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无漏法:不随增烦恼的法
无漏法体:道谛、三种无为
虚空无为:不障碍法的生起
择灭无为:脱离三界烦恼的系缚,以智慧之简择力(正确的判断力)而得之灭谛涅槃
非择灭无为:令法缘缺不生
无漏谓道谛,及三种无为。谓虚空二灭,此中空无碍,择灭谓离系,随系事各别,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
道谛者,有为无漏也。
三种无为者,无为无漏也。
谓虚空二灭者,列三无为也。
二灭者,择灭、非择灭也。
此中空无碍者,释虚空体。
此中者,于略所说三无为中,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
择灭谓离系者,出择灭体;
择灭以离系为性。
系者,缚也。
缚有二种:一、相应缚二、所缘缚。然此二缚,随眠品明,此略不释。
断此二缚,证得无为,名为择灭。
择者慧也,由慧简择四圣谛故灭者涅槃,不生名灭
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所驾),故作是说。
随系事各别者,明择灭数量;谓择灭随所系事,体各别故。
且如三界九地地地有九品烦恼九九八十一品断一品惑,证一品择灭;乃至断八十一品,证得八十一品择灭。故体各别也。
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者,释非择灭。
言当生者,当来生法。此当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
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
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位中,起别得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缘阙,名非择灭。
论云: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彼不能缘过去境,缘不具故,得非择灭。(譬如你在这一刹那,只做了看A这个动作。那么其他的境界对于那一刹那的你来说都是缘缺不生的。因为在那一刹那,你没有了别它们)
来自: 大林寺桃花啊 > 《文件夹1》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五种菩提心怎么理解?
五种菩提心怎么理解?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由于当代《道次第论》广泛地流行,以至于很多人一听到菩提或菩提心,就以为只有大乘的才叫菩提或菩提心,其实汉地过去的译著...
常识|入世的精神:忍辱
要了解无生法,首先要知道有生法。相对于此,无生法则是真如实相之理,无生无灭,无生法忍就是安住于无生法。我们修行就是要证得这个不...
缠语(一)
佛言我于空境界得菩提,诸见平等故。非思量境界者是佛境界。因为一切众生烦恼,是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无有分别,无所有不可得。所以若正了知一切众生烦恼无性无分别无所有,即是无上菩提,即是诸佛境...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十二 观生门
“不生亦不生”,是说未生的法也不生,既然说是未生怎能有生呢!所以未生的法不能说有生。复次,若不生法生,一切不生法皆应生,一切凡夫未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应生,不坏法阿罗汉烦恼不生而生,免马...
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53)
“第二十聚,谓佛十八不共法。”此十八种不共法,只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唯佛具足,而不共同于其他声闻、缘觉和菩萨,故云不共。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佛教讲忍,有三种层次:生忍: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忍受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法忍:对心理上所产生的贪嗔痴慢,能够自我疏通,也就是明白因缘,通达事理。无生法忍:是忍而不忍...
什么是“法忍”、“生忍”、“无生法忍”、“度”?
什么是“法忍”、“生忍”、“无生法忍”、“度”?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
卷第四
我所说之法无我义既“如是”,则“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自性”,悉亦如是。“如是如来”法身与涅槃“解脱,非异、非不异”,以“如是”(非异非不异)故,“如来”法身得“以”涅槃“解脱”...
四种:生忍、法忍、无生忍、无生法忍?
四种:生忍、法忍、无生忍、无生法忍?4.无生忍:可分为二乘的无生忍、菩萨乘(大乘)的无生忍。B.菩萨乘的无生忍:菩萨种性的人,证得...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