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风湿病,闭经案,皮肤瘙痒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紫霜飘雨 2019-03-14

 导读:当归四逆汤方出自《伤寒论》第351条,是一首养血通脉、温经散寒的常用方剂。原方主治素体血虚,复因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利,四末失于温养所致的“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笔者在临证中用其治疗多种疾病,获效满意,报道如下。

   

一、药物组成及功效

   

本方由7味药(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组成,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合芍药更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合细辛能除内外之寒;甘草、大枣益气健脾,既助归、芍补血,又助桂、辛温阳,再加通草通经脉,使阴血充、阳气复、寒邪除、经脉通、手足温。本方可用于治疗血虚经脉受寒的各种病症。

   

二、病案举例

   

【1】  产后风湿病

王某,女,37岁,农民,1997年10月16日初诊。

患者10年前产后正值酷暑,常以右下肢倚墙取凉,其后即觉右下肢有冷痛感,每于阴雨天及冬天加重。初期病情较轻,未予诊治,后逐年加重。现右下肢冷痛难忍、僵硬不遂,以手触之亦觉发凉,舌淡、苔白,寸口脉沉细、趺阳脉微细。脉证合参,为血虚受寒,正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遂处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15克,桂枝、白芍、牛膝各9克,细辛、通草、全虫、甘草各6克,鸡血藤30克,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3剂。

服后患者自觉下肢热如蚁行,冷痛减轻。守方共服21剂后冷痛感消失,一如常人。随访1年未复发。

【2】  闭经案

张某,女,24岁,农民,1999年5月4日初诊。

患者于1998年2月流产后即经闭不至。妇科内诊未见明显异常,曾做“人工周期”无效。遂求助于中医治疗。刻诊:1年来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得热稍减,伴乏力,头晕,面色不华,唇甲淡白,手足冷,舌淡、苔白滑、有瘀点,六脉沉细而迟,尺部尤弱。四诊合参属血虚之体,寒凝胞宫,冲任不调。治当养血散寒,温宫祛瘀。

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20克,桂枝、白芍、吴茱萸、蒲黄、五灵脂各9克,细辛、通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10枚。每日1剂,水煎服。

三剂后觉手足、小腹温;7剂时月经来潮,又予补肾、养血之品调理。次月经又不至,经检查业已怀孕。

【3】  皮肤瘙痒症

高某,女,30岁,农民,2003年12月17日初诊。

双手皮肤瘙痒1月余。月余前正值经期,以冷水洗衣后,当晚即觉双手皮肤瘙痒,后逐渐加重,每于受凉及晚上发作,发则瘙痒剧烈,烦乱无眠,强烈搔抓至出血犹不止。诊时双手皮肤抓痕累累,结有血痂。局部色素加深,皮肤增厚似苔藓样变化。并述1年来双手常自觉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证属经期血海空虚,风寒之邪外犯,气血不利,肌肤失养。治以养血散寒,温经通脉,祛风止痒。

处方:当归12克,桂枝、白芍、地肤子各9克,细辛3克,通草、蝉蜕、甘草各6克,大枣4枚。

5剂后,诸症俱愈。

【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荆某,男,28岁,工人,2001年10月18日初诊。

右足冷痛2年,加重月余。患者由于经常下水作业,于2年前出现右足趾疼痛,颜色由赤而紫,并逐渐向上发展,曾在省级某医院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治,病情时好时坏。近1个月来病情加重,现症:患肢厥冷,右足拇、次、中趾色紫暗,疼痛剧烈,烦躁难眠,行走困难,舌紫黯、苔白,寸口脉沉细、趺阳脉细欲绝。证属寒凝血脉,瘀血内阻。

方选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20克,桂枝、白芍、炮附子、牛膝各9克,通草、泽兰、甘草、水蛭各6克,细辛3克,鸡血藤、赤芍各15克,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

服用5剂后自觉冷痛减轻,可以行走。12剂后足趾颜色转为淡红,肢冷转温,趺阳脉渐复,守方服用60剂后完全恢复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

   

三、体会

《素问·五脏生成篇》谓:“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上述4案,病症不同,部位各异,应用当归四逆汤皆取良效,盖血虚之体,复因寒邪凝滞,经脉不利。只因寒凝部位不同,才有不同病症的表现。寒凝于筋骨、关节则为痹,寒凝于胞宫而见闭经,寒凝于皮肤而见皮肤瘙瘁,寒凝于血脉而成脉管炎。故临证切莫囿于寒邪侵犯部位的不同,应谨守病机,只要属血虚寒凝者,皆可应用。

以上4案,虽病症不一,表现各异,但均具“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一证。此证正反映了本方证的病机本质。仲景于《伤寒论》中明确指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故本方证以手足厥寒,脉沉细甚则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也是仲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的辨证思想的具体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