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野菜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采摘野菜,食用野菜的最好时机。野菜不仅能丰富我们的餐桌,还能防病治病,因此,野菜被人们视为一种理想的药食兼优的佳蔬良药,有“保健食品”之誉。 野菜的药用价值高,经常吃野菜还能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如薇菜具有补益脾胃、利肠、清热和降压的作用,常食之有强身健体之功;芫荽具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之功效,主治麻疹初期透出不畅、食物积滞、胃口不开等病症。那么,怎样吃野菜才算健康呢? 1.野菜的烹制。野菜的烹饪注重保持其“野味”,可炒食、凉拌、做馅,也可熘、烩、烧、煮,还可做汤或生食,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椒盐马齿苋,蚕豆炒蕨菜,香椿炒鸡蛋都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肴。通常生长在树上的野菜不宜炒吃,比如北方常见的榆钱,生吃口感生涩,难以下咽,适合蒸吃。 烹制野菜要做到“一洗、二泡、三焯”。食用野菜之前要对野菜进行彻底清洗,洗净后将野菜在清水中浸泡两小时以上。在烹饪或凉拌之前,必须用热水焯一下。通过浸泡和加热后,野菜中所含有的轻微毒素和一些腥味就会消除,口感也会更好。 2.慎重吃野菜。野菜虽然好吃防病,但不可随便吃,更不应过量进食。春天野菜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效,80%的野菜属寒凉食物,脾阳虚的人不宜食用。脾虚表现为容易腹泻,怕吃凉食。脾虚的人要少吃野菜,否则会加重腹泻或伤脾。过敏体质的人在饮食上有禁忌,如果对野菜过敏也要慎重食用。 另外,要知道,野菜越新鲜越好吃,营养成分也最高,所以最好现采现吃,且不能贪多。野菜只能做餐桌上的辅助菜品,不能替代家常蔬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