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双胞胎大家都知道,双胞胎在农村俗称“双儿”“双棒”,有些双胞胎如果站在一起如果不是他们的父母,旁人还真的分不出来谁是谁。在自然界里有许多动植物外形相近,长得就像一对“双胞胎”,以至于人们把它们常误认为是一种东西。在农村的河里有5对“双胞胎”野味,但从外形上很容易混淆,但是它们的营养及价格却有着天壤之别,可以说一边是贵族,一边是平民。 禾花鱼、鲫鱼 在农村的河里有着各种野生的小鱼小虾,这些野生的鱼虾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如今受到许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肉质细嫩有消肿利水功效的鲫鱼、肉质肥美有滋补作用的黄辣丁、黄黝鱼,以及螺蛳等等被吃货们称之为难得的野味。 禾花鱼、鲫鱼 禾花鱼、鲫鱼,从外形上来看酷似是一种鱼,但是它俩在生活方式和营养价值及价格上却有很大区别。禾花鱼是团鲤鱼的变种,因为生长在水稻田,吞食稻花而得名“禾花鱼”。从外表来看,禾花鱼个头不大像是迷你版的鲫鱼,禾花鱼的鱼鳞比鲫鱼的鳞片细小,颜色呈金黄色,同时鱼皮很薄。而鲫鱼的鱼鳞粗糙没有禾花鱼鲜活漂亮。 禾花鱼肉质细腻没有其它淡水鱼的鱼腥味,不仅肉质鲜美同时带鱼稻花的清香味。鲫鱼虽说肉质同样细嫩,但往往有很重的鱼腥。价格上禾花鱼可以卖到50多元一斤,野生鲫鱼一斤多在十多元。 石爬子、黄辣丁 石爬子、黄辣丁 黄辣丁又叫嘎牙鱼、黄姑叫,在农村的河里或池塘里分布较广。黄辣丁外形看没有鱼鳞,头部扁平,鱼体后部侧扁,腹部扁平,尾巴细长鱼鳍有硬骨刺。黄辣丁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食用鱼,其肉质细腻而且只有一根主刺没有小刺,用黄辣丁炖豆腐是一道很受欢迎的滋补汤菜。 石爬子又叫石爬鮡,是一种生长在山涧溪流的一种冷水鱼,石爬子的头及腹部扁平、嘴巴边有鱼须,没有鱼鳞鱼皮呈暗褐色,外形上酷似黄辣丁。石爬子是底栖鱼类喜欢趴在溪流中的石头上,捕食时候在石头上爬行,石爬子鱼肉细腻紧实软糯,如今卖到上千元一斤。 赤鳞鱼、麦穗鱼 赤鳞鱼、麦穗鱼 这两种鱼如果只看外表是不是很难分清楚?赤鳞鱼又叫泰山螭霖鱼,是一种生长在山东泰山上海拔千米左右山涧溪流里的一种珍贵野生鱼。赤鳞鱼对水质要求苛刻,同时生长缓慢三年才能长到十厘米左右。赤鳞鱼长得如同麦穗鱼,但赤鳞鱼肉质细腻富含油脂,把赤鳞鱼放在太阳下晒的话,赤鳞鱼会化成一滩油。一斤赤鳞鱼可以卖到两千多元。 麦穗鱼在农村的小河里最常见的一种野生鱼,麦穗鱼个头小游动迅速以捕食水中的浮游昆虫及文字的幼虫“孑孓”为食,俗称水中的“灭蚊高手”。麦穗鱼大小在十厘米,鱼体呈流线型鱼鳞紧密排列呈麦穗状。因为麦穗鱼十分常见,价格在6、7元一斤,有时候只是被当做宠物龟的口粮或猫粮。 蝲蛄虾、小龙虾 蝲蛄虾、小龙虾 小龙虾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水产动物,小龙虾是一种外来物种,其抗污染性十分强对水质要求不高,小龙虾可以在池塘里或其它水域里养殖,即使在污水里依然可以存活。其实在长白山的溪流里还有一种酷似小龙虾的野生龙虾,这种野生龙虾俗称蝲蛄虾,大头虾。蝲蛄是我国的原生物种,蝲蛄有一对虾螯上半部分像蟹子,下半部分像虾。 小龙虾和蝲蛄有什么区别呢?从外形上看蝲蛄虾是黑褐色,小龙虾的外壳是红褐色。在饮食习惯与生活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小龙虾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随意,而蝲蛄对水质要求极高,只栖息在水质清澈河中的石缝中,捕食小鱼小虾及昆虫,冬季在石块底下或土洞里越冬。蝲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有“淡水龙虾”的美誉。 农村河里的这4对“双胞胎”野味,你能分清楚吗?你还知道哪些“双胞胎”野味,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农村河里4对“双胞胎”野味,你能分清几种? (多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