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健康银行,还剩多少钱?

 吴工图书馆 2019-03-27

“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这句话很多场景下是对的,

世界卫生组织告诉我们,

香烟、酒精、加工肉类,

是一类致癌物,

没有安全量!

香烟没有安全量,

酒精没有安全量,

肉类和加工肉类没有安全量!

   01   

烟、酒、肉

没有安全量

2012年,世卫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把香烟归入1类致癌物[1]对于多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说明,吸烟对于心血管疾病[2]和癌症[3]没有安全量。

男人每天一支烟,提高冠心病和中风风险48%和25%;女人每天一支烟风险提高57%和31%。

世界卫生组织持续呼吁,每天都应该是无烟日[4]

2014年,国际癌症研究所在“世界癌症报告”中指出,对于癌症,酒精的安全量是0[5]

2015年,世卫组织把加工肉类定义为1类致癌物;红肉为2A类致癌物。(健康)风险随(红)肉类摄入增加而增加,现有数据不能得出有安全量的结论[6]

可以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讲究养生的民族。

可是你知道吗,全球每100个癌症死亡中,我国占27个[1],远远高于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19%)。

这说明,我们在癌症防控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吸烟、吃肉、喝酒;

逢年过节送礼送一类致癌物;

大张旗鼓为一类致癌物做广告

……

谈多少养生,花多少钱养生都白搭。

不是说少量饮酒,适量吃肉是有益健康的吗?

抱歉,科学数据不能支持这种说法。

2018年,比尔盖茨基金会资助的,涉及195个国家、近600项长期研究的荟萃分析进一步确认,任何量的酒精摄入都要以生命和健康作为代价[7]

2018年发表的大规模荟萃研究发现,肉类与37种健康风险成剂量效应关系,与其中21种疾病显著相关[8]

当然,量少肯定比量大更安全一些,但是不抽不喝不吃才真正安全。

一块肉、一支烟、一杯酒,勿以恶小而为之。

   02   

健康银行

我们每个人出生那天都自带了一个健康银行

这个银行的初始存款因人而异,但是没有人知道自己的银行里面存了多少钱。

出生后的每一天,我们都在不停地向这个银行里存钱或取钱。

随着生命流逝,健康银行在不断支出。

当我们做对健康加分的事,我们会为日常的支出带来更多的存款;当我们做减分的事,我们只会加速存款的减少。

如果我们不断的做减分的事,我们不知道,下一次账号里是否还有钱可取?

当我们得了重疾我们才意识到,银行里的存款不多了。

这时候哪怕是做一点点减分的事,都可能导致破产。

当然,这时候马上改变,仍然有效,只不过我们只能加分不能减分了。

最好不要等到这一天。

经常有人问我,徐博士,孩子能不能吃点肉?

难道孩子就可以自我伤害吗?

孩提时期是培养一个人健康习惯最关键的时期。错过了,可能就错过了为健康投资的最佳时间窗口。

还有一件事我怎么也搞不懂。

为什么长大以后就可以喝酒了……

成人就可以自我伤害了吗?

岁数大了不是更没有资本做减分的事了吗?

我们提倡减法生活就是要减掉那些自我伤害,减少从健康银行里取钱的事。

只有这样,我们的健康银行才能维持的更长久。

   03   

均衡营养

一些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些人的食物。

根据富尔曼医生的营养密度计算,动物性食物、精米精面、和食用油属于垃圾食品。

10%垃圾+90%食物,

和90%垃圾+10%食物,

你要哪一个?

我相信你一定回答,

我要100%食物。

荤素搭配无异于垃圾和食物的混合。

均衡饮食不是搭配垃圾和食物,而是在食物里面均衡,在蔬菜水果豆类全谷里面均衡。

   04   

让时间

成为健康的朋友

有一种说法,“时间是癌症最主要的风险因素”。

同样的逻辑,我可以说,时间是所有疾病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人出生后的死亡概率是100%。

一个类似的观点是,在治不好一个病的时候,我们把原因归结于基因。

赖遗传=我没办法了。

物理学告诉我们,熵增加(趋于无序状态)是必然趋势。

但我们可以让时间成为健康的朋友,因为生命有自组织的能力,健康银行可以通过不断做加分的事,不做减分的事而改善。

同样,我们也可以聚焦哪些我们可以掌控的因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愈的能力,等待你通过停止自我伤害来开启。

我喜欢华为那首歌。

“Everything we were don't make us who we are”。

我们的过去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

走出习惯,走出舒适圈,做出改变,停止自我伤害。

参考文献: 

[1]https://monographs./list-of-classifications-volumes/

[2] BMJ. 2018 Jan 24;360:j5855.

[3] Int J Cancer. 2018 Jan 15;142(2):271-280

[4]https://www./tobacco/en/

[5]WHO World Cancer Report 2014

[6]https://www./features/qa/cancer-red-meat/en/

[7]Lancet. 2018 Sep 22; 392(10152):1015-1035.

[8]Eur J Clin Nutr. 2018 Jan;72(1):18-29

文:徐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