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诊学说分歧多?张西俭经验教你3个要素判断脉诊

 中医执业针灸 2019-02-26
古今脉诊学说分歧颇多,如何取舍其理论和技术需要有评判标准。这篇文章介绍了张西俭经验,3个要素教你判断脉诊。

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所用

从先秦至今,中医临床模式历经了辨症论治、辨病论治、辨证论治三种发展形态。先秦至宋,辨症、辨病论治是主流,反映在方书和论著中倾向于方药对症。虽东汉张仲景已提出“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模式,但未形成主导性的治疗手段。宋元之后,张仲景的理论和方法不断补充完善。至明清、民国,辨证论治模式已成为中医临床学术的特色,而且辨证论治也由方证发展到辨病机论治。

四诊中任一种理论和技术都应当服务于辨证论治。脉诊要为病机分析判断、立法处方提供依据。

为中医临床提高疗效所用

有效性即诊疗技术的价值所在。通过脉诊所获取的信息与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实际?能否为诊断、立法、处方提供正确的依据,是脉诊有效性存否的理由。

脉诊理论和技术与临床实际符合的程度与有效性大小正相关,有效性也与该理论的深度和技术的精湛程度正相关。所以一种脉诊理论及相关技术的有效性的本质是其客观性和深度。

临床使用具有普遍性

脉诊被应用的频率越高,被验实的数据越大,包含的规律性越普遍,价值就越高。

古今诊断技术最多被讨论和阐述的是脉诊。由于脉诊知识呈点状聚集,繁琐且缺乏内在规律性,并且概念奇崛,文字模糊、玄秘,学验俱难,容易导致学习者敬而畏之。故除上述三要素外,脉诊的可认知性与可操作性亦十分重要。

脉诊理论的可认知性与可操作性也是对其学术价值大小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鉴于历史的、文化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局限,在古今脉学文献中,许多有价值的内容被不完善的阐述和未经总结的临床事实记录所掩盖。有志于脉学探讨的学者,需用沙里淘金的精神与视角,使脉理、脉术更准确、深刻,并且易普及、阐述、学习。(重庆市中医院张西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朱丹平 张旗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