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马士革刀是怎样失传的?

 三只熊刀坊 2019-02-27

(作者:张勇,保定上谷冷兵器研究会秘书长,匠人工坊手工刀匠,代表作《合璧》、《长风》)

大马士革刀最早是西亚波斯诸族使用的兵器,在人类只能手工锻造钢铁合金的年代,大马士革刀可以说是刀剑性能的一个巅峰。

大马士革刀因欧亚要塞大马士革城而得名,时至今日,大马士革刀已经成为各种性能优良的花纹钢刀统称。然而在西亚大马士革地区,大马士革刀这项工艺却没有传承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回溯历史,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可能导致了大马士革刀工艺的失传。

原因猜测一:原料绝产

波斯帝国曾经盛极一时,军队和武器装备水平领先世界。但是西亚地区并不盛产钢材。距离西亚较近的印度乌兹地区,出产的一种高碳钢,商人把它做成球形的钢锭,贩运到波斯大马士革地区。这就是波斯大马士革刀的主要原料,乌兹钢。

其实古代乌兹钢并不是专供波斯,它是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商品。各国商人活跃在古丝绸之路上,除了贩卖出发时带的各种商品,也会根据经验在沿途购进当地的土特产,运到更远的地区,或者带回自己的国家贩卖。乌兹钢是印度当地重要的特产之一。我见过一些流传下来的乌兹钢锭,这是一种杂质很多的高碳钢。在当时的冶炼条件下,印度当地只能把钢铁提纯到这个程度,而不是用什么特殊的方法专门制作出来的高碳钢。巧合的是,由于矿石的特殊性,这种土法炼制的高碳钢,非常适合锻造刀剑。波斯大马士革刀能够扬名天下,成为“世界第一名刃”,主要归功于波斯工匠,机缘巧合冶炼出来的乌兹钢也功不可没。

△匠人工坊手锻大马士革刀:『花豹』

有人认为,随着印度乌兹钢的绝产,波斯大马士革刀失去了最主要的原料,工艺也就随之失传了。我认为这样的说法站不住脚。波斯大马士革刀的诞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波斯军事强盛,连年征战,质地优良的兵器乃是军事上的高科技,对战刀的迫切需求不惜工本研发应用,甚至催生了发达的冷兵器制造业。

乌兹钢钢成为波斯大马士革刀的主要原料,是工匠出于性价比的考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只有乌兹钢才能制作出大马士革刀。至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波斯地区曾经出现过钢铁原料短缺的情况。更加接近真相的设想,应该是波斯地区的冷兵器制造业突然衰落,导致乌兹钢贸易停止。而不是乌兹钢绝产,造成了波斯冷兵器制造业的衰亡。

原因猜测二:行业衰落

大马士革刀崛起于十字军东征时期,西亚波斯诸祖装备大马士革刀的强大军队,借助十字军之口,给欧洲人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在这之后,波斯发生了什么,导致大马士革刀工艺的失传呢?在这之后,蒙古人来了,开始了对西亚地区残酷的殖民统治!

从1219年开始,蒙古大军三次西征,在西亚屠杀了100多个城镇,最终建立汗国,把西亚归入元朝版图。我们可以参考同时期元朝对汉族的统治,高压政策,动辄屠城,严格禁止兵器制造业,每10户拥有一把菜刀。只有为朝廷服务的匠户,可以拥有打铁的工具。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冷兵器制作工艺,也是在元朝出现了断代,甚至失传的。可以想象,在远离元朝政治中心的大马士革地区,怎么可能允许武器制造业继续堂而皇之地存在。从大马士革刀的发展历史来看,恰恰就是在这个时期神秘失传的。

△匠人工坊手锻大马士革刀:『大博伊刀』

元朝时期实行的匠户制度,把代表当时较高科技水平的手工制造业,完全垄断在朝廷手里。匠户必须世代为匠,手艺父传子承,不得改行,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元朝匠户的规模十分庞大,其中就包括从西亚地区掳掠来的大批工匠。大马士革刀制作工艺,也是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

随着锻造工艺的发展,今天的大马士革刀制作工艺,与古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欧美常说的大马士革刀,包括锻造焊接型大马士革刀,瑞典粉末钢大马士革刀,以及通过各种热锻、模锻技术制成的花纹钢刀。东方的大马士革刀,不可避免的受到百炼钢、折花钢等本民族传统工艺的影响。波斯关于大马士革刀的历史文献几乎为零,因此古代大马士革刀的制作工艺,可以说确实是失传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