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自己幸福

 亮哥eoim8x8y62 2019-03-28

图/巴黎摄影师Vincent Bourilhon超现实作品

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自己幸福。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当人们追求幸福而不能达到目的时,活在世上就会遭受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于是,有些人便选择了自杀,这恰恰是追求幸福愿望的最后表现,而不是对追求幸福的否定。

唯有人的坟墓才是神的发祥地,若世上没有死这回事,也就没宗教了。

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神的主体是理性,而理性的主体是人。

唯心主义是人们的一种原始、甚至普遍的世界观。就原意而言的经验主义,或者说唯物主义,虽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危机,但只不过是精神发展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只不过是一种次要、特殊的现象——甚至唯物主义也是一种唯心主义——尽管是一种与意志和认识相违背的唯心主义。

严格说来,精神不外就是思考它自身,也就是说,精神也许可以思考它所愿意思考的一切,可它总是必须在对象中肯定自身,否则对象对它来说就根本不可能成为对象了。

死本身不是别的,而是生命的最后的表露,完成了的生命。

——费尔巴哈

图/巴黎摄影师Vincent Bourilhon超现实作品

费尔巴哈:死亡是生命的最后表露

作者:孙胜杰

一】

在哲学方面,谢林曾是黑格尔的引路人,黑格尔也曾是谢林哲学的追随者,正是从谢林哲学出发,黑格尔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使自己的哲学远远超过了谢林哲学。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曾是黑格尔的学生,然而,多年以后,正是他抛弃了黑格尔哲学,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创建了自己的人本主义哲学。他在讲自己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时说:

“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令人敬重的刑法学家,在德国和欧洲学术界颇负盛名,三个哥哥都是大学教授和知名学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费尔巴哈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教会上小学,13岁时进入安斯巴哈文科中学,因为平时沉默寡言、性情平和、学习勤奋、品行优良,常常被老师称赞。

1823年秋,19岁的费尔巴哈进入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学习114神学,并在那里结识了道布,对道布的神秘主义思想推崇备至。他称道布是“实现了神学和哲学真正统一令人肃然起敬的典范”。就是在道布这个黑格尔哲学忠诚的传播者那里接触了黑格尔哲学,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24年4月,费尔巴哈转学到柏林大学,改从黑格尔学习哲学。

在柏林大学期间,费尔巴哈学习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开始迷恋黑格尔哲学。他感到黑格尔哲学使他意识到自己,意识到世界,他称黑格尔是自己思想上的“第二个父亲”。

由此,他抛弃神学研究开始转向研究哲学,立志要成为一名哲学家,希望在哲学的世界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最高的幸福。为此,费尔巴哈甘愿做个从旁边促进哲学的布道者,但是费尔巴哈认为一个哲学家除了哲学之外,还应谙知自然科学,这样他的哲学体系才能完整。

“哲学给予我永生的金苹果,向我提供现世永恒福祉的享用,给予我以自身的相等,哲学是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泉源……我就像一个贪婪者那样,想把一切据为己有,而且不是当做经验的积累,而是当做系统的整体,去据为己有。我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没有边界的。我要把大自然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怯懦的神学家在大自然的奥秘之前惊慌失措,物理学家对大自然则误解其意义,只有哲学家才能圆满地解决大自然的问题。我要把人,把整个的人,深深地铭刻在心中,它不是医生病床上和解剖刀下的人,不是律师在法庭上和审讯室里的人,不是面包师,也不是酿酒师那样的人。这是个贯穿一切,穷究根底的思想。有了它我就有了一切,并能自己延伸到生命的尽头。把上帝和自然这对美丽的双生姊妹,从她们的墓穴中挖出来,哲学就有了绕之而转动的太阳轴心,才能看到自己的光明前程,才能长成一株繁花满枝、硕果累累的生命之树。”但是,他不想成为黑格尔哲学的忠实信徒,更不想成为一名“黑格尔主义者”。

1826年,费尔巴哈结束了在柏林大学两年的哲学学习,他鼓起勇气对黑格尔说:“我听了您两年课,我两年来完全投身于研究您的哲学。但是,现在,我感觉到需要就教于与思辨哲学直接对立的其他科学,即自然科学。”

