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睡觉的人更长寿!83岁中医教授:黑豆+它这么吃,3周就能告别老失眠!】 失眠的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辗转反侧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一直做梦,还常常从梦中惊醒。据国家卫生局数据统计,中学生睡得最少,大学生起的最晚,上班族睡得最晚,40岁后起夜骤增50%。 那么到底什么症状算是失眠呢?《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是这样判定失眠的: 1、轻者人寐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 3、经各系统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如果上述3条中你占了2条,就要注意了,失眠已经找上你了,那么如何治疗失眠呢?中医给出了下面3个解决方法。 1、膳食调养 (1)夜交藤黑豆茶 做法:夜交藤、小麦和黑豆按照1:4:3的比例混合,凉水下锅,小火煎煮,可做为日常茶饮。 作用:夜交藤归心经和肝经,能够养血安神;小麦能生津止汗、安心除烦,黑豆能养心益肾。可以缓解肾功能失调导致的失眠、多梦、易起夜等症状。 (2)党参芡实猪骨汤 配方:党参30克,枸杞、芡实各15克,红枣、桂圆肉适量,猪脊骨750克。 做法:先将猪骨斩段焯水后,连同红枣、党参、枸杞子、芡实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少许黄酒,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2小时,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作用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红枣补血养气;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此汤有良好的健脾益肺、补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 2、穴位按摩 (1)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底,脚掌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涌泉穴为全身各穴位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每晚泡完脚后用手用力揉捏涌泉穴,可以缓解失眠、眩晕、精神衰弱等症状。 (2)劳宫穴 劳宫穴在手掌心,握拳时中指、无名指所指的位置就是劳宫穴。按摩前先把两手掌对搓,搓热后再用大拇指按压劳宫穴,会有微微酸胀感,可以治疗心痛、心悸、失眠、眩晕的症状。 食疗和穴位的方法对于轻度失眠患者是十分有效的,但若失眠情况较为严重或长期失眠的人群,这两种方法则显得药力有些单薄,不足以彻底解决失眠。 中医上认为失眠是由于气血不足、心肾不交、肝气郁结等原因造成的,所以想要从根源处让失眠得到缓解,就要使用更为专业的中药方子来调理五脏。 3、中药治疗 (1)柏子养心丸 本品由柏子仁、党参、炙黄芪、甘草、川芎、当归、茯苓、酸枣仁、半夏曲、朱砂等中药组成,味先甜而后苦,微麻。 柏子仁、酸枣仁养心安神;党参、黄芪补气固表;川芎可行气开郁,几味中药合力起效可以宁神静气、调理脾胃,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肝气郁结造成的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症状。 本品处方中含朱砂,每日不可过量服用,过敏体质慎用。 (2)萧氏舒萌膏 该方是清末名医肖淑之从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取方并重新配比后研制出来的,由肖氏后人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该方由冬虫夏草、阿胶、雪莲、蛹虫草、黄精、茯苓等十几种药材,经古法7道工序萃取成膏,每晚化水内服可以益气养血、补肾固脾、疏肝解郁、安神助眠,专业治疗入睡难、失眠多梦、浅眠早醒、整夜难眠、年老觉少、心悸焦虑等各种睡眠障碍。 在用药同时保证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锻炼,多喝水,治疗效果更佳。 据中医学院数据表明,大家在服用1星期左右,睡眠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且有超过96%的失眠患者坚持服用1-3个月后,都已摆脱失眠困扰。 失眠患者还需注意: 1、睡眠环境:卧室注意避光、保持凉爽,对大部分人来说,18-20℃是理想温度。 2、睡眠时间:最好维持在7-8小时左右,但应视个体差异而定。 3、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为宜,不压迫心脏,且可以保持呼吸顺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