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蓟饮子

 学中医书馆 2019-03-16

【组成】  生地黄洗,四两(120g  小蓟半两(15g  滑石半两(15g  木通半两(15g  蒲黄炒,半两(15g  藕节半两(15g  淡竹叶半两(15g  当归酒浸,半两(15g  山栀子半两(15g  炙甘草半两(15g

【用法】  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药理作用】  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小板聚集、保护肾功能、利尿、抗炎、抗菌等作用。

【中医证】  血热淋证。尿血,尿急,尿频,尿痛,小便热涩,舌红,苔黄,脉数。

【西医病】  急慢性尿道炎、膀胱炎、输尿管炎、肾炎、以及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血热淋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邪热侵袭下注,灼伤脉络所致。热袭下焦,灼伤脉络,血不得守藏而外溢,则尿血;热势急迫,充斥于下,则尿急,尿频,尿痛,小便热涩;舌红,苔黄,脉数,皆为热迫下注之征。治当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止血;血热内盛,小蓟清热凉血止血,共为君药。藕节助生地黄、小蓟凉血止血;邪热下注,以滑石、木通清热利水通淋,共为臣药。血热内扰,以竹叶、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蒲黄止血化瘀,兼防止血药留瘀;当归活血补血,兼防利水药伤血,共为佐药。甘草益气,缓急止痛,并兼防利水药伤气,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之效。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血热淋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尿血,尿急,尿频,尿痛,舌红,苔黄,脉数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小便涩痛者,加琥珀、海金沙,以通淋止血;若出血多者,加棕榈、侧柏叶,以收涩止血;若结石者,加金钱草、鸡内金、石韦,以清热排石等。

3.注意事项:阳虚者慎用本方。

【方论选录】     

吴崑“故用生地、栀子,凉而导之,以竭其热;用滑石、通草、竹叶,淡而渗之,以竭其湿;用小蓟、藕节、蒲黄,消而逐之,以去其瘀血;当归养血于阴,甘草调气于阳。古人治下焦瘀热之病,必用渗药开其溺窍者,围师必缺之义也。”(《医方考》)

【方歌】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生地滑石襄,

归草栀子淡竹叶,湿热下焦此方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