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林景新/文)

 大灰狼4gnfxoy6 2019-03-27

知道为何而活,你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睡前原谅一切

醒来便是重生

林景新/文

我在学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选修课,学生问我: 你教育我们要情绪积极,你自己是否也有消极情绪的时候?

生活中我不仅会沮丧,还常被痛苦、无助、迷茫等负面情绪所袭击。但我记住罗曼罗兰的话: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黑暗的时候,而是从不被黑暗所淹没;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而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

当负面情绪袭来时,具有积极心理维度的人会把负面情绪波动控制在一定“度”里: 可以笑可以哭,可以静可以闹,可以怨可以恨,但一定时间阀度之后,就要强迫自己忘记、放下、宽恕。

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前年在美国,我认识了心理学专家谢利-盖不利教授。她认为向他人讲述生活中的积极事件,不仅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感,也可以增加自我增加积极情绪。所以,每次上课她都会给学生讲一个积极意义的故事,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特别高。

谢利是我见过的人之中,最具积极情绪的教授,她培养出的学生几乎都是快乐指数很高的人——从积极心理学看来,快乐就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在过去传统心理学只有一个使命: 解决心理疾病。而现在,积极心理学扩展一个重要使命: 赋予人生积极的意义。当我们能够坚持做利他、感恩、宽恕三件事,慢慢就会发现我们所做的一切“施”,其实都是在“受”——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反光物,在让别人感动更多是感动自我,而每一次感动自我都能让人生的意义变得闪闪发亮。

利他、感恩、宽恕这三种行为背后的关键词都是善——一个人的善就如皑皑白雪,会让它所覆盖的一切都变得美好。

我要学习谢利教授,不仅传授知识,更传授积极的人生意义——具备积极健康精神的人,任何时候都在努力工作及努力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人生一切的挑战都不是挑战,一切的什么困难都没那么困难。

快乐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吗?

不是。

快乐是积极人生的副产品,而不是追求的目标。如果把快乐视为目标,很容易就把“快乐”等同于“享乐”: 感官刺激停止后,无聊或空虚会重新占据心灵。

生活中,我们常把目标与情绪混淆一体。“幸福”不是目标,而是深刻的情绪体验。幸福人生的目标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超越痛苦”——一种对待伤害、失落、挫折等人生负面情绪的积极控制力。

生活中,有三种人最讨人喜欢:入世的强者、出世的智者、积极又阳光的普通人。他们积极的情绪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而他们良好的心态又决定他们会拥有完整的人生意义。

超越痛苦就是幸福,情绪积极就是快乐。

每天站在台上,只要学生们眼中流露出对知识学习的强烈渴望,“心流”就从我的内心产生,我知道这将具有成就感并高度愉快的一天。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米哈里教授提出的“心流”一词,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高智力或高技巧的状态中投入工作,将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并有充满能量与非常满足的感觉。这个观点与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塞利格曼所说的“真实的幸福”不谋而合: 意识与情绪一致,身心与精神融合,思如泉涌,极致满足。

如果你经常创造“心流”的感觉,走到人生暮年时,你必将想起富兰克林的名言:“这一生我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反过来,你也可以说——这一生我从未工作过。

知道为何而活,你就能忍受任一种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