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讲:木、火、土、金、水是五行,春、夏、长夏、秋、冬是时令,肝、心、脾、肺、肾是五脏。而肝脏所对应的是木和春,因此春天是养护肝脏的最好的时间。 不少人日常生活习惯不好,导致肝脏出问题,然而,对肝脏健康认识不够,容易错误服药,做一些伤害肝脏的事情,认为可以补一补,其实都是在伤害肝脏。 到了春天,养肝很重要,但不能盲目,有哪些常见护肝误区? 误区一:养肝与情绪 生活中通常大家动不动就爱发火,但养肝要注意调整情志,顺应节气,戒怒忌忧。春季阳气升发,容易引起肝火上亢,情绪激动,动辄大发脾气。 因此谈养护肝脏,要保持情绪稳定和具有好心情,尽量避免发怒、生气。因发怒、生气,会使肝气郁结,会影响气的通畅,甚至造成气滞血瘀,其中最明显的是首先影响你的食欲。其次是导致肝火旺,影响血压、脑供血和心脏供血。 所以,必须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情绪问题。 误区二:养肝与时间 五脏与时间也是对应的,一天24小时,其中午夜1-3点是属于肝脏的时间,是肝脏自我修复的时间,也是血液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因此在晚上1-3点要好好的休息睡觉,不要给肝脏增加负担。 但通常大家喜爱通宵,以为通宵过后再补觉可以弥补回对肝脏的伤害,可并不是这样,通宵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会让肝炎病毒感觉更加活跃。 一旦在晚上不好好休息,肝脏损伤,就造成脸色青恢、神情倦怠和暴躁的症状。 误区三:养肝与药物 据调查显示,如今起码有600多种药物都能导致药物性肝病,而药物毒性作用最伤的就是肝脏。这3种中药是伤肝“利器”,每一个都很常减现!
千里光是一种生物碱类的中药,它拥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拥有解毒功效,可是这种中药对肝脏有损害,必须注意它的剂量问题。
黄药子属于苷类植物,对肝脏,对肾脏,都有相对强的副作用,所以在中药领域,这种药物会伤肝。
五倍子这种中药属于鞣质类植物,可以降火,止泻,有固精缩尿液的功效,虽然它在临床上使用相对广泛,可是五倍子伤肝,这也是它的一个弊端。 误区四:养肝与进食 进食坚持少酸加辛,助阳养肝,此外,三种食品也要忌口。 1酒精饮料。 常常喝酒的人必须注意,一旦肝脏已经不好,戒酒是必须的事情。 肝炎患者饮酒,会引起肝脏受到刺激,加剧肝脏负担。因酒精中的乙醇会在肝脏中代谢,这样会加剧肝中毒。 2油腻食品。 高脂进食会引起肝脏中甘油三酯水平上升,胰岛素抵抗增加。长期的高脂进食,会引起脂肪在肝脏累积,形成脂肪肝,久而久之更加会引发糖尿液病等连锁慢性病症。 3甜食食品。 糖类等甜食摄取过多,人体就会能量过剩,从而会转变为脂肪储存在肝脏,易引发脂肪肝。 最后,一句护肝口诀送给你!牢记一茶、二果、三穴位 一茶:蒲公英玫瑰茄茶 蒲公英玫瑰茄茶是一种在生活中常见的调理肝脏的茶饮,其中包含了六种成分,比如蒲公英,葛根,苦荞,玫瑰茄,菊苣,白茅根。 其中,蒲公英和菊苣,皆入肝经,都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可以很好的保护肝脏健康,可清肝毒,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预防酒精性肝损伤。 并且,菊苣根的有效物质,还可以促进尿酸排泄,预防痛风。 每天喝上2~3杯蒲公英玫瑰茄茶,坚持一段时间,养肝护肝效果会很明显。 二果:无花果+苹果 (1)圣女果 每日生吃20个圣女果(约155克)就可以得到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当人体内部维生素C充足,锻炼时所燃烧的脂肪会较摄入不足的人增加30%,强力促使脂肪代谢。圣女果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用来做大拌菜。 (2)无花果 无花果中富有机酸和多种酶,两种成分拥有清热润肠、助吸收、保肝解毒功效。近年来发现,无花果对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及苯等毒物有一定的抗御功能。 推荐的做法是,将干无花果、黑玉米、赤小豆、花生一同煮甜汤,喝起来清新自然,这一碗好汤,绝对可以给人体做一次“大扫除”。 三穴位:大敦穴、太冲穴、行间穴 1行间穴 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一旦你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会引起牙痛、口腔溃疡、口苦口臭、舌尖长泡等症,这讲述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即可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2大敦穴 大敦穴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起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人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3太冲穴 在大脚趾缝往脚背方向4厘米处,有人把“太冲穴”比作身体的出气筒,因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 春季常按太冲,可疏通肝气,进而通畅全身气机,达到护肝养生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