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精力,比管理时间更重要

 秋荷荷 2019-03-09

精力管理

慈怀为你读的第三百五十五本书 来自慈怀读书会 18:05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韩丹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精力管理

你是否看了无数时间管理的书,却发现自己越管理越疲惫,状态越来越糟糕?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很简单。虽然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二十四小时,但是每个人拥有的精力却截然不同。

与其用别人时间管理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不如认清自己的真实状态,根据自己实际的精力,找到恰当的自我管理的方法。

而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精力管理》,就是基于管理精力的正确方法。

本书是《纽约时报》榜单上的超级畅销书,自2003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28种语言,排行居高不下,已列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员工培训必备书目。这本书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只要有目标,便可以按照书中的方法开始实际操作。书中的案例也生动有趣,颇具参考价值。

而本书作者是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吉姆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精力管理训练系统得到了全球范围的认可。他的客户有宝洁公司、雅诗兰黛、FBI人质营救小组等。而托尼是精力项目机构的CEO,这个机构一直致力于帮助组织取得更好的表现。托尼的合作对象包括谷歌、可口可乐等。

这本书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行动上的帮助,更是思维上的改变。它教会我们注重精力而非时间,解放我们内心的焦虑,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让我们活得更加轻松而充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我们要管理精力,而不是专注时间

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是见缝插针地安排每天的待办事项,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许多人动辄开几个小时的会议,但开到最后已经听不进去了。

有些人精心计算好一天的时间该怎么用,但是到了中午就已经犯困打瞌睡。

有时你明明腾出了时间去娱乐,但是娱乐时脑子里仍然无法放松,惦记着繁杂的事务。

这样的状态让大多数人都精疲力竭,效率越来越低。

一天只有24小时,但是精力的储备与质量却没有定数。想要全情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其核心不在时间的安排,而在精力的分配与恢复。

管理时间不如管理精力。

生活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一系列的短跑冲刺。放松不是懒惰和罪恶,而是恢复精力的良药。

作者的客户罗杰先生,是一位42岁的成功人士。他看上去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但其实危机四伏,内心焦虑不安。

他面临着很多问题:精力低下,焦躁,消极,人际关系淡薄,缺乏激情。

工作中不间断的新指标和危机让他身心俱疲。他的领导表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罗杰的事业会到此为止。

作者通过了解他的生活和工作,给他安排了体能测试和数据评估,并了解了他的饮食情况,发现他的这些问题都来源于低效的精力管理。

罗杰从毕业后,体重增长了23磅,体脂率远高于同龄人,胆固醇和血压都远高于标准范围。

而这些都是因为他的饮食习惯——不吃早饭,中午忍不住多吃甜点,出差时习惯用汉堡薯条当午餐,办公室常备曲奇饼干,晚餐过于丰盛,大份的主食外加酱汁十足的沙拉和面包。

他抵触运动,妻子送他的健身卡,他一共只用了四次。有次办公室电梯坏了,他爬二楼都气喘吁吁。

此外,他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喝酒,招待客户时喝得更多。

他经常早上起床觉得眩晕无力。没有咖啡很难撑过一天。

这些生活习惯日积月累,成了他情绪低落和焦虑的主要原因。

又恰逢公司裁员,罗杰对工作的负面情绪也越来越严重,并把这些负面情绪传递给了下属。

他想要打起精神,却徒劳无用。因为他把太多时间花费在了应付外界问题上,没有时间自我恢复。

其实,罗杰犯的错误在于他不懂得四个字:劳逸结合。

精力本就需要消耗与恢复,一旦超支,就会出现问题。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消耗与恢复。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犯与罗杰同样的错误,陷入精力过度消耗的恶性循环,想要改变现状,却不知如何改变。

实际上,我们在精力的消耗上远远大于职业运动员。

而运动员只需要在90%的时间保持和恢复精力,每年还有四五个月淡季休假,而我们却每天要工作八小时以上,一年加起来也只有几周的休息时间,而且休息的时间还有可能要处理很多工作。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我们仍然要保持最佳表现,保持对生活的全情投入,就必须进行精力管理,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精力消耗与恢复的平衡。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如何恢复精力

精力管理有四个原则:

第一,保持体力、情感、思维和意志。

第二,更新精力与平衡消耗。

第三,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

第四,培养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

但要想恢复精力,就应当从精力的四个来源入手,即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而影响体能的主要因素是饮食和睡眠。

过度进食会导致身体肥胖,损害精力。

为了保持全天都有稳定的精力,早餐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夜没进食,血糖水平和新陈代谢都会降低,需要恢复。

三餐要定时,并且控制食量,这样才能有效管理体重和精力。

41岁的乔治是一家音乐公司的管理层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饮食习惯不健康,他的体重超过了理想体重50磅,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

他白天吃很少,但晚上会吃得非常丰盛。因为每天背负着50磅多余脂肪,对体能的消耗特别严重。

在作者的帮助下,他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坚持少吃多餐,晚餐减量,在半年内减重了24磅,重新感受到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控制感。

而睡眠不足则会减弱人的专注力,反应力,记忆力,逻辑分析力等。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人群的死亡率高出正常睡眠人群的两倍,而睡眠过量的人,死亡率也是正常睡眠人群的1.5倍。

夜猫子乔迪每天都在凌晨一点之后才睡着,却不得不在凌晨六点起床工作,长期睡眠不足五小时,导致她十分疲倦,影响了工作效率,身体健康也大打折扣。尤其是早上,她总会感觉头晕。

在作者的帮助下,乔迪开始反思自己,在睡觉前,她把平时的娱乐活动都换成了沐浴和写日记,这样,她就能很轻松的入睡了。

只花了四周的时间,乔迪就彻底改变了晚睡的习惯,精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甚至不需要闹钟就能起床了。

身体精力恢复了,我们还得学着恢复我们的情感精力。

而想要恢复情感精力,我们需要直面问题,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从人际关系中获得新的能量。

杰德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是他与家人和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很淡漠。这种流于表面的人际关系让他对生活越来越失去热情。

痛定思痛,他决定督促自己对身边重要的人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他把每周三晚上定为约会之夜,每周六早晨和妻子一起谈谈一周发生的事情。

这些投入拯救了他岌岌可危的婚姻,也让他的工作焕发了新的热情。来自家人的陪伴,也让他感受到了更紧密的联系,对生活重新有了期许。

体能精力和情感精力,对于思维精力的影响是巨大的。

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思维精力。

定期放空自己,切换思维,不断开发大脑,定期运动,都可以提高创造力,恢复思维精力。

我们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精力,比如上班路上思考这一天的工作,每天晚上进行总结反思,写日记并和自己进行积极的对话,每天早晨列出待处理的清单。

人类的意志精力可以弥补严重不足的体能精力,所以锻炼意志也是非常有必要。

要想实现精力管理,我们不仅需要知道精力管理的四个原则,还需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现状有客观清醒的了解,并且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明确目标,正视现实

恢复精力的具体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而想要长久地让精力保持在最佳状态,就需要培养积极的仪式习惯,把优秀的习惯变成自发的行为。

仪式习惯是指定义明确,具有计划性的行为。它会将人们拉向某个轨道,比如刷牙的时候,你会自动地去做,不需要消耗意志力。

建立仪式习惯是精力管理的最有效的方式。

而建立仪式习惯有三个步骤:明确目标,正视现实和付诸行动。我们先来讲一讲如何明确目标,正视现实。

目标感是我们最强大也是最持久的精力来源。

目标可分为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外在的目标是人类对事物的欲望,比如职位,金钱,权利甚至爱情。内在的目标则是我们对事物本身的兴趣,给我们以内心的满足感。

作者在一项研究里,让成年人每次完成拼图都会获得奖励。但是,随着奖励次数的增多,他们对于拼图的兴趣也直线下降。

这说明人们可以为金钱所趋使,但是只有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人才能表现出持久的热情和快乐。

是啊,想要拥有更有深度的人生,就需要设定超越个人利益的目标。

我们需要空出时间来,深度挖掘自己的人生目标,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为内心坚定的价值取向可以激发灵感和创造力,丰富生活,成为你终极的行为指南。

价值观越坚定,越能够为我们提供旺盛的精力。

苏珊是一位广告专员。她有一个严苛的上司。无论她做出什么成绩,上司总是不满意。

慢慢地,她变得没有那么投入工作,三心二意,效率低下。

她觉得如果工作不被领导认可,那么就没有理由拼尽全力了。可她过的还是很乱七八糟,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最终,在本书作者的帮助下,她明白了自己的沮丧和怨恨,不过是因为自己把价值交给了外人来评判。

