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费尔巴哈的首次整理,目前国内最全的文集。

 skysun000001 2022-08-2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费尔巴哈文集》(全11卷)
[德] 费尔巴哈 著;涂纪亮 等译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著名哲学家,被视为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主义哲学之间的桥梁,其哲学深刻地影响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瓦格纳和尼采等几代思想家,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更被看作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
识别二维码 购买图书


习惯——这是德行的秘密。
过分自卑胜过过分自负。
没有一个生物是注定幸福的,但凡是具有生命的,正因为它活着,也就被注定要生存的。
生命之命便是爱。
什么是爱?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存在是女人,思维是男人。
父母们在自己孩子们身上犯的最大错误是,他们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逾越地干预孩子们的自然发展,想先验地建立孩子们的生活。

——第11卷  哲学短篇集


一般说来,培根在近代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在于他把经验变成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变成哲学的事情,变成科学原则本身,而在以前,经验得不到来自上面的支持,只不过是一种偶然的东西,它依赖于那些指导着历史和思想的个别人物的偶然特征和个人癖好。

说得更明确一些,培根的哲学意义在于他使经验成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从而用客观的、纯粹物理学的自然观取代了从前幻想的、烦琐的自然研究方法。

——第1卷  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

总目录
  • 第1卷  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
  • 第2卷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
  • 第3卷  比埃尔·培尔对哲学史和人类史的贡献
  • 第4卷  基督教的本质
  • 第5卷  宗教的本质
  • 第6卷  宗教本质讲演录  
  • 第7卷  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
  • 第8卷  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
  • 第9卷  幸福论
  • 第10卷  未来哲学原理
  • 第11卷  哲学短篇集

第1卷: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
[德] 费尔巴哈 著;涂纪亮 译
图片
费尔巴哈在这本书里梳理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末的西欧哲学史,分别论述了培根、霍布斯、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等人的哲学思想,并且,主要从各哲学家思想上的联系来阐述各位哲学家的思想。因此,研读此书,既有助于了解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来源,又可以在一个学术史的链条上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此外,本书作为哲学史,对于了解哲学史中一些问题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内在思想上的相互关联,颇有帮助。

第2卷: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
[德] 费尔巴哈 著;涂纪亮 译
图片
本书是费尔巴哈重要的哲学史著作,是费尔巴哈在广泛深入地研究了莱布尼茨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费尔巴哈首先概述了近代哲学的发展过程(莱布尼茨哲学产生的思想史背景),分析了莱布尼茨哲学与斯宾诺莎哲学和笛卡尔哲学的区别与联系;然后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最后介绍了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和认识论观点。本书对于了解和研究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以及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都很有参考价值。此外,本书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肯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直接理论来源。

第3卷:比埃尔·培尔对哲学史和人类史的贡献

[德] 费尔巴哈 著;涂纪亮 译

图片

本书是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研究的对象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先驱、17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怀疑论者比埃尔·培尔。在这本书中,费尔巴哈基于培尔的著作研究培尔的思想。培尔以怀疑论为武器,批判为宗教神学辩护的思辨形而上学和神学目的论(主要批判对象是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和“前定和谐”的观点)。培尔认为思辨形而上学和神学目的论无法说明罪恶的来源,也无法说明惩罚的合法性,培尔进而主张信仰与道德并没有等同关系,认为一个无神论者也完全可以是道德高尚的人,进而设想了一种由无神论者组成的社会的可能性。通过对培尔思想的分析与批评,费尔巴哈发展了自己的宗教观和道德观。

第4卷:基督教的本质

[德] 费尔巴哈 著;荣震华 译

图片

本书分三个部分:导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导论部分,费尔巴哈主要概论了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他思考的对象,并将宗教归结为对无限的认识;在第一部分,费尔巴哈论述宗教的人本学本质,他认为宗教是“真正的或人类学的本质”,上帝作为“理解的存在”、“道德的存在或法律”、作为“爱”等方面,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本性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在第二部分,费尔巴哈分析并批判了“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象,批驳了黑格尔思辨哲学关于基督教的观点,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并提出一种机械论的唯物主义。

