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多殺流量,慎入) 又是一年入學季,又有許多小白往生物這個大坑里面跳。記得本科入學的時候副系主任說:“二十一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然后他頓了1s,接著說:“我們都是被這句話騙進來的……” 全班黑線 (─.─||| 既然入坑了,就得努力掙扎。本文獻給剛入生物科研坑的新生,老司機請忽略。 ——進入正文—— PCR可以算得上是各生物實驗室的標配技術了。無論是基因定量、克隆、組裝、突變、測序……都離不開基于PCR的實驗。目前,PCR相關試劑、耗材及儀器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包括聚合酶以及緩沖液的優化,使得擴增能力、保真度和兼容性均得到極大的提高。因此我們不再需要像過去一樣,分散部分注意力用于摸索熱循環條件、調整反應體系各底物的濃度等。也就是說,整個PCR實驗條件,基本可以模板化,而不需每做一個實驗都從頭開始摸條件。 然而PCR實驗中,有一個環節是廠家無法幫我們優化的,那便是引物設計。本文第一部分將以人 EGFR 基因為例,手把手教各位用最簡單的方法,設計用于實時定量PCR研究基因表達水平的引物。在第二部分還會簡單介紹,如何用相同的在線工具來評價引物。 (注:本文僅介紹的引物設計方法,僅適用于染料法qPCR之于基因表達定量研究,不涉及其他應用。像ORF克隆,沒有特別的方法,就是老老實實在ORF一頭一尾設計一對,用DNAStar lasergene等軟件可以輔助設計,或者自己手動。而如果要做點突變、插入、刪除,或者多片段組裝,可以使用NEB相應的在線工具。) 第一部分:用Primer Blast設計引物。 首先,上NCBI搜人 EGFR 基因。 往下拉,可以看到這個基因可能存在4種轉錄本。(NM開頭的就是mRNA,其他暫時別管) 繼續往下拉,找到各個轉錄本的具體信息,可以看到isoform a~d共4個轉錄本。 以isoform a為例,點擊NM_005228.3那個超鏈接,進入下面這個頁面。 點擊右方的Pick Primers,進入引物設計的Primer Blast頁面。可以看到PCR Template那里已經幫你填好了。現在,其他地方暫時留空,把PCR product size的Max改成350。qPCR反應中,延伸時間一般不超過30 sec。按常規Taq酶的反應速度1 kb/min來計算,30 sec可以合成500 bp。但酶活性會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而下降,所以保守起見,將最大產物長度設為350 bp甚至更低比較合適。太短也不行,否則跟引物二聚體分不開,所以下限70不用改。如果硬是得不到什么合適的引物,那就把這個數字往上調,最好別超過500,要不然qPCR的反應條件就得改了(其實也就改延伸時間)。 接下來,Exon junction span選項改為Primer must span an exon-exon junction。這里的意思是,至少有一條引物跨過了外顯子之間的連接處。這樣就算有基因組DNA污染了cDNA,也不會被擴增出來,保證定量準確。當然如果有的基因硬是沒有內含子,改了這個選項就會報錯。 接下來的選項不用更改。Specificity check默認打鉤,幫你跑引物特異性驗證。Organism已經幫你自動填了人類(9606是Homo sapien的編號,你想研究其他物種,那就在一開始搜基因的時候搜對應的物種)。最后一行,如果你把鉤打上的話,就會允許引物幫你擴增其他isoform(本例中就是isoform b~d)。當然,這不代表著會把所有isoform一起擴增,或者說強制一起擴增。如果需要這么做,我們需要返回前面更改一下設置。這一點第一部分的末尾注明。 點擊Get Primers按鈕,就會幫你設計引物了。由于是在線工具,請耐心等待幾十秒。有時候人多,可能需要等幾分鐘。 按照這個方法設計出來的引物,我做了那么多基因,成功率基本接近100%。這個在線工具的算法也在不斷優化,按照近兩三年的使用情況來看,沒有遇到過失敗的。(尤其是使用比較良心和穩定的試劑。