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人才供应链

 blackhappy 2019-03-15

打造人才供应链

事情过去若干年了。我在某国际物流公司工作时,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管理团队每两个星期开会,讨论重大资金使用项目。我提交了管理培训生计划,两次都被刷下来,理由是投资回报率不够。没办法,我只好继续动脑筋、下功夫。

物流公司离不开仓库,每年都要买各种保险。风控部门负责人解释采购方案,着重指出,经过努力谈判,保险费用和去年打平。各位高管都没提意见。眼看要通过,我举手了,”不好意思,去年我们理赔金额是多少?”

他愣了一下,说:”去年没有发生重大火灾、水损或者盗窃,所以很少有理赔。”

我点点头,”换句话说,我们保险白买了,投资回报率几乎为零。”

总裁看了我一眼,不满地说:”你也太无知了。公司买保险,和个人买车险一样,是为了在出意外时能锁定损失,并不是单纯要理赔,更不是要投资回报。”

我露出了笑容:”我明白了。要是我们换个角度,投资管培生项目也可以看作是买保险。我们招聘和培训毕业生中的潜力股,投入巨大精力培养,是为了将来业务成长时,有足够管理人员能胜任委派。只要能实现这个目标,管培生短期内绩效不高,不能说是投资回报低,管培生中途离职了,也不能说是白培养了。”大家啧啧称奇。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可惜最后那段精彩提炼和引申,我当时并没有说出来。

我事后很久才想通。

将人才管理看作供应链

从物流行业,其实我学到远不止这些。毕竟,供应链部门管理公司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公司人力资源。两者之间肯定是有共通之处。

通常来说,供应链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以这个定义出发,可以说,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的是人才管理,即以满足组织发展需求为前提,对整个人才管理流程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

供应链运转顺畅时,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消除中断;(二)柔性系统;(三)缩短生产提前期;(四)库存最小;(五)消除浪费。

以此对照人才管理,很容易转化为以下五个目标:(一)填补人才缺口影响组织运行;(二)即时响应组织人才需求;(三)加快人才部署和补强;(四)提升人才使用效率;(五)杜绝冗员。

形象化说,人力资源部门应当让组织有可用之人,在需要用人之时到位,以最短时间进入工作状态,迅速到达高水平绩效,同时没有人岗失配、人浮于事等等反生产力现象。

知易行难。无论组织采用何种战略,供应链都要相应调整做法,以支持其实现。组织追求成本领先时,供应链会关着眼在资源方案性价比最高上。组织追求产品领先时,供应链会着眼在以创新材料持续替代现有资源上。同样道理,人才管理策略,也必须与组织战略紧密连接。

那么,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人才盘点

供应链管理里有两个重要步骤,需求分析和存货盘点。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对供需缺口做到心中有数,制定计划才能做到有章可循。

说起盘点,账实相符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就不见得了。我服务过的公司,小到马克杯,大到叉车都有过盘亏的。也有盘盈的,有次就多出来一辆轿车,也不知道后来财务上怎么处理。

站在人力资源角度,所有规划和举措都从人才盘点起步。不掌握组织现有人才现状,就谈不上其他了。

在各行业各公司,人才盘点实施情况有参差,既有疏于片面的情况,也有不少浮于表面的情况。执行得力的组织通常会注意到以下方面:

人才数量,不仅要掌握绝对数字,还关注人才结构(年龄、学历、性别等等)。如此得出的人才缺口会更立体,内涵更丰富。

人才质量,不仅要考察当下就具备的技能,还兼顾能决定未来上升空间的素质。

人才效能,不仅记录当年产出,还要追踪变动趋势,尤其是生产效率的升降趋势。

人才补给

资源获取的可持续性,是供应链管理非常重视的因素。对某些核心资源,组织常常通过建立战略性的、长期的供应商网络,来满足需求。而对其他因素,则通过公开市场采购等方法来解决。

有鉴于此,人力资源部门需要用更大视野,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对少数至关重要的核心岗位,更是要做出前瞻性安排。组织尤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选用标准要明确清晰,才能做到唯才是举,避免拍脑袋决策。

引进渠道要广为开拓,内部培养人才、外部招聘人才与行业专家合作等多条途径并举。

评估过程要完善合理,在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到决策科学、全面、有说服力。

入职培养要高度重视,加速候选人向合格员工转化。

持续反馈要成为制度,促进用人经理和员工之间的交流,避免短期内离职,造成浪费。

人才培养

供应链管理对各种资源,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尤其突出的是专门的材料品类管理,强调精准和个性化。同时,原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从入库到在流水线上安装,直至售出给客户,都实现了可追踪。

材料需要加工,人才需要培养。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学到一些重要概念:

定位发展阶段,人才按照抵达时的状态,可以被归入准备期、胜任期和突破期。

制定培养目标,根据不同时期对症下药。准备期的员工要充实岗位所需技能,胜任期的要工作效能最大化,突破期的要预先学习更高能力。

丰富培养手段,要因人制宜,灵活运用70/20/10原则。

追踪开发进度,包括员工学习效果,和能力改变,尤其是行为改变状况,从而能即时做出必要干预。

人才流动

运输在供应链管理中占有重要一环,涉及资源调拨和产品运送。标准化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而依靠控制塔实现科学统筹则是关键步骤。

树挪死,人挪活。在终身雇佣成为历史,“斜杠青年”大行其道的时代,人力资源部门有责任主动引导内部人才流动,为组织最大限度保留人才。从供应链管理,我们可以学到这么几条:

设定流动路径,有效地提前规划流动,明确在职责、能力和绩效方面的要求,让员工有清晰的努力方向。

梳理薪酬标准,明确岗位与级别、级别与薪资的关联,使之成为人才流动的稳定基础。

制定人才预案,结合对人才现状的动态掌握,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比如并购案等。

如果以上都能做到,则组织将会有更为健全的供应链,具体呈现在四个面向:(一)人才盘点常态而精准;(二)人才补给及时而适配;(三)人才培养充足而多样;(四)人才流动有序而公平。

不难想象,这是组织领导者都乐于见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