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思明居士 2019-03-15

早在长沙王司马乂执政期间,长江以南就爆发了以张昌和石冰为首的叛乱。

当时西晋帝国的三大诸侯王(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正在北方大打出手,根本无暇顾及长江以南发生的事。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由于政府无力征剿的缘故,以张昌和石冰为首的叛军声势越来越浩大,逐渐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长江流域。

张昌党石冰寇扬州,败刺史陈徽,诸郡尽没;又攻破江州,别将陈贞等攻武陵、零陵、豫章、武昌、长沙,皆陷之,临淮人封云起兵寇徐州以应冰。于是荆、江、扬、豫、徐五州之境,多为昌所据。——《资治通鉴》·晋纪七

叛军之所以能够节节胜利,绝不是因为他们神勇无敌,而是因为西晋帝国无暇南顾。从这个角度来说:叛军表面上声势力浩大,实际上缺乏考验。

在政府无暇南顾之时打破旧秩序不算太难,但想要建立一个以他们为核心的新秩序就很难了。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随着西晋帝国的统治秩序崩溃,江南士族集团的各大代表人物纷纷行动起来。

江南士族集团主要由江南土著和江北侨族组成。

江南土著以从前的东吴帝国旧势力为主,主要成员有:顾荣、贺循、周圯、甘卓、周访和陶侃等。

江北侨族以从北方过来的西晋势力为主,主要成员有刘弘、司马睿、王敦和王导等。

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区,但双方有一个共同利益:都愿意继续高举西晋帝国的大旗。

叛军完全无视晋帝国的既有统治秩序,自然也侵犯了江南士族集团的共同利益。

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江南士族集团顺利地达成了默契。以张昌和石冰为首的叛军虽然起步很早,但依然在江南士族集团的联手打击下走向了灭亡。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剿灭叛军之后,江南士族集团出现了两位最具领袖气质的人物,分别是荆州刺史刘弘和扬州刺史陈敏。

荆州刺史刘弘有着过人的能力和魅力,整个长江上游都处于他的领导之下。刘弘还有着近乎完美的人臣形象:忠义、智慧、宽厚、有担当。

刘弘做为北方侨族的代表人物,与江南土著实现了默契合作。但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事业步步高升的关键时刻,刘弘突然去世了。

刘弘去世之后,长江上游进入了江南土著(代表人物陶侃和周访)、江北侨族(代表人物山简、王澄和王敦)、反叛力量(代表人物杜弢和杜曾)三足鼎立的时代。

陈敏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他有野心、有胆量、有能力,在剿灭以张昌和石冰为首的叛乱行动中,他反复证明着自己的才能。剿灭叛军之后,陈敏的才能得到了充分证明,也有了称霸江南的野心。

但陈敏忘记了一个事实:个人的努力很重要,团队的帮衬更重要。如果不是整个江南士族集团的支持,他又有什么资格剿灭叛军势力呢?

陈敏试图称霸江南,这使得他与江南士族集团难以继续展开合作,因为江南士族集团更希望陈敏能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或者打手,而非他们的领袖。所以在江南士族集团的第二轮联手打击下,陈敏也像张昌和石冰那样,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陈敏死后,长江下游也进入了江南土著(代表人物顾荣、贺循、周圯和甘卓)、江北侨族(代表人物司马睿和王导)、江北军政强人(代表人物周馥和华轶)三足鼎立的时代。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江南本是东吴帝国的旧地,而东吴帝国的旧势力一直背负着亡国的阴影,所以他们在西晋帝国政府中的地位一向很尴尬。

但在江南经历过两次大乱之后,江南土著(东吴帝国旧势力)一扫亡国的阴霾,成为了江南历史舞台上的新主角。虽然他们并没有提出复兴东吴的口号,但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在西晋统治秩序逐渐崩溃的大背景下,北方势力想在江南立足,就必须与江南土著取得合作。

面对这些来自北方的军政强人和士族豪门,江南土著立刻摆出一副抱团取暖的样子: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北方人再强也翻不了天!

司马睿是西晋皇族,也是代表西晋帝国坐镇江南的最高军政长官,但江南土著对他没有丝毫尊敬。

睿名论素轻,吴人不附,居久之,士大夫莫有至者,导患之。——《资治通鉴》·晋纪八

王导想与江南陆氏联姻。陆玩(陆机的从弟)公然拒绝,且态度及其傲慢:香薰草和臭莸草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陆家小门小户,可高攀不起你们王家,别折煞我们了!

培塿无松柏,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王导是江北侨族的代表人物,他亲自出面,却碰了这样一个钉子,真是够尴尬的。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想当初,江南土著的代表人物之一陆机前往洛阳,为了出人头地,只能低三下四地侍奉新贵(杨骏、贾谧),或跟在司马皇族(赵王司马伦和成都王司马颖)的身后四处奔走,最后连命都丢了。江南土著的另一代表人物周处,则在司马皇族(梁王司马肜)的逼迫下死于非命。

时过境迁,现在的江南土著一脸傲气,毫不客气地刁难江北侨族,而江北侨族却只能小心翼翼地和江南土著相处,憋屈!

司马睿和王导虽然丢了不少面子,却也只能主动找江南土著套近乎。在江北侨族主动示好的背景下,共同组建联合政府的计划被提上日程。

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五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在一次盛大的郊游活动中,司马睿坐着轿子走在前面,王导等人都骑马跟随在司马睿后面。看到司马睿身后这种豪华阵容,江南普遍实力派都情不自禁地拜倒在司马睿面前。

这是一种表面文章,组建联合政府的真实原因绝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有枪才是草头王。

江南土著之所以愿意向司马睿称臣,主要是因为这样做符合他们的利益。

王导之所以会给司马睿抬轿子,主要是向江南土著表达一种态度:如果我们无法组建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江南就会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只有大家合力,组建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大家的既得利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这种建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江南土著没有反对的理由。

王导之所以会给司马睿抬轿子,主要也是向江南土著表达一种态度:我认为应该由司马睿领衔组建新的中央政府。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王导之所以会给司马睿抬轿子,是因为司马睿并没有太强的实力。向司马睿称臣,就相当于江北侨族和江南土著联合推选出一位弱势领袖,不必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威胁。

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头上有一位实力强大的强势领袖,因为这会打破上下之间的平衡。

司马睿同样也具备优秀统治者的个人魅力与能力,他虽然弱势,但绝非王导的傀儡,不会轻易地被人操纵。

大家都喜欢弱势领袖,却绝不会喜欢王导手中的傀儡领袖,那和尊奉王导有啥区别呢?

由司马睿领衔组建新的中央政府,表面上看并不符合王导的利益,因为王导缺乏控制司马睿的能力。可问题在于:形势比人强。江南土著在当地经营多年,其地位很难被撼动。江北侨族想要在江南站稳脚跟,就必须对江南土著做出一定的妥协。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在这种背景下,由司马睿领衔组建中央政府的意见获得了高度认同,但这也是江北侨族和江南土著长期博奕的开端。

从某种意义上讲:江北侨族略胜一筹。因新的中央政府是由他们率先筹建的,而且这个中央政府名义上的领袖(司马睿)和总理(王导)都是北方侨族的代表人物。

但这种微不足道的胜利并不足以令北方侨族凌驾于江南土著之上,只是让北方侨族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东海王司马越成为了诸王之乱的最终赢家,但这个赢家输掉了晋帝国。而被他派到南方的司马睿却幸运得多,他竟然能够在南方延续晋帝国,只不过这个晋帝国在史书上的名字是——东晋帝国。

西晋旧势力渡江引发南北矛盾:官府门庭冷落,士族无人联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