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谁?我要干嘛?我要去哪? | 新入职社工培训感悟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刘莎

    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其实好久以前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为什么会做社工?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这条路上我遇到了什么?我会走向哪里?因为在第四届新入职社工培训充的电,终于有动力动笔了。

为什么做社工?

有一天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了一句话,“我觉得你挺适合做NGO的”。

说实话,那时候我连NGO是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我就立马在词条里搜索,于是打开了中国发展简报的网站,看到了NGO招聘。

我觉得这些招聘信息里对于工作的描述特别有意思,我找到了我的第一份社工工作,那个时候我满怀期待,7个月后我离开了。

我是2017年重回行业做社工的,因为我发现其他的工作给不了我在社工这份工作中收获的价值感,而这恰恰是我想要的。

回来的时候,我想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和成长,无愧于心,不悔于情,助人自助也是自助助人。

这两年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虽然很缓慢,但我在进步,从总是仰望别人到开始欣赏自己,从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到认真的倾听他人的声音,从包裹着自己到慢慢释放,从否定自己的种种到理解自己,从迷茫不确定时就选择逃避放弃到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所以,我要做社工。

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第一份社工的工作是一个特殊群体的专项服务,通过常用的三种手法个案,小组,活动的方式开展服务,我本身是学心理学的,本来觉得对于个案应该得心应手。

但是一开始跟进个案的时候,我会下意识的给建议,我的上司就告诉我,这个操作很不专业,社工的专业伦理是,案主自决,助人自助。上司也会跟我讨论心理学跟社工的不同专业性的问题。

那时我本身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影响并且依靠外部评价体系认识自己的人,所以有很多的不自信,也可以说是非常自卑。

说到这里,真的很感谢那时一直相互支持的小伙伴和团队,更重要的是一直支持着我的服务对象,我做的每一点点他们都看在眼里,肯定我,激励我。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吧。在这份工作里我开始看到了我的局限,我心里的很多结,我想做一些其他尝试。

回归社工道路之后一直到现在在做的都是社区社会工作,那个时候面临很多选择,纠结了很久。

很庆幸当初的选择,在社区踏踏实实的开展服务,也是在沉淀自己,所在的社区是一个农村社区,我们通过文化切入做社区营造,挖掘整理社区的历史文化,活化社区文化组织,开展大型活动,小型活动聚集人气,转化,培育导赏员等。

当然限制也是有的,权力关系的张力,各组织之间的张力,人同人之间的张力,我的状态起伏不定。也曾想过要放弃,因为不确定继续下去的出路在哪里。

才发现我对于自己作为社工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晰,带着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与同工讨论,在慢慢寻找答案。

在这条路上我遇到了什么?

学习和成长。 这是一场怎样的培训呢?是一个有三天课程的新入职社工的培训,今年是第四届了,在深圳。

看到关于这个培训的课程介绍:阿峰会介绍关于社工的角色、定位及意义,Joannie分享个案辅导工作,Tommy分享新入职社工的装备,Athena社区工作分享,莫sir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总结分享。

我马上报名了,这个选择也让我很庆幸,得到的比预期更多,生命影响生命就是这样发生的。

几乎每个老师都提到了定位的问题,你怎么看待自己,将自己放在怎样的位置上,你相信什么,你想实现什么。

每个老师都让我看到了他们对于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坚定且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努力去做,即使每次只是一小步一小步,但踏出那一小步,看到的就已经是不同的世界。

他们问了我们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他们也还没有答案,但他们并不因为暂时的未知而放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船,可能有不同的想要到达的地方,但一定得有这么个地方,不然我们的航程都是在兜兜转转,也是在浪费。

那就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可以是想要实现怎样的改变,也可以是想要达致怎样的成就……

最后一个分享者是来自惠州的社工,他说他常常怀疑自己被一座神秘的人生大学抛弃了,为什么别人都看上去如此坚定清晰有目标,而那个时候他常常迷茫。

我也是。我不确定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现在我的目标也没有特别清晰,但我隐约知道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真诚,友善,自由。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相信的就慢慢去做”。

Athena说有一个方向,我们就想着这个方向做计划,一小步一小步做计划。

社工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如果我们连自己都还没帮到,又如何帮人自助。你如何看待人的天性?人内在的观点,期望,感受,自我感觉有什么关联?

这些问题我们要自己回答自己先,感受一下你内心世界的想法,找到你自己,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工工作中,你才能游刃有余。

人与人沟通重要的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你在做什么,而外显的行为对应着你的内在,这个过程是潜意识和意识的不同反应过程,要促进改变,一定要处理内在。

Joannie在这里分享了沙维雅的冰山模式如何运用,这是她相信的理论,Tommy告诉我们,我们都需要找到自己相信的理论,社工使用的理论源于自己的想法。

阿峰说,理论跟爱情一样,你看到自己心仪的那一个,你就知道是他了,当它出现在你面前是会发光的。如果你还没找到,别着急,可能你遇到的人(理论)还不够多。

莫sir是其中三位分享者的老师,学院派,三个小时关于价值观的部分,感觉还没听够,“人有内在的价值,故要有接纳,尊重及非判断性”“人有个别性及独特性,故不要有偏见和定型”“人有能力去成长和改变,故有能力参与及向善,强调希望和改变”“人有权利和能力去负责任地行使自由选择,故人有权利和能力做自决”。

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咀嚼回味好久好久,还有一些老师分享的很实用的指导性应用技巧,终于,在这几天的培训中逐渐清晰我的角色和定位,也更明白我为什么要做社工。

我会走向哪里?

自我探索,接纳,非评判,尊重及欣赏差异。拥抱爱和自由,有耐力在挫折中坚持,一个完整的我。

你可能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个案辅导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新社工三天培训day1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