第5卷:宗教的本质

[德] 费尔巴哈 著;王太庆 译

图片

《宗教的本质》是为了回应对《基督教的本质》的批判,在本书中,费尔巴哈除了继续强调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还提出宗教是自然界异化的结果的观点。在本书中,费尔巴哈分别论述了宗教的基础、自然宗教、自然宗教向精神宗教的过渡以及一般宗教的本质,明确提出神学就是人本学和自然学的论点。

第6卷:宗教本质讲演录

[德] 费尔巴哈 著;刘磊 荣震华 译

图片

本书的内容是1848年12月到1849年3月费尔巴哈在海德堡做的演讲,在这些演讲里,费尔巴哈继续发挥其在《宗教的本质》一书中的思想,认为是人创造了上帝,而非上帝创造了人,上帝不过是人的不同需要的体现,神学则是人最内在情感和观念的展现。在费尔巴哈看来,所有的神学都是人类学,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上帝终将消失,因此哲学应当努力从神学和思辨的理性主义转向健全的人类学。在本书中,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和自然哲学思想达到成熟,其自然哲学的宗教观对鲍威尔和马克思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7卷: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

[德] 费尔巴哈 著;荣震华 译

图片

本书是对《论死与不死》更清晰和更成熟的总结,费尔巴哈在这本书里反驳了宗教天国说与轮回说,认为这是对生命价值的贬损,认为不应该屈服于宗教的“无限度的然而确实是幻想的生命”,驳斥了被幻想的、超自然主义的人格,肯定了现实的、活的人格,认为人应该选择“有限度的现实的生命”;同时还驳斥了宗教的“牺牲”观点,认为这是对人生命尊严的亵渎,因为它不是宗教爱的精神的体现。在费尔巴哈看来,生命的价值是在宗教、政治甚至真理之上的。

第8卷: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

[德] 费尔巴哈 著;张大同 译

图片

《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晚年对唯物主义和唯灵主义的总结之作,在《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中,费尔巴哈改变之前的唯物主义立场,重新阐述一种新的唯物主义观点,即赋予唯物主义概念以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阐释了其感性唯物主义的立场。具体而言,费尔巴哈表达了这样的唯物主义: 肯定现实的、感性的人,亦即肯定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方面,在感性唯物主义立场上理解和规定唯物主义概念的含义,这种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观上,体现为历史唯心主义。

第9卷:幸福论

[德] 费尔巴哈 著;王耀三 译

图片

在本书中,费尔巴哈以人本主义为其出发点,系统地建立了以幸福和人追求幸福为中心的伦理学体系。具体而言,费尔巴哈认为,利己、自爱、追求幸福是人的自然本性,并把利己和追求个人幸福看作是道德的基础和前提,道德上的善恶和幸福与否和怎样追求幸福是分不开的。另外,费尔巴哈还在书中批判康德把道德与幸福割裂的伦理学,主张建立以自爱和世俗的幸福为基础的道德。他把爱看成是伦理学的最高原则,把幸福分为低级幸福和高级幸福、暂时幸福和长远幸福,主张人应追求更大幸福。
第10卷:未来哲学原理
[德] 费尔巴哈 著;洪谦 译

图片

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近代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在这部分,费尔巴哈认为近代哲学始于新教,完成于黑格尔,近代哲学是一个将上帝实化和人化的过程,黑格尔将上帝(绝对精神)设想为一个活动过程,就是对近代哲学的一个复写。第二部分阐述了新的哲学,即人本学唯物主义。在这部分,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能思维的感性实体,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以人为基础的,此外,人的本质只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因此,要建立一种爱人的哲学,或者爱人的宗教,就是建立一种新的哲学,这种新哲学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本学为基础。

第11卷:哲学短篇集

[德] 费尔巴哈 著;洪谦 荣震华 王太庆 等译

图片

本卷收录10篇文章,分别为:1. 说明我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的片段,2.论“哲学的开端”,3.改革哲学的必要性,4.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5.黑格尔哲学批判,6.谢林先生,7.反对身体和灵魂、肉体和精神的二元论,8.对《哲学原理》的批评意见 ,9.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10.法和国家。

其中九篇表达了费尔巴哈的基本哲学观,其中既有费尔巴哈对别的其他哲学家的述评,也有费尔巴哈对自己哲学思想的直接表达。在这些内容中,费尔巴哈阐述了其基本的哲学观,设想了新的哲学,并提出了明确的改造哲学的方案。另有一篇阐释了费尔巴哈的法哲学观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