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不认同,教师不被尊重,不是教师的所谓专业性不够?而是教师的德育、声誉、名誉越来越差。 有两个现实问题促进了教师队伍德育素质下降。 第一,我们的升学和考试制度给当前教育带来的影响。我们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应该使受教育者的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可是,现在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在共同追求一件事情,就是学生的分数。考试分数成为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教育的唯一目的。真是“分分分,学生的小命根”。这就使得学生、家长和教师、学校共同在教育上追求一个现象,那就是分数。 为了这个分数,为了提高成绩,家长不择手段,教师在这个大环境中慢慢随波逐流,也就不择手段。不有那句话吗?“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现在教育就存在这个问题。 本来国家规定,初中以下是义务制教育,可现在哪里能看到“义务制”教育的现象?哪个学校不补课?哪个班级不补课?哪个学生没有补课?补课成为学生的必要教育,成为教师扩大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等于国家投入给教师开一份工资,老师补课又取得一部分收入,并且比国家开支的费用还多,老师们比着补课。 有的学生家庭困难,就想在学校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补课。老师便开始在课堂上损学生,找别扭,坑害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大打出手,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打学生,威慑其它同学。有的老师为了占小便宜,利用教师节收受家长和学生的礼物钱财,谁不给也不行!不给上学在课堂上不讲课,损学生,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就学会了送礼,请客,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这是在培养教育学生吗?这是在毁坏教师队伍的形象,有多少人管这些事呢?没有人管?都是在放任自流,所以教师队伍的形象越来越差。 第二,就是教育机制上市场化影响。教育机制上的市场化本身没有问题,开放式教育总比封闭教育好。但忽视了一个问题,市场化也应该是规范性的市场化,而不是没有规矩的市场化。比如,凡是在校老师不允许给自己班的学生补课,不可以给自己本校的学生补课。你没有这样的规定,学校和老师就出现了乱补课现象。义务制教育补课,高中补课,大学怎么没有补课的?因为大学教育不用分数去竞争了,60分万岁。我们既然开放已经搞了教育市场化,能不能小学,中学也是60分万岁?综合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不在分数上做文章? 建议,取消重点学校的评比,不要搞省重点,市重点等学校,教育要平等,教育资源也要平等。尤其是义务制的小学、初中,有必要区分重点学校吗?这也是教育不合理的一个因素。 现在的老师课堂不教课外补,补课费还相当高。我的一个同事三年前就说,每个月必须拿4000块钱放那给孩子补课用。一个高中学生,每月下来连教育,吃饭4000块钱能够吗?家长一个月挣多少钱?这不就是补课的罪恶吗? 在校老师逼学生,学生回家逼家长,一个逼一个,年年岁岁月月,过去的美名“灵魂工程师”,现在是学生,家长的对手?教师还能有威信吗?现在有的教师什么事都能干出来,还有强奸自己班学生的,猥亵儿童的,欺男霸女的,有学生不补课被老师欺负跳楼的,有学生被老师霸占不忍负重跳楼的,有为分数跳楼的,这些现象都应该值得教育部门来思考?这些问题,都是影响老师在社会上不良影响的主要方面。 教育是大事,一代影响一代,不抓好势必给各个方面都带来不好的影响,必须要重视起来,教师队伍该管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