在國內我是用天根,在美國是用原名biotool剛更名為bimake的試劑。好吧你說是軟文我也懶得反駁,反正我就用這兩家。這里也沒有欽定的意思,我也用過Qiagen,Biorad和Thermo的,也能做得很好,但貴。) 那如果要同時擴增isoform a~d全部4個轉錄本,那怎么辦呢?很簡單,由于不同轉錄本之間同源性很強,基本上只有5’或者3’端有點差異,因此我們只需要指定引物落在所有轉錄本的共同區間就行了。 回到剛開始的頁面,我們可以看到最短的是最下面的轉錄本。前面一共8個外顯子(就是綠色的小豎線)是所有轉錄本都完全一致的。最后一個外顯子從圖上判斷不清楚,但我們可以直接忽略。也就是說,我們只要讓反向引物落在第8個外顯子之前,就可以把所有4個轉錄本一起擴增出來了。 往下拉,這一例中我們可以隨便點擊任何一個轉錄本的NM那個超鏈接,比如還是isoform a,進入同樣的頁面。但這次在點擊Pick Primers之前,點擊Highlight Sequence Features。 ![]() 然后你就會看到頁面的底下變成了這個模樣。我們把高亮的序列設置為exon,并高亮第8個外顯子。目測一下,這個外顯子一直到1252位堿基。記下這個數字。 ![]() 回到上方,點擊Pick Primers,并把反向引物的3’端邊界設為1252。注意,不是5’端邊界,否則就會強制反向引物一定要從1252之后開始。此例中,我們是要強制反向引物不超過1252。其他的選項,按照本文前面講述的方法進行調整。然后點擊Pick Primers按鈕。 ![]() 此時傲嬌的程序就會跳出來抗議說,你這樣會P出其他的isoform。然而這就是我們要的結果。于是把所有的鉤都選上。 ![]() 點擊Submit,再耐心等一會,就能得到能夠擴增所有isoform的引物了。 ![]() 神馬?講了那么多,還要是手把手式的,如果你還要問我怎么擴增其中一兩個isoform而不是全部,那我勸你還是早點棄坑吧。[和善的眼神.jpg][微笑][再見] 順便思考一下,如果isoform之間是5’端有差異,那到時候應該選擇哪個轉錄本作為基準,參考哪個數字,改動哪個參數呢?我覺得,按照生物科研入坑者的平均智商都應該想得出來,這里就不解釋了。 第二部分:用Primer Blast評價引物 有時候我們并不需要親手設計引物,從文獻或者數據庫里面就可以找到。但在正式使用之前,我們可以利用Primer Blast來看看那些引物是否靠譜。 這里順帶介紹一下幾個常用的引物數據庫: RTPrimerDB: RTPrimerDB: the real-time PCR primer and probe database PrimerBank: PrimerBank qPrimerDepot: https:// primerdepot.nci.nih.gov / 具體如何使用就自己摸索了,都非常簡單。 現在同樣以人 EGFR 基因為例,我們從PrimerBank搜到一對引物。這時候,前面的方法還是一致的,但此時,把數據庫的引物序列輸入到Use my own forward/reverse primer那里就可以了。PCR product size那里可以不用改,保持默認。但請更改下方的Exon junction span的設置為同前文所述一般。 ![]() 此時拉到最下面,點擊Get Primers,就會彈出結果頁面。然而,針對這一對引物,我們卻會發現如此結果,在Exon/Intron設置那里報錯了。由于我們僅僅要求引物必須跨過外顯子的連接處,這就代表,數據庫的這一對引物并沒有符合這一要求。 ![]()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程序認為引物可能存在非特異擴增。這時候先別慌。如紅框所示,如果非特異的引物-模板結合,在引物的3’端末尾最后兩個堿基,存在至少一個錯配的時候,非特異PCR反應就幾乎不可能進行。(Template的點代表完美互補配對,顯示的字母為錯配堿基) ![]() 我們甚至還能用Primer Blast來幫我們算一下,某一對引物到底能擴增出什么基因。具體怎么做,就自己研究了。(其實就是輸入已知引物,Template不填,其他保持默認……) 下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