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我们班级总体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道德经学用 2019-03-19

本文参加了【各行各业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第一部分:真爱融化冰封的心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女士的传世名言;老子《道德经》也说:“慈故能勇”。慈爱给人巨大的力量,并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拥有爱、付出爱,天地之间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在国学智慧的引领下,我们班级每天晨读课上都有十五分钟的《道德经》朗读,用文化加强对生命的加持,来传承爱的教育,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在这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中,有一个半自闭学生的冰封的心被融化了,在初三发生身心灵的质的变化。

在学校生活方面的变化

  小沣刚进初一时,跟同学几乎是没有交流的,几个月下来,班级里学生的名字一个都叫不出。一下课,他一个人走到教室外的花坛或草丛里,捡一些类似一毛钱的硬币的小玩艺,上课时要么一动不动坐着发呆,要么自顾自拿捡到的东西玩,有时发出声音,老师走到他那儿想没收时,他会整个身子趴在上面,死死地护着,瞪着惊恐地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你。

他妈妈说:“孩子从小就跟其他孩子玩不起来,曾做过智力检测,智商110,挺好的,可能就是有点自闭。”进入初三后,小沣脸上有了笑容,有一些课上也能举手发言,所以经常会得到任课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下课时有时和同学讨论题目,化学和物理课时会和同学走到讲台前看看老师拿的实验器材。

有一次放学后,他跟着我进办公室看物理测试的成绩,我说:“考得不错,桌子上有饼干,拿一包饼干,奖励一下。”但他说:“老师,能不能拿三包,外面还有两位同学呢。”我一下子被感动了,他那颗冰封的心被同学的真爱融化后,他也成了爱去温暖别人。

与同学关系的变化

初一时,小沣表达能力差,又叫不出同学的名字,受欺负了也不会告诉老师,他的这种状态显然成了调皮男孩恶作剧的对象,比如,有一次我走进教室看到,看到几个男生拿着他的笔袋扔来扔去地玩,而他着急地跳来跳去。还有一次体育课上我被告知:有一个叫小涛的男生用球故意在背后砸小胖后,说是小沣干的,叫小胖去找小沣算账。

两年多来,同学们在改变,在成长,也变得很有爱心,以前欺负他的同学现在对他帮助最大,他们跟他交流,教他题目,放学后他们也能有说有笑一起走出校门。今年秋游时,到了集合的时间,就是不见小沣和小涛,很是着急,这时,司机打电话来说;“有两个学生已经在车上了”。后来了解到是因为小涛生病不舒服,是小沣主动陪着他早早地到车上休息——真的是“爱出者爱返”。

学习方面的变化

从初一到初二两年四个学期八次考试,小沣都是班级最后一名,他的作业基本是不交的,虽然初一大多数时候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作业,他妈妈说一直拖到夜里十一二点也无法完成。进入初三后,虽然课程增加了几门,作业除了数学英语外,其他功课的作业都能完成上交。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班级里进步了7个名次,期中新学的化学和初二开始学的物理都考了80多分,超过了班级平均分。后来被评到了“进步之星”(每班一个),收到校领导的表扬和颁奖。

《道德经》的智慧和能量像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坚持经典诵读,坚持使用爱的教育,坚持把古圣先贤的教诲来启迪学生的心灵,这样能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耳濡目染中使学生得到熏陶,绽放心灵,开发潜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身心灵整体健康,从而使学生学习进步,快乐幸福。

第二部分:经典浸润心灵,美德和谐班级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而今,她历经时光的淬炼愈发璀璨。一个人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青少年时代每天诵读国学经典,有助于丰满他梦想的羽翼,润泽他的生命,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人格基础。

