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领域,它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27份~33份,当归17份~23份,细辛2份~8份,白芷7份~13份以及蜈蚣份1.03~1.63份。本发明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通过科学配伍,并经多年的实验摸索开发而得到将上述诸药合用,使其具有益气通络、搜风定痛之效,使气行血运,经络得养,气畅络通而获良效,从而有效的治疗偏正头痛。 【专利说明】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偏正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多为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障碍而引 起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痛,迁延难愈,属中医学'头痛'、'脑风'、'头风'范畴。'头为诸 阳之会,又为脑海所在,五脏六腑之血上会于此',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属气血亏虚、肝阳上 亢、瘀血阻络,常因情志不遂、饮酒、劳累、受寒等诱发或加重。人身之气血,无处不至,以通 为顺,气行则血运,气滞则血亦滞;病久气虚,伤血入络,经络脉络不通,多出现瘀症及郁证; 经络失和,经络虚损失养,阻滞不通则痛。 [0003] 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偏正头痛的药物有:1)止痛药:轻、中度偏头痛者可用各类 止痛剂如APC、去痛片、布洛芬等,其一般止痛效果较好,但发作频繁者经常服用上述药物其 效果会越来越差;2)利多卡因:偏头痛发作时,使用2%的利多卡因 lml,滴入头痛侧鼻孔,可 使头痛缓解,但长久使用会形成患者成瘾性,依赖性,增加治疗难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可解决现 有治疗风痰血瘀所致之偏正头痛的药物治疗效果差、治疗难度大的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川芎27份?33份,当归17份?23份,细辛2份?8份, 白芷7份?13份以及蜈蚣1. 03份?1. 63份。 [0006]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川芎27份,当归17 份,细辛2份,白芷7份以及蜈蚣1. 03份。 [0007] 进一步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川弯30份,当归20份,细辛5份,白芷10份以及蜈 蚣1. 33份。 [0008] 进一步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川;33份,当归23份,细辛8份,白芷13份以及蜈 蚣1. 63份。 [0009] 进一步的,该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制成合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0010] 本发明中的川弯(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是一种中药植物,另lj名为 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等。 [0011] 本发明中的当归(拉丁文名:Angelica sinensis),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 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土当归,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 之一。 [0012] 本发明中的细辛(学名:Asarum sieboldii Miq.),别名:华细辛、小辛、少辛、盆草 细辛等,属马兜铃目,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有多条须根;叶通常2枚, 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花紫黑色;花梗长2?4cm ;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果近球状,直径约 1. 5cm,棕黄色。 [0013] 本发明中的白]*£(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 5米,其根圆柱形,有分枝,径 3-5厘米,外表皮黄褐色至褐色,有浓烈气味;茎基部径2-5厘米,有时可达7-8厘米,通常 带紫色,中空,有纵长沟纹。 [0014] 本发明中的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 味辛、微咸。 [0015]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是根据传统中医及壮医理论,通过科学配伍,并经多年的实验摸索开发而得 到的;其中,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川弯擅于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理气活血,搜风 止痛;当归养血活血,通经止痛;蜈蚣通络搜风镇痛;细辛祛瘀止痛;与当归共防川芎辛窜 太过之弊,增强止痛功效;此外,经药理研究表明,白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川芎中阿 魏酸钠、川芎嗪抗凝抗栓、对平滑肌有解痉镇痛、改善血流作用;当归有抑制大脑皮层及调 节血管收缩功能,增加血流量,其当归挥发油对大脑有明显镇痛作用;蜈蚣有明显的止痉镇 痛作用;本发明正是将诸药合用,使其具有益气通络、搜风定痛之效,使气行血运,经络得 养,气畅络通而获良效,从而有效的从根本上治疗偏正头痛。 [0016] 2.