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教师评职称的几个痛点

 anzhuor3598 2019-03-15

作为乡村教师除了生活上的艰辛之外,最让他们想离开农村的,最痛心的莫过于评定职称的时候了。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最刺激他们神经的大概就是这三点了。

一、工作业绩贡献值

在计算工作业绩贡献值的时候,大多数地方一直采取的按最高学历计算的办法。举个例子文件规定,在某个岗位上中专文凭够20年,大专够10年,本科够5年就可以评定上一级职称。在计算工作业绩贡献值的时候,是按照总工作年限减掉评职称时所需的年限来进行计算的。中专工作21年得一分,大专工作11年得一分,大专6年得一分。在取得资格时,学历越高需要达到的年限越短,在工作业绩贡献加分上也体现的是高学历在同样的工作年限内加分加分越多。给人一种感觉大专生干两年才相当于本科生干一年的贡献值,对于中专生更可怜,工作2年才相当于专科生1年的工作业绩贡献值,工作4年才相当于本科生1年的工作业绩贡献值。

文凭在此时体现的价值可谓泾渭分明,学历越高越是值钱。这让那些低学历者痛心后悔,评职称比别人迟,就连工作业绩贡献值也是不安工作年限来算,还要折合这让他们觉得同样是干工作,中专生干4年才和本科生干1年的贡献值一样,同样实在乡村小学的教学岗位上,他们的工作业绩贡献值怎么就这么大呢?可现实就是如此,他们再次后悔没早点努力弄个高学历来。

二荣誉、论文、课题

在职称评定中,荣誉,论文,课题都是可以加分的。对于乡村教师来说,消息闭塞,社交面狭窄,加上很多名额限制,在多种奖励面向青年教师的今天要获得这些很难,尤其加上一条任现职以来的更是让老教师有苦难言。至于论文好办,只要自己能写,舍得掏版面费发表起来不难。可这课题,一个是有名额限制,在一个是繁重的工作量和教学条件,让乡村教师做起来很难很难,有时间有组成一个课题研究团队都难,一个学校就三四个,甚至一两个老师你让他在哪去找合作者。可这课题偏偏加分最多,老教师只能是对其又爱又恨,评职称时,让他们对此深感伤痛。

当培训也能作为条件之一之后,更是让老教师内心隐隐作痛,农村网络不发达,在网上完成部分研修课程本来就有困难。现在虽然实现了校校通网络,校校有电脑,可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电脑,都能随时用上电脑,网络培训和继续教育之类的只能回家再做,老教师对电脑操作也不是很熟练,所以培训本身就是他们的软肋,难免有些网络课程无法完成。至于外出培训之类的,省级,国家级的城里教师才有,乡下很少轮到,即使有了一两个名额也不会分给村级学校,老教师们更是无缘,就连县级的培训也很少让老同志参加,即使有也只是校长们的,普通教师很少有资格参加。现在,这些培训可以作为加分项,或者可以代替一些必须完成的培训之后,让这些什么培训都没有的乡村老教师心痛不已。

评职称是老教师在评,年轻教师也在评,当他们经过整个评职过程之后发现,这个和工资挂钩的职称乡下教师评起来是那么的难,有难么多的无法和城里教师竞争的劣势。老教师,只能悔恨自己,年轻教师就会寻找机会早点离开乡村。

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就要从职称入手,不仅仅是多给名额,更重要的还是要给农村教师降低条件。否则光靠补助,是留不住优秀的乡村教师的。职称评不上,工资就不高,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019年教师资格认定即将开始,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即可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认定的相关事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