一、诵读经典,德化心灵。

进入初三,学生课程的增加,课业负担的加重,上课时间的调整,似乎给学生的诵读经典增加了难度。但是,我坚信“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挤出时间和学生一起诵读《道德经》,让经典的正能量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周一班会课上读一遍,周二和周四语文早读用10分钟时间读1到30章,周三、周五我的英语早读,时间就自由些,让学生读31到81章,并坚持用1、2分钟时间就某一章或某一章的某句话进行解读,给到我们做人的启示。诵读时不再是我在前面领读,而是邀请一个小组(5-6人)在讲台上轮流领读,我是坐在学生中间读的,这样就避免了我的关注点在学生身上而无法集中注意力来诵读。

通过诵读经典,整个班级风气正,以前班主任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处理学生的违纪,如打架、破坏公物、顶撞老师、考试作弊、上课看小说、玩手机等等,而现在这些现象都没有出现过,现在班级管理也越来越轻松和顺手。语文老师从初一跟到了初三,她说:“刚进入初中时,这个班级是松散的,我语文课有点hold不住,你的这种教育方法,诵读经典,把经典运用在教育中,效果明显,现在的语文课越上越舒心和顺畅了。”

二、人无弃人,物无弃物。

老子在第27章中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这句话表明的是:如果圣人来治理天下,则普天之下必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使命的,都希望获得充分的自我实现的机会,使得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当今社会,坏境问题越来越重要,其中突出困扰人们的是大量垃圾处理的问题。有人说垃圾是没被正确利用的资源,如果采取“无弃物”的观念来处理垃圾问题,其结果可能会更好。

我们班以“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为宗旨,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负责某一门功课的作业收交,做到人人有事做。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和老师都会对他耐心辅导。我们班有一个特教生,因为听不懂时不时上课要打瞌睡,当她犯困时,傍边的同学会推醒她,也会帮助她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还会让她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台表演唱歌。所以,在开学第一周,我们班同学在国旗下讲话中说:“我们初三(1)班的每一位同学正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努力去学,去拼,去赢,去绽放自己。”

生活中的“垃圾”,一无是处的东西,只要巧加利用,也一样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减碳环保。讲台上的粉笔盒是月饼盒做的;装过红酒的木盒子现在变成了吊兰的家园;空的可乐瓶、饮料瓶被学生剪成形状成了小植物的家,放在书架上。这些绿色植物既增加了教室的活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所以没有“弃物”,只有没被利用的资源。

三、多赞人长,常思己过。

本学期要求学生“吾日三省”,并记录在回家作业记录本上(因为回家作业记录本每天要上交批阅的),简单的,二三句话就够了,或记录别人的优点,令人感动得的事。

一开始,学生不会写,我就先开了个头。

今天我有三件令我感动的事和一件值得我反思的事。由于受台风“山竹”影响,校园被水淹过,但当我们清晨走进校园时,走道上都铺上了草包,感恩校工为了我们的安全所做的事;

第二件事:有一学生突发疾病倒在厕所门口,有的老师把毯子铺在地上,轻轻地把她搬到毯子上,有的老师握住她双手安慰,有的用纸板给她扇风……这是个令人感动又充满浓浓爱意的画面;

第三件事:高高大大的大鹏学习马虎,被我狠狠批评了,令我感动得是谈话结束时,他深深地给我鞠了一躬说“谢谢老师!”昨天有一位学生沉默地就离开了,今天问他原因是因为对我的一句话生气,首先我要向那位同学道歉,请原谅老师的无心之过,所以语言是有杀伤力的,我们都要注意慎言。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反思自己的过错,越来越多的学生赞扬别人的长处,感恩别人的帮助。

有一次组长叫组员调座位,但组员不肯,第二天组长交上来的本子上写道:“今天我叫陈奕换座位时态度不好,语气太硬,对不起,请原谅。”

组员的本子上写道:“是我太自私,只想霸占好位子,对不起,请原谅,我同意换。”

两人的矛盾自动消融了。所以现在,整个班级的氛围越来越和谐了。

《道德经》是老子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我们日日诵读浸润其中,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就能渐渐养成,生命便能活出深度和高度。让经典浸润孩子的心灵,美德在班级绽放吧。

作者:高亚玉(作者授权代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