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42天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3-25

第七节痫证


复习点睛:痫证是临床常见病证,要掌握其临床表现、病机特点、分证论治。应重点掌握分证论治。


考点一:痫证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考点击破

1.痫证的概念 痫证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元神失控所导致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性疾病,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扑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强直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又名“癫痫”或“羊痫风”等。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的先兆,发作后常有疲惫乏力等症状。

2.痫证的历史沿革

(1) 痫证首见于 《内经》, 如 《素问·奇病论》 曰: “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 其母有所大惊, 气上而不下, 精气并居, 故令子发为癫疾也。”明确指出了先因素在本证发生中的作用,主张针刺治疗。

(2)《丹溪心法·痫》认为“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 而引发本病。

(3)《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对癫狂,痫证加以区别,是痫证认识上的一个大飞跃。

考点点拨

此考点掌握痫证的概念和临床表现,熟悉《内经》对痫证发病的认识即可。

考点二: 痫证的病因病理

考点击破

1.病因 分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或禀赋异常。后天因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跌扑外伤或患它病致脑髓损伤等。

2.病机 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 气机逆乱, 元神失控。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为主。 积痰内伏, 每由风火触动, 痰瘀互结, 上蒙清窍而发病。 痫证的病位在脑, 与心、肝、脾、肾等脏密切相关。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

痫病的病机转化,取决于正气的盛衰痰邪的深浅。

真枪实练

1

痫证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是

A.肝火偏旺,火动生风

B.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C.痰热互阻,腑气不通

D.痰气上扰,气血凝滞

E.风阳痰浊,蒙蔽心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E。 第五版教材认为,各种原因导致肝、脾、肾的损伤是痫证的主要病理基础而风阳痰浊, 蒙蔽心窍, 流窜经络则是造成痫证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

2

痫证的主要病位是

A.心脾肾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肾 

E.心肝脾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

3

3.影响痫证病机转化的关键在于

A.正气的盛衰

B.气机的顺逆

C.痰邪的深浅

D.瘀血的有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C。痫证的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的深浅。发病初期, 痰瘀阻窍, 肝郁化火生风,风痰闭阻,或痰火炽盛等以实证为主,因正气尚足,痰浊尚浅, 则易于康复;若日久不愈, 损伤正气, 首伤心脾, 继损肝肾, 加以痰瘀凝结胶固, 表现虚实夹杂, 则治愈较难, 更者会导致神情呆滞, 智力减退。

4

下列各项中,属于痫证病因的有

A.禀赋不足

B.脑部外伤

C.七情失调

D.饮食不节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D。此题旨在考查痫证的形成原因。

考点点拨

痫证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与主要病位应重点掌握,易出考题。

考点三: 痫证的辨证论治

考点击破

辨证要点:

1.病情轻重 判断本病之轻重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病发持续时间之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病重, 短则病轻; 二是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 即间隔时间短暂则病重, 间隔时间长久则病轻。从病机方面看, 病情轻重与痰浊和正气盛衰密切相关。

2.标本虚实 发作期多实或实中夹虚,休止期多虚或虚中夹实。实者当辨风、痰、火、瘀之别,虚者当辨脾虚不运、心脾两虚、心肾两虚、肝肾阴虚之不同。

3.发作时辨阴痫、阳痫  痫病发作时有阴痫、阳痫之分。发作时牙关紧闭,伴面红,痰鸣声粗、 舌红脉数有力者多为阳痫; 面色晦暗或萎黄, 肢冷、口无怪叫或叫声低微者多为阴痫。阳痫发作多属实, 阴痫发作多属虚。

治疗原则:痫证之治疗当依其标本缓急而有所区别。

1)发作之时, 以治标, 控制发作为当务之急, 着重清泻肝火, 豁痰息风, 开窍定痫。 

2)缓解期当调理脏腑以治本为主, 治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 滋补肝肾, 宁心安神。

分证论治:

记忆歌诀:

阳痫黄连定痫丸, 阴痫五生二陈汤, 肝火痰热涤龙胆, 脾虚痰盛六君子, 瘀阻脑络通窍汤, 大补元煎肝肾亏。

1. 发作期

(1) 阳痫

临床表现: 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面色潮红、 紫红, 继之转为青紫或苍白, 口唇青紫, 牙关紧闭, 两目上视, 项背强直, 四肢抽搐, 口吐涎沫, 或喉中痰鸣, 或发怪叫, 甚则二便自遗, 移时苏醒如常人。平素多有情绪急躁,心烦失眠, 口苦咽干, 便秘尿黄等症。 舌质红, 苔白腻或黄腻, 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 急以开窍醒神, 继以泻热涤痰息风。

代表方: 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加减。 发作时急以针剌人中、十宣、合谷等穴以醒神开窍, 继之灌服汤药。

(2) 阴痫

临床表现: 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面色晦暗青灰而黄, 手足清冷, 双眼半开半合, 肢体拘急,或抽搐时作, 口吐涎沫, 一般不啼叫, 或声音微小。平素多见神疲乏力, 恶心泛呕, 胸闷咳痰,纳差便溏等症。舌质淡, 苔白腻, 脉多沉细或沉迟。

治法: 急以开窍醒神, 继以温化痰涎, 顺气定痫。

代表方: 五生饮合二陈汤加减。

2. 休止期

(1) 肝火痰热证

临床表现:平时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 清肝泻火, 化痰宁心。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2) 脾虚痰盛证

临床表现: 平素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胸脘痞闷, 纳差便溏。发作时面色晦滞或 白光 白, 四肢不温,蜷卧拘急,呕吐涎沫,叫声低怯。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或弦细滑。

治法:健脾化痰。

代表方: 六君子汤加减。

(3)淤阻脑络证

临床表现: 平素头晕头痛, 痛有定处, 常伴单侧肢体抽搐, 或一侧面部抽动, 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班,舌苔薄白,脉涩或弦。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4) 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 痫病频发, 神思恍惚, 面色晦暗, 头晕目眩, 伴两目干涩, 耳轮焦枯不泽, 健忘失眠, 腰膝酸软, 大便干燥, 舌红, 苔薄白或薄黄少津, 脉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益髓。

代表方: 大补元煎加减。

[提示: 新世纪 (第二版)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医内科学》痫证分证论治:

1. 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 开窍定痫一一定痫丸加减

2. 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 化痰开窍一一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3. 淤阻脑络证一—活血化痰, 息风通络一一通窍活血汤加减

4. 心脾两虚证一一补益气血, 健脾宁心一一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5. 心肾亏虚证一一补益心肾, 潜阳安神一一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第九版教材痫病的证型与原来出入很大, 在此本书是按照第九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修订望考生细心体会不同之处, 全面掌握。]

真枪实练

1

在发作前, 常有眩晕、胸闷、乏力等症。发则突然跌倒, 神志不清, 抽搐吐涎, 或有尖叫与二便失禁等。也可仅有短暂神志不清, 或精神恍惚, 而无抽搐, 舌苔白腻 脉多弦滑,此属痫证哪种类型

A.脾胃虚弱 

B.肝火痰热 

C阴虚火旺 

D.肝风痰浊 

E.痰瘀互结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  眩晕、胸闷、乏力等症均为风痰上逆之先兆症状。肝风内动,痰随风动,风痰闭阻, 心神被蒙, 则痫证发作, 肝郁则脾不健运, 痰浊内生, 风痰上涌而吐涎沫, 苔白腻, 脉弦滑,均为肝风挟痰浊之象。[提示: 参考第五版和新世纪版教材痫病之风痰闭阻证。]

2

风痰闭阻之痛证的治法应为

A.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B.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C.平肝息风,定神定惊

D.清热泻火,顺气豁痰

E.舒肝和胃,健脾化痰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风痰同阻之痫证,治当用定痫丸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3

痫证未发作时,宜用何法调治

A健脾化痰 

B.养心安神

C.清肝开郁 

D.补益肝肾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D  有证平时以治本为重, 宜健脾化痰, 补益肝肾, 养心安神。而调摄精神,注意饮食, 避免劳逸无度, 亦属重要。

编辑:小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