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精语: 推荐给有心做社群、小镇的朋友。文中所提及的报告《看见小镇,是家的模样》,我和杭州桃李春风沟通下,会在『房精地产社群讨论群』中分享,或者请杭州桃李春风的人在『地产云学堂』上做专题分享。 桃李春风交付之后还没有去过的业内朋友,推荐你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来一场深度的游学。 2019,中国小镇方兴未艾的三年:随着全国小镇的孕育和落地交付,持续发展、运营成为当前最重要命题。 先进的开发运营理念、强大的生活服务体系、持续创新的产品、超级用户思维……让杭州桃李春风成为全国小镇业内争相效仿的对象。然后在真正走进杭州桃李春风后,让许多人深思的是,这座小镇正在打破传统营销思维的边界。 在杭州桃李春风的观点里,营是指对小镇生活的前置化、持续性的运营,销则是客户对小镇美好生活的由衷选择。这样的营销思维能够落地,得益于一支由平凡人物组成的“生活服务团队”,这其中有经纪人、生活管家和产业/商业运营,每一位业主从置业到生活的点滴日常,都有他们的陪伴。 正是因为这些平凡人物的努力,让小镇一年400多场活动得以落地,让小镇中心30多家运营商以人为本持续活化,让“家人自治”逐步实施……而最显著的表现则是:在2018年,杭州桃李春风一期交付后,一年时间的入住率就达到了70%。 近期,杭州桃李春风的一份《看见小镇,是家的模样》的主题分享报告,以生活服务各业务条线的团队代表亲述工作经历和感悟,在蓝城引发众多思考和学习。该报告的核心内容,经过整理编写,分享如下—— 生活服务经纪人团队,来源于传统意义上的“置业顾问”,但在蓝城其内涵已远不止于此,除销售工作之外,他们更加注重业主关系维护、生活需求调研、生活服务内容设计和实施,以及落地的服务、运营协助等。 在报告中,杭州桃李春风的经纪人代表大鹏,从用户思维角度表达他们的生活服务关键词:“念家”。 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即他们的核心工作就是为客户构建美好生活的愿景,让客户产生一种对家的念想,让他们因为对家的念想,在小镇安放身体、安放需求、安放心灵…… 从一开始,作为一名普通的经纪人,他先从纸面上理解蓝城的企业文化、小镇的基本理论,时常谨记一些重点,但总是一知半解,无法触及真正的认知,更不知如何应用到工作中。因此,他开始尝试学会“做梦”:给自己一个关于小镇的想象,一个憧憬,然后把这个梦,与大家分享、交流,慢慢有了共同的生活话题和认知语境。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除了给客户介绍产品外,更多的时间是分享那些和睦友爱、从容自在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2018年,杭州桃李春风有500多位业主选择花园洋房,绝对不仅仅因为产品做的好,而是因为他们走出原有的买房模式,见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友好的人文环境,完备的生活服务和亲切的邻里氛围,对小镇产生共鸣,愿意为这样的生活买单。 客户真正的需求,是要靠经纪人去挖掘以及传递的,而当客户产生共鸣时,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小镇卖的就是生活,生活无价! 在小镇,经纪人必须学会用从容生动的描绘,让客户有生活代入感。而最重要的第一步,在于首次接待客户的那几分钟,他们的接待方式、说辞,大部分时候,都决定了客户是否相信,接下去所描绘的生活。 而在杭州桃李春风,这样的技能,并不是靠背说辞而得来的,却是需要源自对生活由内而发的理解。这个过程,哪怕销售经验丰富的经纪人,都要花上一两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重新“上岗”。 大鹏的秘诀是,用心接待每一位客户甚至参观团,用心诉说每一种生活。而这个过程,就是工作付出转化为生活价值的过程。 当然,生活服务不仅仅是一个传递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参与的过程。而经纪人在其中,还能做的更多:基于生活的认同,让客户找到家的存在感和期待感。 因喜欢足球,他和几位客户相约球场的次数甚至比在桃李春风相遇的次数更多,他们也会赶凌晨的飞机随球队远征,还准备策划组建小镇球迷群……从客户到业主,再到球友、朋友,并没有刻意或者模式化,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一个以心交心的过程。 他认为,在服务客户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很多,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同时,还能让个人爱好,成为小镇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是莫大的收获。 在种种生活场景中,大鹏认为,经纪人是联系客户与美好生活的纽带,他说:“就像花园承诺灿烂,小溪承诺清澈,月光承诺诗意……我,代表小镇,承诺的是美好生活”。 ![]() 作为杭州桃李春风商业和文旅团队一员的小帅,认为商业和文旅,在小镇生活服务系统中,起到的是“守家”的意义,用柴米油盐、人文风情等等内容来保障小镇的丰足,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 在他的报告中,首先分享了杭州桃李春风的小镇中心,叫做[春风里],占地约118亩,汇集健康、教育、颐乐、商业、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等方面的30余家运营商。 