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常见的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需要及时引火归元。 牙龈上火,面部起痘痘,鼻孔好像有火要喷出来,可就是小腿以下寒凉至极,脚更是一天下来,就没有暖和过,这些中医都称之为:上热下寒,治法就是要引火归元。 那么,什么是上热下寒? 1.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 证候。 2. 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浮。 阳虚体质特征和寒性体质接近,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嗜眨乏力,男性遗精,女性白带清稀,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等。 热表现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甲状腺类问题等这一系列上有虚热的证候。 造成上热下寒的原因: 其实人体最好的状态就是阳气在下部,阴在上部,因为阴是液体,液体是从上而下灌溉全身的;阳气是火,火自下而上温暖全身。但上热下寒之证就是颠倒过来了,阳在上,阴在下。 用一句话总结上热下寒病因就是:“胃气不降,脾气不升,肾气不藏”。本质是脾肾阳虚,阳浮于上,不能温煦下身。 那如何才能让持续滞留在上焦的阳气,转移至下焦呢?推荐两个方法引火归元:艾灸和泡脚。 1. 艾灸一定要多灸下肢脾经、肾经,将下面的阳气补足,推荐穴位:中脘、关元、涌泉、足三里、三阴交等大穴。 要让热气通达,能一直传到脚里面去。不过灸下肢前先灸中脘,关元,气海,让气往下走。 2. 另外,用中药艾草配方煮水泡脚,也是去虚火,引火归元很好的方法。 ![]() 很多人疑问:都上火了还怎么灸? 其实用清热之法治疗上热下寒证是浪费能源的,因为你清掉了上面的火,下面只会更虚。使用寒凉物质清火(寒性的物质会伤害脾胃),会进一步使得脾胃能力下降,中焦加重堵塞。 ![]() 有人会担心,本来上头已经上火了,用艾灸会不会是火上浇油?完全不必,因为这种火就是虚火,虚火本质就是阳虚体寒,肾阳不足,艾灸是很对症的。 ![]() 而且艾灸的药性具有很好的“找水”的作用,药效由上往下,哪个地方被湿寒淤堵,它能快速找到然后疏通,而且还能很好地把阳气由上往下引导。 ![]() 灵枢九针堂温馨提示您:具体操作方法建议由专业医生指导,患者应遵医嘱操作。 ![]() 图文 | 灵枢九针堂 编辑 | 灵枢九针堂 九针之道 贵在于易 公众号 灵枢九针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