二】

1828年,费尔巴哈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到爱尔兰根大学当了讲师。1830年,他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死》一文。这篇反基督教的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进步的有识之士拍案叫绝,基督教会惊恐万分,德国反动当局大为震怒,立即查禁该文,并追查作者的真实姓名。当得知文章作者就是爱尔兰根大学讲师费尔巴哈时,马上粗暴地将费尔巴哈赶出了校门。

费尔巴哈并未因此气馁,他继续刻苦钻研学问,奋力从事著述,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批判宗教神学和当时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先后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黑格尔哲学批判》、《宗教的本质》等著作和许多论文。其中最让人振奋的是他对死亡的看法,他从人的观点、从人本学的观点看待死亡,因而他把死亡看做一种“属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费尔巴哈认为,“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面镜子”,他和自然界万物一样,都要“随同时间的推移而化为乌有”。因此,他反复强调“死亡的必然性”或“死亡的因果必然性”,以及它之“属人”的性质,并反复地批判了基督教的不死信仰。他从人本学的立场指出,基督教的不死信仰就是要求人们放弃自己生存的欲求,放弃自己所过的“属地”的或“属人”的生活,而去过一种“属天”的或“属灵”的生活,也就是要求人们去过一种完全违反人的本性、使人不再成其为人的生活,亦即“一半是动物,一半是天使”的生活。因此,费尔巴哈不懈地呼吁人们“抛弃基督教”,抛弃基督教的不死信仰,去过一种属人的生活,一种使人成其为人的生活,一种符合人的本性的生活。费尔巴哈说:“死本身不是别的,而是生命的最后的表露,完成了的生命。”

费尔巴哈在批判路德混淆人和动物的死亡的观点时,曾经指出:“正是因为人预见和预知他自己的死,所以虽然他也像动物一样地死去,但他与动物不同,甚至能够把死提升为他意志的一个对象。我必然要死,但是,我不仅必然要死,而且,我也愿意死。”在费尔巴哈看来,“愿意一死”是人与动物的死亡的一个根本性区别。“我愿意死”还有一个重要意图是,强调人应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他指出:人和动物虽然都是自然之物,但由于人是有理性、有意志之物,所以他就不会因为自己终有一死而像圣保罗和路德所说的那样:“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就要死去。”他反驳说:“正是因为我们明天就要死去,所以,我们不愿意在今天就大吃大喝,直到死了为止;正是因为我们不会永远活下去,所以,我不愿意……在‘吃喝嫖赌,杀人放火’中虚度年华,不愿意因为愚蠢和恶行而使我们的生活更为苦恼。”

有着这样的死亡观,面对破坏,他不畏强权,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期待他能重新回到学校,可是反动当局无视公众的意见,坚决不同意让费尔巴哈重返讲台。

如果他想重返校园,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反动当局低头,放弃自己的反宗教立场,这对费尔巴哈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了忠实于自己的信念,他放弃了返回校园的想法。1837年,他移居到绍林吉亚邦的布鲁克堡村。

【三

1841年,费尔巴哈在寂静的乡村布鲁克堡完成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他批驳基督教的不死和彼世教义,认为它是反自然、反人性的,而且也是一种纯粹的幻想和错觉。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基督教假定有一个与今生今世生命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生命”,有一个与今世截然不同的“彼世”。

而且,他们的这些假定是基于也是为了说明“今世生命之短促、虚浮和无谓”,从而使人们对今世生活抱“不理不睬”,甚至“厌恶”的态度。费尔巴哈认为,应当揭穿基督教的这种骗局,使人们不去“为了幻想而牺牲现实”,“为了幻想而牺牲真理”,或者像民谚所说的,不是“为了屋顶上的十只麻雀而牺牲手中的一只麻雀”,而是要把自己的精力完全集中于“今世生命”上,把今世生活过得愉愉快快、轰轰烈烈、扎扎实实。此书一出版,就在思想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热烈欢迎。

人的生命长短不一,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可织稀松的粗纱布,可织华美的锦缎,也可织密实的条绒、线呢。不同的人,因所确立的人生观不同,对人生的态度截然不同。

费尔巴哈说:“对人说来,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让我们珍惜生命,惜时如金,把握有限的生命,不断地进取奉献,用勤奋的织梭,织出每个人生命的辉煌、生命的灿烂、生命的厚度,感谢生命的可贵和神圣。

【注】:本文选自孙胜杰《向死而生:哲学大师的死亡笔记》


作者:孙胜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