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CB类药物氨氯地平与ARB类药物的降压机制,联合用有冲突吗?

 清新书屋y 2019-03-07

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简称CCB,常用的氨氯地平制剂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ARB,全称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即沙坦类降压药,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坎地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等。那么,氨氯地平与沙坦类降压药能联用,有冲突吗?可以联用,它们不仅可联用,还是联合降压的优选方案。

优势一:降压机理互补

氨氯地平主要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血压;沙坦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舒张血管,减少醛固酮释放,降低血压。它们的降压机理不用,联用降血压的效果可叠加,即1+1>2,效果优于双倍增加单药剂量的降压效果。所以,二者可联用,无冲突。

优势二:不良反应减少

氨氯地平使用期间可引起外周水肿,以踝部、小腿等低垂部位多见,出现水肿后往往会引起行动不便或不适,给高血压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不少困扰,而沙坦可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脏血流,年轻水肿,从而减轻氨氯地平引起的不良反应,这是二者联用的优势之二。

优势三:协同保护心血管

氨氯地平多用于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患者,中老年人的典型血管改变是动脉硬化、动脉壁增厚,部分病人可伴左心室肥厚、蛋白尿。沙坦类降压药恰好可逆转血管壁增厚,逆转左心室肥厚,减轻蛋白尿,故这部分患者使用ARB可减轻血管、心脏、肾脏损害,这是二者联合应用的优势之三。

优势四:长效降血压

氨氯地平、几乎所有的沙坦类降压药都属于长效制剂,每日都仅需服药一次,可实现24小时全覆盖降血压,减少血压波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在增强降压疗效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氨氯地平与ARB可联用,二者降压机理互补,降压效果相加,联用不良反应减少,还可协同保护血管、心脏、肾脏等靶器官,二者均可24小时控制血压,属于联合降压的优选方案。

感谢阅读!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