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太极拳(内功)?能藉转动丹田内球体的拳术用於发劲者,才能称得上是上 乘的太极拳。其意即是,於招式中,最少能於腹腔内用单一平面圆圈行劲,以支 援招式拳架。进阶者,则可连接各平面圆圈而成为立体球,以球之各处发劲。再 进者,四肢百体均能走圈,以配合丹田劲力的进出。最後者,能藉自身的球体, 控制敌方体内之球体运动,把敌方抛掷出去。 轉向前即可開出一條新路。 露形的行勁方式 功夫上乘者,於搭建發勁機器時,常能達至外表動也不動的境界。當然要對其機器的發力原理有相當了解,另一方面則是其對肌肉中張力的控制(Muscle tone)。鬆胯以後只需把各肌肉內的張力進行調節,故即便是內行人亦不易看出其動作。但此不露形的行勁方法,用於教學,則甚難使門人進步;久而久之,此優秀的內功行勁方法,只會走向失傳,白白浪費了我國民間智慧的精華,甚為可惜。故本人授課時,多以露形的方式,即用兩胯(兩儀)的轉動,來向門人解說,希望藉此推動太極拳運動成為更開放和更普及的全民運動。 總結內勁心法 1. 練趙堡太極提升身心健康 趙堡太極拳在套路中,有其貫徹的要求,均對練功者身體的健康有幫助。如「含胸拔背」中,「拔背」拔得起,脊柱兩側肌肉需像紙捲成直筒一樣,把脊骨從兩側夾直,使之不會容易變彎,脊柱保持拉直鬆軟有彈力的狀態。「含胸」意即把手臂的重量壓在胸腔上方前面,扣壓住胸腔向外擴張活動,迫使橫膈膜增大運動幅度,久而久之,肺活量因而增大。而橫膈膜增大運動量時,向下壓向腸道的力度加強,這樣便迫使消化酶(酵素)與食物混合得更好,可幫助加速消化,避免食物在腸道停留過久,造成消化不良,細菌滋生等現象。丹田四周充滿全身最大的肌肉,位處淋巴系統的中央位置。肌肉的運動不斷推動淋巴液前進,更換組織液。 在練習套路和推手這類對抗性運動期間,各關節位置得以輪流放鬆轉動,避免不自覺地長期壓住一處,造成損害。關節肌肉等得以舒展活動。皮膚上感覺神經末梢的增生,使習拳者更敏銳。動作保持圓潤,血管不被壓住,心臟順利推動血流至末梢,使全身暖和及養份充足,組織細胞內的酶以最適合的溫度運作,新陳代謝率長期處於最佳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