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商古国——甫国,商王的捕猎高手,商朝的天然粮仓

 9tx22v工人 2019-03-15

商代有甫(fǔ)国,与王室关系较为亲密,商王经常出巡甫地,并在甫地进行对气候、祭祀、军事等国家大事的占卜。之前说到亘国时曾有卜辞:“乙亥卜,贞其奠衣于亘冓(gòu)雨,十一月在甫鲁。”这是商王在一个叫甫鲁的地方占卜亘地的气候情况,“甫鲁”可能指得就是甫国。关于甫国的地理位置,或可结合另一个地名来佐证,那就是卜辞中随着甫国经常一起出现的“女自”。卜辞中多有“(王)呼甫秜(ní )于‘女自’”、“受甫耤(jí)在‘女自’”的记载,据说“女自”地就是后来所说的郋(xí )地。《说文解字》云:“郋,汝南邵陵里。”清代段玉裁注:“今河南许州郾城县东四十五里有故召陵城,郋者,召陵里名。”汝南邵陵里,是《说文解字》作者许慎的故地,其实就是现在的河南漯河市召陵区,据证实,商代郋地就在召陵区,也就是之前的郾城县东一带。卜辞中记录商王常常命令甫人去郋地进行各种农业或狩猎活动,也就是说,“女自”地是甫人的粮食种植地以及狩猎场所。可以说明甫地跟“女自”地相邻,照这个说法,商代甫地或在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附近一带,此前也有说法商代甫地在山西蒲县一带,不过商王要跑到大老远的西北去狩猎、占卜等活动似乎不大可能,蒲县或跟商以后甫人的北迁有关。

殷商古国——甫国,商王的捕猎高手,商朝的天然粮仓

“甫”的甲骨文下面一个“田”,上面是一棵“幼苗”,表示“种植在田地间的农作物”,与后来“圃”字被圈地种植的花草相比较,“甫”在空间上显得更为自由广袤,所以“甫”字又有大而广的意思,比如《诗经·甫田》:“倬(zhuō)彼甫田,岁取十千。”就是一望无际的田地,种植的粮食每年收成何其多的意思。从“甫”字的造字本义也可以窥见远古甫地自然环境优厚,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大面积农业种植以及各种大小动物的生存繁殖。

殷商古国——甫国,商王的捕猎高手,商朝的天然粮仓

甫的甲骨文

根据卜辞内容整体反映,甫国臣服于商王朝,主要是负责供给王室如猎物、粮食等生活用需,军事防御为其次,是商王畿西部的天然粮仓。卜辞:“辛巳卜,贞:甫往,兔、虎、鹿不其?”这是甫人前往狩猎之前对能否捕到兔、虎、鹿的贞问。卜辞:“丁巳卜:?甫狩,获鹿十、虎十。”大意是甫人狩猎,获得鹿和虎各十头,说明甫人不但能捕像兔、鹿这些性情温良的小动物,而且还能猎捕像犀兕虎豹这样的大型兽类,恐怕非专业不能胜任。卜辞:“壬申卜,贞:甫擒麋?丙子陷,允擒二百有九一。”这则卜辞记载甫人一次性猎捕麋鹿达291头。麋鹿是一种非常珍贵稀有的动物,也是先秦时期帝王贵族最乐意猎捕的一种动物,可药食两用,还被用来象征帝王得贤人辅助犹若得麋鹿。《诗经·鹿鸣》还用它来作为王者求贤若渴的心情,招待贤人也因此被称为“鹿鸣宴”。所以成语“逐鹿中原”的原始含义其实是争夺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

殷商古国——甫国,商王的捕猎高手,商朝的天然粮仓

出土晚商铜器“宰甫卣(yǒu”被认为是甫国器物,其铭文记载:“王来狩自豆麓,在辞次,王飨酒。王赏宰甫贝五朋,用作宝奖。”大意是商王亲自去甫地狩猎,在宴席上,还奖赏了甫侯五朋货贝。以上卜辞、铜器金文都可证明甫人擅长田猎,其自然环境优厚,从卜辞中多有“(王)令甫狩、令甫往”等记录来看,甫人更是商王豢养的高级猎手,专替王室狩猎,所猎的猎物供王室奢靡之需,有时候商王还会前往甫地一起参与捕猎。卜辞:“甲辰卜,?贞:甫弗其受麳(lái)来?”麳,指小麦,这是贞问甫地的小麦可能大丰收?从中可以得知,甫地盛产小麦,而且是商王室指定的粮食供应区,甫国每年当为商王室上缴大量的猎物和粮食作为贡品。

殷商古国——甫国,商王的捕猎高手,商朝的天然粮仓

宰甫卣

甫国到商朝末期还存在,但武王克商后,甫人的去向便成了谜。甫是商王的附属国,按理应该效忠商王室,最后的结局自然亡于周,当然也不排除甫人临阵倒戈,投靠周国。但据说西周春秋时期的许国(河南许昌)跟商代甫国有所渊源,作为许国后裔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鄦(许),炎帝,太岳之胤,甫侯所封,在颖川。”许国的始封君是许文叔,许慎认为许文叔是商代甫族后裔,这么说, 商末动荡时期的甫人很有可能及时站对倒向了周国,后甫国改封为许国。但也有说法今山东新泰市西北泉沟镇有莲花山,古称新甫山,为商代甫人东迁遗迹,故名“新甫”,《诗经·閟(bì)宫》中还留下了“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的诗句。

文/堰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