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文中,所称的“肉食”包括肉、蛋、奶等动物食品。 汉代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就是肠道应尽量保持清洁,食渣、大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应尽量短一些;肠道排泄通畅,不积食,不积便,则可得健康长寿。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指出:“长生要清肠,不老须通便。”其意思跟王充讲的完全一样。 唐代名医孙思邈也说过:“便难之人,其面多晦。”即大便不通畅的人从面部就能看出来,面色晦暗。 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粪毒”对健康、长寿的危害。 而汉代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得就更直白了:“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表明了四种饮食方式依序导致四种不同的健康状况和寿命长短。 可见,古人对肉食和素食对健康和长寿关系的认识是十分清楚的。 肉食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比素食要长得多,产生的大量毒素被人体吸收,导致多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这是很多人知道的常识。 因此,说肉类是垃圾食品是恰当的、实事求是的,并不过分。 其实,每天你闻到了你排放的臭屁和你排大便时问到的恶臭气味时,应该意识到你每天都在做危害你自己健康事儿。试着想一想,夏天时动物死后被扔进污水坑里后变腐臭的情形,跟你把肉吃到肚里去后变臭的情形,或许有程度的不同,但有本质的区别吗?搞明白这个道理似乎不需要什么大智慧吧? 事实上,我们现代人迷恋肉食的恶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到处都是可参考的活生生的证据——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等。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总体健康状况十分堪忧,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是吃肉太多了!吃肉多的原因,除了贪享口腹之欲外,主要在于人们主观上的错误认识,即肉食营养好而素食营养不足,和客观上的肉食产量太大、太过泛滥了。这跟这个经济制度有重要关系——根源还是贪欲,唯利是图,良心泯灭,搞欺骗宣传,图财害命。 说动物食品是慢性毒药,人们是在搞慢性自杀,这不过分吧? 但愿人们早日从迷信吃肉的误区中清醒过来,自己获得觉悟,拒绝有毒的垃圾食品,从而过上清淡、素雅、简单、健康、智慧、安乐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