当她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规范行为,她发觉自己想要的就是卓越和投入,虽然她仍然身处一个不被认可的环境中,但是她的心情慢慢变好,并且重新专注于工作,在两个月后,她调到了另一个部门,为一位她喜欢的上司效力。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正视现实。

我们常常会自我欺骗,靠自我欺骗来获取短期的安慰,逃避痛苦和现实。香烟酒精,暴饮暴食,荒淫无度,都是我们自我欺骗的手段。

但是现实的困境是不会因此而消失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防御系统,视而不见,扭曲事实,或者替自己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

书中作者有一位客户,体重已经超过标准体重25磅了,但是他之前却只声称是5磅或者10磅,拒绝承认自己超重。

他会说“几乎我认识的所有人都会超重”“我感觉挺好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承认自己超重还只是第一步,他还需要面对超重的后果,比如精力不足,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甚至是过早死亡。

面对现实的第一步是收集事实,其次是分清观点与现实的区别。

你的想法只是你的想法,未必是事实。你有可能是错的,你可能刻意地隐藏和否认了自己的另一面。

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身上有某些特质,但是我们必须承认。

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承认自己的自我蒙蔽,承认我们是美德与恶行的混合体,这样才能够降低自我防御,增强积极的精力。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付诸行动,让精力一百分

在确定目标和正视现实之后,就需要我们付诸行动了。

研究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95%的行为都是自动反应或者应激反应。

培养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能确保精力被使用在当下的任务上,能够减少行为对主观意愿和自律的依赖,还可以将价值观和目标感转化为行动。

尽快地行动并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可以确保精力的消耗与更新达到有效的平衡。

在工作的时候,60秒的深呼吸,戴耳机听首歌,走下四层楼再爬上来,吃几口补充能量的零食,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却能够有效地恢复精力。因为越是能有计划、有条理地休息,就越能储存更多精力。

而成功建立仪式习惯的关键,是30天或者60天的养成周期中,对于时间和行为的明确规划。

书中写到某项研究要求参与者写一篇圣诞前夜的规划报告,并在48小时内提交。

其中一半参与者被要求明确他们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另一半参与者则不作要求。

结果前者有75%的人都按时提交了报告,后者只有三分之一。

当你付诸行动的时候,习惯的精准和具体化可以确保我们顶住压力完成计划。而精准的仪式习惯可以抵抗精力分散和恐惧。

另外,我们可以尽量避免“我不会暴饮暴食”“我不会生气”这样的表达方式。这种“不去做某事”的想法,会很快地消耗掉自制力,尤其是在面临诱惑时。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如果我感受到了甜品的诱惑,就去吃一片水果。”

如果你一直坐着不动,突然想开始锻炼,那么你计划每周跑五次,每次五公里,肯定不现实。你可以先从每周三次,每次步行十五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增加时间和步伐。太过压迫会增加放弃的概率。

由浅到深地做出改变。一次计划太多事,很容易泡汤。计划定得太高,也很容易泡汤。不如先从一件计划开始。

当你开始行动起来的时候,你每一次微小的改变,都能带来精力的快速更迭,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脉动,更能让我们保持生活的活力。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如今许多人都陷在工作繁忙、心情焦虑、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的恶性循环里,想要管理时间,却发现举步维艰。所以与其止步不前,不如换个方法,管理精力,培养仪式习惯。

但现实的种种,我们迟早要清醒面对。与其被动承受,不如主动寻求改变。

学会劳逸结合,休养生息,恢复精力。不必以恢复过程中的力不从心为耻,不要焦虑,重生总要有个过程,相信信念的力量,相信我们自己可以变好。

从小事开始,按时睡觉,好好吃饭,定期的锻炼。

去陪伴家人,去交朋友,在人与人的关系里,磨合,成长,获一丝烟火气,得一份人情味,找寻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与陪伴。

那你必然能朝着目标,坚定信念,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人生起起伏伏,累时就歇歇脚吧,然后,再带着饱满的精力,重新出发!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三百五十五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