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不光回民街,永兴坊最强美食攻略,吃货领走

 一葉一如来 2019-02-28

古城大小事 在这随便说 社区力量不容小觑

西有回民街,东有永兴坊。小东门里永兴坊,又一吃货天堂!网罗陕西各地美食。三原疙瘩面、泡泡油糕,澄城水盆,大荔带把肘子,子长煎饼,宁强核桃酥,紫阳盆子。西安永兴坊美食街,一站式咥美陕西,一边在城墙角下品陕西小吃,一边感受陕西民间文化。吃货们千万不要来,你们会回不去的!

魏征昔日府邸 今朝美食街区

最近一段时间,微博、朋友圈、论坛社区,到处都是关于永兴坊美食的消息,着实把没去的人馋了一把,西安永兴坊,位于新城区东新街中山门里,东临顺城巷,是唐代108坊之一,昔日魏征府邸。明清以来,这个地方被称为“鬼市”,是西安著名的旧货交易、古玩市场。现在的永兴坊可不是鬼市啦,在这里重建了仿古的社区,来专门展示陕西省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文化,现在的永兴美食坊总占地15亩,经营占地面积1万平米。

街区分为关中、陕南、陕北三个区块,全省各地特色美食经营户50余家入驻,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有中华老字号美食,有各地耳熟能详的经典小吃,还有手工民俗技艺表演、民间食品加工作坊演示等项目。街区还推出了各地名小吃特色套餐、魏征家宴、关中民俗席面、陕西非遗宴等特色宴席,能充分满足国内外游客“一站式咥美陕西”的消费愿望。

永兴坊门前,几个不同颜色的金属雕塑十分醒目。嘹咂咧、娘娘(nia nia)等来自陕西关中、陕南等地的方言变身镂空雕塑,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些不认识这些字和不熟悉方言的人则可以按下雕塑上的按钮,雕塑下方的音箱立刻会播放出这句方言的读音、英文读法、详细出处和用法。

古代建筑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该街区是一片明清风格的仿古“坊、肆”建筑群,清一色青灰古砖,枣红色门柱窗棂,图案精美的砖雕,月牙门、古戏楼一应俱全。这种风格体现了与古城墙历史景观系统的高度和谐,是彰显古城历史文化底蕴的一个“坊”式精品项目,是一个集游客观赏、特色购物、美食餐饮、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街区。

戏楼:戏楼每天有折子戏演出,不过考虑到附近学校和市民生活,开放时间有限,大家随遇而听,随遇而看吧。

博物馆:永兴坊里有一个民俗博物馆,可以了解秦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的历史。

电子商务:这里有专门的电子商务中心,如果外地的小伙伴们呢看中了什么东西,只要是能包装带走的,来电子商务中心就可以办理了。

交通指南

自驾、出租:中山门内下车即可

公交线路

中山门站:22路、32路、33路、47路、263路、502路、527路、721路、801路

民乐园站:(下车后需向东步行约600米)5路、14路、15路、16路、20路、25路、30路、32路、40路、41路、46路、46路、102路、201路、251路、309路、351路、500路、502路、602路、603路、K605路、607路、611路、702路、705路、707路、通宵2号线、通宵3号线、游6、游7

朝阳门站:(下车后需向南步行约600米)4路、10路、11路、17路、22路、33路、213路、240路、263路、502路、511路、517路、527路、528路

永兴坊美食攻略 关中区

来到永兴坊的“关中巷”,关中美食尽收眼底,让吃货们食欲大动。 “关中巷”即“永兴坊陕西非遗美食文化街区”关中版块。陕西关中地区非遗美食和特色名小吃在这里集中展现,目前经营商户共三十余家。其中,街区三大主楼之一“关中楼”位于关中巷的北侧,经营有实惠可口的关中非遗美食套餐,和该楼独有的魏徵家宴、陕西非遗宴和关中民俗席面。

三原千层油饼

千层油饼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金线油塔,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它相传诞生于唐朝,算算历史还挺悠久。装饰农家味十足,竹帘子、手写福字、青花桌布配上瓷碗,显得古朴典雅。一团团油塔挤在蒸笼里,冒着热气,层多丝细、松绵不腻 。

岐山擀面皮

擀面皮是陕西地区特有的汉族名小吃,尤以西府宝鸡地区为最佳,宝鸡岐山擀面皮2011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擀面皮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的特点,是关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也是西北最具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

潼关肉夹馍


老潼关肉夹馍原名烧饼夹馍,起源于初唐。传说当年李世民骑马打天下,路过潼关时,品尝过潼关肉夹馍后赞不绝口:“妙妙,吾竟不知世上有如此美食。”千百年来,老潼关肉夹馍让人百吃不厌。

关中区美食有很多,吃货千万不要来,不然你们会回不去的!

