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后区和颈外侧区骨学触诊

 暴雨中吹风 2019-03-18

颈后区和颈外侧区

一、颈椎

检查者在这里显示的是从枕骨到第1胸椎之间的整个颈部脊椎的位置,它由7个相邻的颈椎和它们之间的连结装置组成。

二、第7颈椎棘突

7颈椎棘突长而明显,这里显示的仅仅是这个棘突的末端。为了避免与第1胸椎棘突相混淆,请参见图2124

注:第7颈椎棘突是颈胸段(第6、第7颈椎和第1胸椎)脊柱中最突出的棘突。

三、第6颈椎棘突

7颈椎棘突被确认后,它上方的第6颈椎棘突就很容易观察到。向左或向右旋转头部时能够确认(第6颈椎棘突在检查者的手指下清晰地移动),并可与第7颈椎棘突相比较。

四、寰椎后结节

    寰椎后结节位于枕骨颅外面的枕外隆突延伸部分。检查者能感觉到手指下的枕骨大孔的后缘和它正下方(尾侧)的一个小凹陷,检查者的拇指在凹陷处能触及寰椎后结节。

五、枢椎棘突

上述小凹陷的底部有寰椎后结节,检查者手指位于寰椎后结节的下方,他所触摸到的骨性结构即为枢椎棘突。如果检查者借助置于被检查者额部的手掌使被检查者的头部做轻微的屈伸运动,则枢椎棘突有在检查者的手指下更明显。

六、寰椎棘突

    定位下颌骨的下颌支(1)及胸锁如乳突肌(2)以后,检查者的示指指示的两个结构之间的间隙即为寰椎的一侧横突所在,此椎骨突起明显者可被触摸到。

七、枢椎横突

标志点(1)显示的是下颌角,(2)为胸锁乳突肌,检查者的示指下为枢椎横突。与寰椎横突不同,枢椎横突不易触及。

注:必须非常谨慎地触诊此结构。触诊颈部所有的结构都必须小心谨慎。

八、第3~7颈椎横突

如图所示,检查者的示指位于胸锁乳突肌(1)和斜方肌(2)之间。检查者上下滑动手指应该能触及上述横突。

九、颈椎关节突的整体触诊第一步

如图所示,检查者整体触诊颈椎关节突。检查者的手指位于斜方肌颈部肌束的前方,为了清楚地触摸到颈椎关节突,可以置另一手于被检查者额部,使其颈部左右侧屈。

注:定位了斜方肌颈部肌束地外侧缘后,必须注意在触诊时尽量放松关节突前的斜方肌。

十、颈椎关节突的整体触诊第二步

触诊方法同上一个图.检查者左手拇指很容易触摸到整个颈椎关节突。

十一、颈椎棘突

    上颈部脊柱中第2颈椎棘突体积最大。其他的颈椎中第7颈椎的棘突最长(可用于触诊而判断不同的椎骨)。项韧带可能影响上颈部脊柱(颅底、第1和第2颈椎)的触诊。

十二、颈椎的椎弓板

    检查者的拇指触及棘突后,拇指、示指呈钳形向前移动以便触诊椎弓板(位于棘突与关节突之间)。

十三、关节突的触诊分析

整体认识脊柱的关节突以后,检查者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逐个认识脊柱颈部每个椎骨的关节突。

注:脊柱颈部的关节突紧邻椎弓板的前方。可以帮助被检查者左右侧屈头颈部,使得脊柱颈部也侧屈,而方便检查者手指触诊这些关节突。

十四、横突的触诊分析

整体认识脊柱的横突以后,检查者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逐个认识脊柱颈部每个椎骨的横突。

注:脊柱颈部的横突位于紧邻关节突的前方。可以帮助被检查者左右侧屈头颈部,使得脊柱颈部也侧屈,而方便检查者手指触诊这些横突。

十五、脊柱的关节突和横突

脊柱颈部从乳突至锁骨上窝。如图所示,检查者的示指位于关节突的后方,拇指位于关节突前方的横突。

十六、使用一个手势整体触诊单个椎骨的不同结构

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的右手支撑其头部放置于右旋位,左手指示如下:

