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知行合一?

 blackhappy 2019-03-04

“知行合一”是明代王守仁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命题。反对“知在行先”的说法,王守仁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又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致吾心之良知;行,即致良知于事事物物。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

通常我们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説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箇行,已自有知在。

古人所以既説一箇知,又説一箇行者,只爲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説箇知,方纔行得……某今説箇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知行合一”是中国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也是“心学”中的重要思想。

“知”是指无形无相的心理活动,思想活动,是一个人了解宇宙人生真理,证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心路。

“行”是指有形有相有声的行动,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途径。

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检验,“知行合一”就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表里如一。口是心非只能自欺欺人,不能与真理相应,不能入道。

“知行合一”思想与佛家中的“明行足”思想相对应;“明行足”分为“明足”与“行足”;

“明足”就是明心见性,就是“知”,是指证悟真理;

“行足”就是悟后起修,全性起修,历事练心,大行菩萨之道,就是“行”;

知明合一是积极的,主动的自我改造,自我升华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