油制品。 坚果类 瓜子、花生、核桃、开心果等 吃过瓜子的人,想必都碰到过苦瓜子吧,这要回忆起那滋味,恶心感一阵阵往上涌。 除此之外,花生、核桃、开心果等坚果,也常会苦。原因是发霉变质了。 ✎建议:吃到苦味坚果,立即吐掉,并用清水漱口或刷牙。 与发霉坚果同包装的食物也不要吃了。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之间极容易牵连霉变。 乳制品类 牛奶 牛奶也可能感染黄曲霉毒素,原因有三: 其一,奶牛吃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农产品,产出带有黄曲霉毒素的鲜奶; 其二,奶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清洗不干净,将一部分的黄曲霉毒素带到了产品中去; 其三,采购回来的牛奶没有保存好,变质、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 ✎建议:优先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大品牌的奶制品,并注意保存。 比方说:
![]() 木耳 木耳长久时间浸泡水里,可能产生质变,滋生致病微生物或生物毒素,这其中,便包括了黄曲霉毒素。 ✎建议:木耳别浸泡太久。 一般来说,用冷水泡1~2小时就可以了,最多也不要超过4个小时;若用热水泡,则时间要更缩短些。如果泡发超过24小时,建议就不要吃了。 ![]() 器具类 筷子、砧板 筷子和砧板用久了,难免会出现裂缝,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加上厨房环境闷热湿,就更容易发生霉变,让黄曲霉毒素有机可乘。 ✎建议:筷子常更换,砧板常清洁 一般普通的竹筷和木筷,3~6个月就要换一次,金属筷和陶瓷筷的使用时间可以稍长一些。 此外,有以下情况,即便还在保质期内的筷子,也应及时更换——
另外,无论是筷子还是砧板,要清洗干净,不要有食物残渣,洗净后,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筷子最好放进消毒碗柜消毒。 |
|
来自: xiaoyao110 > 《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