小指位于棘突。

环指位于椎弓板。

中指位于关节突。

示指位于横突。

十七、颈胸连接处的观察(第6颈椎—第7颈椎—第1胸椎)

被检查者侧卧,使其头颈部连同胸上部侧屈以便显示第7颈椎和第1胸椎的棘突。

1. 7颈椎

2. 1胸椎

3. 2胸椎

4. 3胸椎

十八、第6颈椎—第7颈椎—第1胸椎的连结处触诊第一步

被检查者外侧卧,检查者站立于其前方,左手支持其头部,使其屈头屈颈以显示第7颈椎和第1胸椎棘突的隆起。检查者右手环指位于第1胸椎棘突。

    十九、第6颈椎—第7颈椎—第1胸椎的连结处触诊第二步

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体位如第一步。检查者保持右手环指位于第1胸椎棘突,其中指位于第7颈椎的棘突。

二十、第6颈椎—第7颈椎—第1胸椎的连结处触诊第三步

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体位如第二步。检查者保持右手环指和中指分别位于第1胸椎和第7颈椎的棘突,其示指位于第6颈椎的棘突。

    二十一、第6颈椎—第7颈椎—第1胸椎的连结处触诊第四步:屈伸试验

  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体位如上述。检查者带动被检查者的头颈部前屈。

二十二、第6颈椎—第7颈椎—第1胸椎的连结处触诊第五步:屈伸试

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体位如上述。检查者带动被检查者的头颈部后伸。如果检查者示指下的突起消失,可以确定此前第6颈椎棘突的触诊。

   二十三、第6颈椎—第7颈椎—第1胸椎的连结处触诊第六步之一:右旋试验

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体位如上述。检查者带动被检查者的头颈部向右侧旋转,第6颈椎棘突的活动度远远大于第1胸椎棘突,此为确定第6颈椎的方法。

  二十四、第6颈椎—第7颈椎—第1胸椎的连结处触诊第六步之二:右旋试验

因为左右两侧相当,有必要试验向左侧的旋转。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体位如上述。被检查者的头颈部以同样方法向左侧旋转,第6颈椎棘突的活动度远远大于第1胸椎棘突,此为确定第6颈椎的方法。

    二十五、第五颈椎棘突尾端

第五颈椎棘突很容易触诊,如上图找到第6颈椎棘突后,向上移动一横指即是此结构。

     

   二十六、第4颈椎棘突尾端

触诊到第5颈椎棘突后,向上移动一横指即可触及此结构。

注:如果被检查者颈部过度前凸,触诊此结构会较困难。

二十七、寰椎后结节

首先确定第2颈椎,寰椎后结节显著突起,朝向颅底。被动屈伸被检查者头部,检查者使用示指压迫颅底和第1颈椎之间,即可触诊寰椎后结节。

注:保持被检查者头部后伸,使项韧带放松,能更好地触诊。

解剖学提示:在颅底和第1颈椎之间有第1颈神经根,在第1颈椎和第2颈椎之间有第2颈神经根。

二十八、枢椎棘突

枢椎棘突十分显著。在矢状面活动被检查者的头部能更好地触诊此结构。

解剖学提示:在枢椎和第3颈椎之间有第3颈神经根浅出。

二十九、第3颈椎棘突

位于枢椎棘突下一横指。它和第4颈椎棘突是比较难以触诊的,因为第3颈椎、第4颈椎棘突的突起不明显,颈椎的生理性前凸使其位置较深。相反,在颈部前凸不明显的个体,此突起容易被触诊。

解剖学提示:在第3颈椎和第4颈椎之间有第4颈神经根浅出。

   三十、第4颈椎棘突

位于第3颈椎棘突下一横指。为了更好地触诊,联合放置3个手指:

示指位于枢椎。

中指位于第3颈椎。

环指位于第4颈椎。

    解剖学提示:在第4颈椎和第5颈椎之间有第5颈神经根浅出。

三十一、第5颈椎棘突

从第6颈椎棘突向上移动一横指。

解剖学提示:在第5颈椎和第6颈椎之间有第6颈神经根浅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