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o客谈吃,“咸、烧、肥”的酿豆腐

 一葉一如来 2019-03-18

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此菜豆腐嫩滑,汤汁醇厚,口味鲜美。“酿”为客家方言,作动词用,将馅料置于食材内为酿。传说这道菜源于北方的饺子。客家先民南迁后,因南方少麦,而又思念饺子,于是就把馅料塞进豆腐里,以解对中原饮食的思念。这只是传说,但可以看出客家菜对中原饮食文化的传承,客家人对中原饮食文化的感情。每逢时节喜庆,招待亲朋好友,或者是闲忙之余,它是客家人的最爱。

吃酿豆腐必配紫金辣椒酱。据说,紫金辣椒酱的来源可能与客家人南迁后饮食习惯有关。北方人喜辣,但岭南气候湿热,不能经常吃太多的辣椒。为了降低辣度,便掺入大蒜。紫金县城附近的一户姓沈人家,经过多代探索改进,调制出独家特色辣椒酱。乾隆年间紫金辣椒酱就成了贡品。记得六十年代的时候,紫金辣椒酱是竹壳包装,鸡蛋大小,上面贴着金红色的商标“紫金辣椒酱”几个字。

如今想来,六十年代的生活不可谓不简单,家里食指繁多。周日的打牙祭酿豆腐就成了改善生活的重头戏。一大早,老爸就拎着一口锅到菜市场买豆腐。他知道哪一档的豆腐最正宗。他说豆腐不仅要嫩,还要韧,这样才能酿进更多的馅。待豆腐,肉和鱼买回家,妈妈就在厨房忙开了,一会儿“笃笃 笃”的声音就从厨房传出来。老爸坐在饭桌旁慢慢的调着紫金辣椒酱,然后就会嘱咐不要煮那么多饭。

豆腐一定要“咸,烧,肥”,这句客家话的意思是:豆腐要煮得入味,吃时要热,油要足。酿豆腐是我和二妹的事,用左手轻握豆腐,力度要轻,太用力豆腐就会碎,用筷子在豆腐上挖个小洞,再把肉馅一点一点地塞进豆腐里。妈妈一边用慢火把酿好的豆腐煎得两面金黄,放入铺了黄豆的大砂锅里。讲究的时候还会放入煎了的大鱼头。

大火烧开,小火慢炖,静静的香气漂浮在厨房,客厅,弥漫在整个屋里。“开饭啦!”一大砂锅酿豆腐端上桌,香气扑鼻,食指大动。尤其是香菜一放,胡椒粉一撒,麻油数滴。紫金辣椒酱是顶顶重要的,是必须的。此时用客家话说“舌嫲都会吞了”。弟妹们的欢声笑语,爸妈的身影交融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我至今念念不忘酿豆腐。如今远离故土,这一切如陈年的老酒,散发着浓醇的韵味。

说起酿豆腐,先生就会说起他吃过的最好吃的山水酿豆腐。那是五十年前,他们一行十几位大学生背着背包从中山大学出发,走上井冈山。十几天的徒步跋涉,疲惫不堪,这时的他们走到了粤东北山区的一个客家小村庄。村民们热情接待这群大学生,先生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让村民们惊喜得如同见到亲人一般。他们磨豆腐,买肉,张罗忙碌着。当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酿豆腐端上来,水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湿润了眼睛。半个世纪过去了,先生依然记忆犹新。其实他所怀念的岂止是舌尖上的那一点点,更多的是客家村民们的淳朴,待人厚道的真情。

每当我在厨房里做着酿豆腐的时候,会有刹那间的时空迷茫,我这是在何时又在何处?我托着嫩滑的豆腐一点一点地酿进了我的记忆,一点一点地酿进了我的思念,一点一点地酿进了我的感恩。

客家酿豆腐

材料:滑豆腐一盒,鱼浆75克,绞肉,25克,水发吊片一只,姜两片,葱(或香菜)一根,黄豆一把泡水,大白菜2-3片。调味料:盐,鱼露,胡椒粉,生抽,生粉少许

做法:滑豆腐撒少许盐,使其出掉一些水分,然后改成三角形块。一盒滑豆腐可切成6-8块。鱼浆加入盐,胡椒粉,生粉顺同一方向搅拌至起胶,加入绞肉,切碎的鱿鱼粒拌匀。豆腐挖一小洞,肉馅塞入洞里,尽量塞饱满。

热锅下油,把有肉馅的一面煎至焦黄。取一砂锅放入黄豆,然后放大白菜,把煎好的酿豆腐逐块摆好,注入高汤或清水,放入姜片,煮开后加入少许鱼露,生抽调味。最后撒上胡椒粉,葱花(或香菜),滴几滴麻油即成。

黄豆,大白菜垫底是为了不沾锅,以免烧糊。也为了汤更清甜。放生抽少许是为了取色,不可放多,否则豆腐易发酸。酿豆腐煮开后要转小火,不要盖上锅盖(盖上锅盖豆腐很容易成蜂窝状),小火慢慢煮至豆腐入味。挖出的豆腐碎和剩下的肉馅搅匀,煎成肉丸,加入砂锅中同煮。为了能尽量多塞肉馅,酿豆腐时用掌心,或食指和大拇指圈住,固定好豆腐。肉馅以鱼为主,取其鲜,最好就是用土輘鱼的肉,特别鲜甜。猪肉为辅,还要带点肥肉,取其香甜,鱿鱼是为了提香。用老豆腐口感不佳。

小时候吃的酿豆腐都是三角形,不是方形的,所以我认为三角形的酿豆腐才地道。东江惠州一带,喜用煎香的梅香咸鱼代替鱿鱼,这又是另一种风味。

有趣味,有余味,触手可及的一物一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