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武术中的功夫多以掌指出之,但是为什么多以拳命名呢?

 九天凌霄阁 2019-03-07

在中国武术的各大拳种中,多以拳命名。但是实际上手握成拳的招式并不多,而是多以掌指出之。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一点我们得先从传统武学中的“拳”说起,他并不是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拳--屈指卷握起来的手。在中国武术中的“拳”是指徒手演练的意思,包括了拳法、掌法、指法、腿法、身法、步法等等空手的锻炼及技击方法。《国语·齐语》:“ 有拳勇股肱之力”,有“人勇为拳” 之意。

在中国的内家武学中,单纯的握拳习练之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真正的内功武法其实多以掌指出之。而单纯以拳法演练的并不命名以拳,而是以“锤”或“捶”名之。比如太极拳中的“肘底看捶”、“撇身捶”、“搬拦捶”、“栽捶”、“指裆捶”等。在武当的绝顶功夫“八法神捶”中,还有绕步横捶,砸捶、碰捶、卧步螺旋捶……诸功,共以八法应之,合为二十四根,六十四捶,三百八十四展。在武林中也有以捶法命名的诸多武学,如以前陈家沟的一路、二路炮捶,以及三皇炮捶拳等等。

从功夫的角度来说,握拳之法紧靠闭手三阴经,而伸展手三阳经,所以力尚刚猛。这种练法出技击较快,这也是少林功夫的风格,以阳刚为用。但是这种风格因为过于刚烈,而失之于柔,所以易于初学而难以大成。刚开始学习很容易见效,但是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提升了。同时变化上相对简单,没有掌指上那么多的变化和应对。

而且单纯学习“捶法”的人,练得再好,想学习兵器也不容易。古人所说的“拳成兵器就”,是指的传统的拳,也就是包括了掌指、步法、身姿在内的功夫 ,并不是单纯指“捶法”,单纯的捶法练得再好,练锤子之类尚力的兵器还好,练习刀剑等其他的兵器,就作用不大了。

现代很多人因为贪于速成,多学拳击、散打。因为掌指的功夫没有长久的锻炼,很难真正的形成技击。如果基础不好,你用穿掌打人,可能打痛了别人,你的手指却断了,比对方还伤得厉害。可是如果练习拳击的话,稍经习练就可以有效的打击对手了。当然也有人说直拳不简单,如果没有经过锻炼,打别人时就把自己的手腕给别住了。这是因为他们阳气不足的缘故,气力不能达到指端,拳头握起来了,可是手腕向后弯,打对手时,力量并不是直接连接到手臂,而是手腕处形成了一个弯曲的角度,让手腕来受力了。

其实这也是掌指的功夫没练到位的原因,真正有了掌指的锻炼,气机运行了指端的话,手一握拳,则三阴闭,三阳开,自然手背与小臂成一直线,这样一打人则力量直达拳锋,打人痛,而自已不受伤。如果单纯只练拳,求速成,到了一定时候,你怎么练也功夫上不去,这时候就得回头练掌指功夫,这也是在中国武学中为什么那么重视掌指的锻炼的缘故。

传统武术中的“拳”指的是一种空手锻炼的方式、方法,是指赤手空拳的意思。通过他的锻炼能让人勇敢坚毅,并不是单指现代所说屈指卷握的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武术的锻炼多以掌指出之,却以拳命名的缘故。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