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临帖前,有四个重要步骤,米芾靠第四个,就一步登天

 喜乐年华is13dh 2019-03-13

书法临帖,跟围棋打谱一样,十分关键。

临帖前,有一步,十分重要——读帖。

这一步还经常被很多人忽视!他们对着一本字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上几遍再说。

但是,如果要问你,这本帖子有什么特点?在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有怎样的表现?关键性的细节上又注意到了多少?

很多人就哑口无言了——只临帖不读帖,实在是很大一批书法爱好者一个严重的问题。

读帖,有四个步骤:

【观】。即所谓精察。

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察之者尚精”,也就是说,观察一定要精细。可按临写的顺序,先点画,后结构,从组成字的基本组成部分看起,先看点画的形态、趋势和轻重,然后再看每个点、画的起笔、运笔、收笔的笔势。

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谈到:他时时把玩米老七帖,对于帖中“惜无索靖真迹,观其下笔处”一语,若有领悟。从普通的“用笔”,到通过精细推敲、千锤百炼而确定的“下笔”,这个‘下’字,有很深的功夫在。

明白了这个道理,去着手随意遍临历代名家法书,细心地求其所同,求下笔之味。

在读帖时,仔细看,会发现,字中的某一个点和某一画的粗细,常常有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差异;,看得不细,会将本来粗细反差很大的点画忽略,临摹的基本要求——学得“像”,这一关就过不去。

在观察结构时,观其字的各部分关系,看清停匀与疏密;观其字的整体,看清主次与大小比例;观其笔墨神采,领悟字的气势与精神;观其章疏密布局,认清各字的摆布与章法;观其落款钤印,体会章法精神;以上为“五观”,细研精思,是十分必要的。

【读】读帖五法:

一、拆字读

就是把字拆开了读,先看各笔画的起、行、收,再看各笔画之间是如何搭配,如何穿插避让、和谐安排的。

二、单字读

即只看某一个字,主要看它的间架结构,形态神韵诸方面,并能通过对逐个字的赏读把握该帖的结字规律及整体风格。

三、连字读

就是把几个字或几行字连起来看,主要是揣度字与字之间如何行气,如何伸缩揖让,如何统一中求变化的。

四、相似字比读

把帖中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找出来,比较实际用笔、结字等方面有何异同,特别是它们对相同笔画是如何作不同处理的。

五、特殊字强读

每一本帖中总有一些字在结体上独具匠心。对此类字应当强加记忆,以便在创作时可以顺手拈来,为己所用。

【记】博闻,不如强记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精察的基础上,要强记一些字的造型和章法,把读帖的成果记在心里。

心中的东西积累得越多,用起来也就越方便。不能过眼即忘。

宋高宗学《楔帖》,他说:“详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观帖达到成诵不忘的程度,可以说是使观看变成了记忆。

“成诵”是读的结果。读书成诵,诵上口头;观帖成诵,诵上笔端。

所谓“上笔端”,是把成诵的'内容’表现于自己的书写中—这是观的目的。

【想】联想是读帖的重要环节。

可以联想作者在书写过程中的外界条件和心境。

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王羲之等贵族携子邀朋,在春游活动中饮酒作诗,王羲之乘酒兴所为,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从唐人临习的作品看,文意书法相映成趣,兴之所致神采飞扬,充满了超脱、潇洒、尽兴的意境。

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则是为了平叛,在其兄和其侄为叛军所害,又得不到朝廷表彰的情况下,悲痛之极而为亡侄颜季明写的悼词。观其书法作品,仿佛听到了作者悲愤、深情的倾诉。从而对作品中反映出来的雄浑遒劲、豪迈激盈的悲壮之气有了深刻的理解。

姜夔在《续书谱》中说:“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尤其是看碑刻作品时,读者可在头脑中还原成墨迹的形象,然后再联想到如果要让我去写,我将如何去写、如何吮墨、如何换锋、如何提按。通过这种联想,再临帖心里就有数得多了。

【米芾学书法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米芾的家乡。米芾听说这位秀才写得一手好字,便前去求教。米芾见到秀才,说明了原由。秀才先看了看米芾写的字,提出,若要跟他学写字,需要买他专门提供的价值五两纹银一张的纸。

米芾被迫买了一张纸,秀才给了演示了写法,让他回家好好去练习。

米芾舍不得用这么贵的纸。只用没蘸墨汁的笔在桌子上画来画去,反复琢磨。

第四天,秀才来了,他说:“好了,你已经琢磨了三天,现在总该写个字给我看看吧!”米芾提笔写了一个“永”字。秀才一看,字写得漂亮极了。

米芾在秀才的启发下,终于明白了要写好字,需要反复琢磨字帖,反复想,把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都琢磨透。不单需要动笔,还要用心,只有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很重要。

【延伸阅读】打谱:围棋术语,在教授或讨论围棋时,下出原来的棋谱以方便讨论、推敲。

欢迎关注【今日头条 · 微博 · 百家号 · 搜狐号 】书法 | 诗词 | 艺术 | 风景 | 设计 · 专业美学博主——【美学赢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