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恭达:书法本于笔,成于墨

 ___雾里看花___ 2019-03-01

书法本于笔,成于墨。古来书家重视笔法的同时,也无不重视墨法。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指出:'盖笔者墨之师也,墨者笔之充也;且笔非墨无以和,墨非笔无以附。'鲜明地阐述了笔墨之间的辩证关系。

古人有'不知用笔,安知用墨','字字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等论述,正是说明墨法在书艺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我数年探索书之各体墨法,不尽相同,应按作者胸之成竹分施技能。一般笔内含水不宜太多,这样用笔则苍,行笔涩重不浮滑,同时将笔内水分慢慢挤出,用笔则润。不入此道者用墨漫漶,漂浮纸上,浮烟涨墨,骨力全失,此实大病。书之墨法,妙在用水。蘸墨先后,大有讲究,或先蘸墨,后蘸水;或先蘸水,再蘸墨;或先墨后水再墨,或先水后墨再水,技法多样,尽在墨法微妙处。然书与画一样,若笔笔用墨多变,忽淡忽浓,水墨突兀,整幅则'花'且'乱',破坏整体感,失去大效果。八大山人之高,就是能将极强的整体效果与极细微的点画变化统一起来,使画面显得和谐紧凑,有节奏,浑然一体。

——言恭达《抱云堂艺思录》

言恭达:书法本于笔,成于墨

言恭达大草自作诗 释文:自古艺文鄙钓名,人言宠辱也无惊。存心不入时流转,立志承传典业精。

言恭达先生从中国书法史、书学理论方面,并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辩证地论述了书法本体之一墨法的重要性和审美性。'笔墨',故名思议,在书写中以'笔'为主,'墨'为辅。对墨法认知的深浅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笔法的表现,所以用墨虽是小技,却有大道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对用墨颇为重视,如'书圣'王羲之在《书论》中就强调'墨用松节同研,久久不动弥佳矣'。欧阳询《用笔论》:'其墨或浓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式,随其变巧'。指用墨有浓有淡,有的入纸,有的浮在表面,各随各的形势,都能变化巧妙。书写中用墨或浓或淡,并非千篇一律,只要深入研究,灵活运用,同样都能彰显艺术之美。如苏轼偏爱浓墨,使得他书法中展现出雍容华贵的艺术特征和烂漫稚拙、古朴厚道之情趣;而董其昌却喜欢淡墨,作品呈现出独有的虚空和静洁的神韵。当然,更多的书家是喜爱浓淡墨法兼而有之,如米芾喜欢用水分掺和来使墨色产生浓淡枯润变化。书写中墨色由浓渐淡、色泽由深入浅,在墨色行将竭无时,以渴笔一挥行之,以保持行笔之流畅、行气之贯通。

今观言恭达先生之大草作品,可知善用墨焉,诚如文艺评论家衡正安先生在《'来吾导夫先路'——言恭达大草长卷〈军魂颂〉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所解读:'宿墨、新墨和水的运用使线条具有了浓、淡、枯、润、渴、涨、白等墨色之变,也是所谓'墨分五色',使书法线条真正达到丰富的变化和立体的效果。''(羊毫)锋颖长则蓄墨多,变化大,具备这些性能则可以产生线条和结体的丰富变化和极高的质量;生宣纸,晕化效果好,是产生多种墨色变化、一笔数行等最理想的载体。'中国书法是一门由技入道的艺术,如果对墨法等书法本体之技都不能掌握,又从何谈起'入道'呢?

(文/抱云堂书院彭庆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