本发明结合多年中医临床经验、经过合理的配伍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益气 通络、搜风定痛的功效,治疗偏正头痛效果显著;其剂型稳定,质量可控且无毒副作用,是易 于被广泛施用的现代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 于以下实施例。 [0018] 实施例1 :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合剂的制备 分别称取川芎33g,当归23g,细辛8g,白芷13g,蜈蚣1. 63g以及蔗糖35g,备用;将事 先称取好的蔗糖加热溶解,煮沸,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备用;将上述称取好的川芎,当归,细 辛,白芷以及蜈蚣,分别经水提取、过滤,并浓缩,得到各自的浓缩液,备用;将制得的蔗糖糖 楽与制得的浓缩液混合,并加入0. lg苯甲酸钠和0. 05g轻苯乙酯,搅拌使之全部溶解,加入 10000mL7jC,搅勻,并加热至沸腾,即可。 [0019] 实施例2 :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分别称取川芎27g,当归17g,细辛2g,白芷7g,蜈蚣1.03g以及蔗糖35g,备用;将事先 称取好的蔗糖磨成粉,备用;将上述称取好的川芎,当归,细辛,白芷以及蜈蚣,分别经水提 取、过滤,并浓缩,得到各自的浓缩液,备用;将制得的蔗糖糖粉与制得的浓缩液混合,制粒, 干燥,即可。 [0020] 实施例3 :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分别称取川芎30g,当归20g,细辛5g,白芷10g,蜈蚣1. 33g以及淀粉40g,备用;将上述 称取好的川芎,当归,细辛,白芷及蜈蚣,分别经水提取、过滤,并浓缩,得到各自的浓缩液, 备用;将制得的浓缩液与淀粉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填充入胶囊,即可。 [0021] 临床试验部分 参照《神经病学》系统检查及行TCD、CT、颈椎片等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疾病、脑血管 意外性疾病、三叉神经痛、五官科疾病。选择确诊为偏正头痛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150例与对照组12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62例,女性88例,年龄在22?49岁之间,平均 年龄为39. 5岁,病程为1?23年,平均病程为6. 4年;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 在17?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病程为1?19年,平均病程为5. 8年。两组患者性 另IJ、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 > 〇. 05)。治疗组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每日一剂;对 照组予吲哚美辛25mg 口服,每日3次,麦角胺lmg 口服,每日2次。两组均为10d为一疗 程。治疗组150例,治愈90例(60. 00%),显效40例(26. 67%),好转12例(8. 00%),无效8例 (5. 33%),总有效率94. 67% ;对照组120例,治愈47例(39. 17%),显效30例(25. 00%),好转 22例(18. 33%),无效21例(17. 50%),总有效率82. 50%,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 性(P < 0. 01或0. 05)。治疗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7例患者出现胃痛、轻微腹 泻而转为中药治疗。 [0022] 具体病例介绍 病例1 :黄某,女,40岁,患者主诉头痛反复发作有十年之久,以右颞部为甚,每因感冒 或经期来时或劳累时而发作,此次发病以受寒而引起,右侧头痛如钻样伴有恶心失眠,纳少 肢困,微恶风寒,舌质淡有瘀点,苔白,脉弦紧而细。试用本发明制成的中药组合物5个疗程 后,临床症状消失,工作正常。 [0023] 病例2 :罗某,男,36岁,症状:头部有'紧箍'感,情绪波动较大时头痛加剧,烦躁易 怒,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耳鸣,颈部僵硬,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试用本发明制成的中药 组合物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川芎27 份?33份,当归17份?23份,细辛2份?8份,白芷7份?13份以及蜈蚣1. 03份?1. 63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 量份数为:川芎27份,当归17份,细辛2份,白芷7份以及蜈蚣1. 03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 量份数为:川弯30份,当归20份,细辛5份,白芷10份以及蜈蚣1. 33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 量份数为:川芎33份,当归23份,细辛8份,白芷13份以及蜈蚣1.63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治疗偏正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 中药组合物制成合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文档编号】A61K36/264GK104147068SQ20141043036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陈敏斐 申请人:广西梧州三鹤药业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