三原千层油饼(省非遗)、澄城羊肉泡(非遗)、泾阳老茶馆(省非遗) 、岐山擀面皮(省非遗) 、岐山大刀臊子面 (省非遗)、潼关肉夹馍(省非遗)、大荔带把肘子(省非遗)、蓝田荞面饸饹(名吃)、西府美阳酒家(名吃)、渭南麦秆画(工艺品)、礼泉醪糟作坊(作坊)、岐山辣子面作坊、秦镇米皮(省非遗)、咸阳biangbiang面(省非遗) 、西安粉汤羊血(名吃)、三原蓼花糖作坊(省非遗)、武功麻花作坊、三原老黄家(省非遗)1830年、彬县御面(名吃)、彬县传统榨油作坊(省非遗)、老城酒肆(非遗、中华老字号)、贵妃龙须酥作坊、彬县传统杂粮作坊、白水九煲一锅 (名吃)、礼泉烙面 (省非遗)、礼泉农家豆腐作坊、农家豆腐餐厅、淳化荞面饸饹 (省级非遗)、西安甑糕、泾阳石子馍、富平琼锅糖作坊、三原小磨香油。

西安粉汤羊血

粉汤羊血 粉汤羊血为西安名吃。它鲜嫩、麻、辣,咸味十足,花椒、小茴香味扑鼻。粉汤羊血的用料是价值不高的羊血、粉丝、豆腐、青菜和几种调料。风味独特、价格低廉,是名副其实的小吃。

礼泉醪糟作坊

醪糟,也叫酒酿、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其产热量高,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糖类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醪糟里含有少量的酒精,而酒精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消化及增进食欲的功能。

西安甑糕

甑糕是西安的特色小吃。顾名思义,“甑糕”就是以红枣和糯米为原料,用“甑”蒸制成的“糕”。甑糕米枣交融,老幼咸宜,营养丰富,滋补性强,色泽鲜润,绵软粘甜,浓香扑鼻,久食不厌,风味独特。

大荔带把肘子

带把肘子是陕西大荔经典的汉族名菜,属于秦菜系蒸菜类。《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引为列为第一名菜。作酒菜、饭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香、味、形俱佳著称。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

永兴坊美食攻略 陕南区

我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载:陕南人“尚滋味”、“好辛香”。陕南人在饮食上有三种偏爱:爱吃酸、爱吃肉、爱喝酒。俗话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三天不动荤,说话没精神”。永兴坊“陕南街”是“永兴坊陕西非遗美食文化街区”陕南版块的名称。这里有陕南地区商户八家,经营陕南地区非遗美食和特色名小吃。汇总呈现陕南菜于广大食客面前。爱吃陕南菜的吃货们朝这看:宁强千棰酥、汉阴炕炕馍、镇巴炕洋芋、柞水洋芋糍粑、紫阳蒸盆子、汉阴白火石汆汤、安康蒸面,总有一道美食是你所中意的。安康蒸面(名吃)、宁强千棰酥(名吃)、洋县大咸德(中华老字号)、汉阴炕炕馍(市非遗)、镇巴炕洋芋(名吃)、柞水洋芋糍粑(省非遗)、紫阳蒸盆子(市非遗)、汉阴白火石汆汤(名吃)

安康蒸面

安康蒸面是安康地方小吃中的代表。只要是安康人或者在安康生活过或者跟安康有过关联的人,大多数人都喜欢食用安康蒸面,及至定居他乡后回安康探亲访友或出差归来,通常想品尝享用的第一食物就是蒸面。

柞水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是用熟洋芋放到石槽或石板上用木槌捣成泥状制作而成,再配上酸菜(小芹菜)、葱花、香菜、蒜泥等拌料烧汤浇洒而食之,味道清香、爽滑细腻、甜润可口。

紫阳蒸盆子

紫阳蒸盆子最早发源于紫阳县汉王镇先是汉江艄工歇脚欢聚时的荟菜后来发展为除夕团圆饭上的压轴菜紫阳蒸盆子是陕西安康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永兴坊美食攻略 陕北区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陕北高原人杰地灵,不仅孕育丰富的矿产资源,沟沟峁峁里更是盛产五谷杂粮,品种之繁多,真可谓是“荞面坨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在陕西非遗美食文化街区——永兴坊,陕北商家主要集中在“陕北里”。“陕北楼”是此版块的主楼,该楼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经营陕北地区非遗美食和特色小吃套餐,和具有陕北特色的非遗宴。此外,在“陕北里”,你还可以品尝到舌尖上的绥德黄馍馍、历史久远的子长煎饼和“果献”子洲馃馅。

子长煎饼(省非遗)

有个词儿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家还没开门的时候,就播陕北民歌。老照片、腰鼓、大棉布门帘都彰显陕北特色。煎饼按份卖,每份8个,饼更薄,个头更小巧,里面卷土豆丝、豆腐干或者小酥肉,还要淋上用醋、辣子、蒜调好的汤汁,味道棒棒哒。

子洲馃馅 (名吃)

馃馅是一种小吃,产于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是一种有馅的饼。子洲馃馅始于明代,是陕北传统风味小吃之一。馅是用陕北著名的滩枣制成。其皮酥内甜,枣香宜人。古人常用来祭祀祖先或敬供神灵,故又名:“果献”。从古到今已经成为陕北地方名优面食点心之精品。用油酥面团手工套皮,包枣泥馅。五仁馅等,用木模压中点红,外沿鼓园如轮,成形数个之后,摆入平底炉锅内,上下文火,烤至焦黄。其皮酥内甜,枣香宜人。

绥德黄馍馍 (省非遗)

黄馍馍流行于陕西省陕北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名小吃原料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合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因其颜色呈黄色所以名为黄馍馍陕北有些地方用小米面作为黄馍馍皮原料营养价值以及口感与糜子面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