小镇的招商,一开始便设定两个基本策略:1、开放式街区,在服务于小镇业主的基础上也将拓展客群、融合大众消费,将小镇的商业与文旅运营有机结合;2、成立独立运营公司统一化管理,并采取租赁经营、联合经营和自主经营等多种合作方式,将小镇生活服务和商户管理进行融合。 用一句话总结杭州桃李春风的招商经验,或许是:找到适合的人、做适当的事,发现朴素的诗意感。 而背后则是:基于大量的业主需求调研、日常沟通,凭用户思维搭建商户与业主之间的桥梁,解决供需问题;以对小镇生活的认同为核心,制定严苛的商户准入门槛…… 杭州桃李春风的小镇商业,所具有的“朴素的诗意感”,正是因为其用“人情的纯度和浓度,决定了小镇的商业模式。” 比如,经营春风超市的小何,原是小镇食堂的领班,在团队的支持下,她走上了创业之路。前期,她用了半年多时间,在大型超市打工、学习、考察,为此做足了充分准备。开业初期,在入住率不高、生活尚不便利的情况下,她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马上盈利,而是如何解决家人的个性化采买、如何降低家人的生活成本等问题。 去年夏天,春风超市还推出公益冰柜,自发为小镇的基层服务者提供了免费的冷饮,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得到了业主的极大赞美,并共同参与。 新年到来之际,还组织近80位业主到临安山区,杀年猪、吃农家宴,共庆欢乐的节日。 小帅认为,运营小镇中心,切不可只关注功利的一面,但也不能只停留在情怀上面,必须要有对外吸纳的能力,以保障商户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有创新和变革。 虽然,杭州桃李春风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整体规模不大、商业街区是内向型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持做适合本小镇的文旅。 比如,创新研发知识型文旅,以“桃李学院”为主要载体,在深度参观的基础上,通过小镇开发运营的主题课程等内容,吸引业内同行的到来,并推动商户的二次消费。 同时积极探索度假文旅,结合寒暑假、小长假、周末,推出多种不同体验类型的亲子套餐。 此外,强化小镇生活体验的团建,推出具有本小镇特色的礼品,都是文旅的很好补充。 小镇的运营有万千,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本小镇的模式。 ![]() ![]() 小镇的生活服务管家团队,在杭州桃李春风,叫做“桃宝”。他们与传统物业管家最大的区别,是改变了原有的单向服务模式,成为小镇生活的组织者。 在基础服务方面,桃宝从柴米油盐着手,重点是解决业主的问题、满足业主的需求;此外,桃宝们更注重发挥自身的特长与爱好,协助组织社群、发起活动,带领业主享受小镇生活;同时,桃宝还是各项服务管控和监督的纽带。 作为一名桃宝,水仙认为,这些也仅仅是对工作职能和服务模式的描述,真正让她深入感悟的是,一种服务关系的改善。 尤其是经过交付一年的相处,桃宝和业主之间开始弱化了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而更是一种平等关系,朋友关系,甚至是家人关系。在小镇,不只是桃宝服务家人,也有家人对桃宝的关照。 杭州桃李春风现在已经入住的业主当中,接近一半都请桃宝到自家吃过饭、喝过茶。 但这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水仙和几位桃宝,最早是在一期交付前一年就到岗了,是为了提前投入生活,也是为了提前设计生活。 从那时开始,她就已经和业主通过各种社群活动彼此认识,并开始了服务工作,也感受到业主在活动中的参与以及互帮互助的家人关怀。 杭州桃李春风每年夏天都会展开“家人拜访”行动,周期长达一个多月,每天,桃宝与经纪人一起前往杭州各个城区上门拜访5-8组业主。 在拜访过程中,他们更多的工作是了解业主的入住计划、生活方式、兴趣特长,以及生活服务的各方面需求等,进而展开交付后的生活设计,以及为生活服务工作该如何开展等方面提供精确的指导。 交付前期的大量工作积累,一开始都是润物无声的,但交付后马上产生显著的效应,业主的互动和融合,是入住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仅如此,邻里关系的发展,更超过了预期。 业主间帮邻居打理菜园、给花浇水,代购日常用品,分享家中多余的物品,时不时地“蹭饭”……这些例子已是屡见不鲜。更有不少业主主动担任耕心学堂的课程老师,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与邻居分享;还有美妙昙花夜间开放时,请邻居赏花,并亲自弹奏古筝,怡情应景……“中国好邻居”成了杭州桃李春风业主的口头禅。 除了感恩和欣喜,水仙感受更多的,是小镇里的人情与文明,从“我”到“我们”的家园归属感,正在慢慢的自发并自然而然的形成。 每一位桃宝,虽然很微小,是分布在小镇里的一个个点,却通过生活服务,连接起一张巨大的生活网络。 这些看似点滴却网络万千的生活基础,不仅决定着入住率,也界定了邻里关系,更影响着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小镇的美好,就是一件件生活小事的美好。正是这样一群平凡人物,让生活的小事有了美好的温度。 透过一个人,你能看见小镇的理念,透过一群人,你看到的是小镇持续美好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杭州桃李春风最难以被复制的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