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骨转子下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西安国康马YH 2019-04-02

体位和术前准备: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固定(DHS)部分。

切口体表投影: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固定部分。

手术入路: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固定部分。

骨折复位和内固定:

  • 骨折复位:直视下用点式复位钳复位骨块,不要过度剥离内侧骨块,不要将大的拉钩置于股骨内侧,也不要使用持骨钳进行内侧骨块复位,以免破坏其血供,增加骨不连的发生率。

  • 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

确定股骨颈轴线:用1枚克氏针沿股骨颈下缘,从股骨颈前方插入至股骨头颈交界处,确定股骨颈轴线方向。

确定入针点位置:入针点位于大转子前中1/3交界处,将髁钢板导向器置于大转子外侧,透视下调整导向器位置,使导针指向股骨头下部,此位置即为导针入针点。

导针的放置:钻入导针,注意侧位像上应与第1枚导针平行,导针尖插导关节面下2cm和股骨头的下半部分。

 

  • 测深、扩孔、攻丝:将测的实际深度直接减去10mm即为扩孔和攻丝深度。

用DCS三联扩孔器通过导针扩孔、攻丝。

  • 拧入动力髁螺钉:限定深度,拧入动力髁螺钉,注意拧入后扳手的T形手柄必须平行于股骨干。

  • 在股骨干外侧放置髁钢板,钢板长度根据骨折累及的范围而定,在骨折近端钻孔,置入2枚松质骨拉力螺钉,防止近端骨折块旋转。

  • 调整股骨干力线,注意不要向后成角。如果是简单骨折可以应用加压装置加压骨折断端;

 如果是粉碎性骨折,应用桥接钢板,保证足够的工作长度固定;单侧骨折端至少3枚螺钉固定。

闭合切口:常规闭合求,放置引流。

术后处理:一般内侧的蝶形骨块不能完全复位时,应待6~8周后出现早期骨折愈合征象时患肢方可触地。

经验与教训

关于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的扩髓问题:

  • 扩髓后可以使用更粗的髓内钉,从而提供更好的初始稳定性。有研究表明扩髓可以减少愈合不良和骨不连的发生率。

  • 扩髓减少了置入髓内钉时的阻力,减少了脂肪栓塞的发生概率。

  • 扩髓过程中的技术误区:

偏心扩髓:可以导致一部分骨皮质变薄,从而影响愈合甚至导致疲劳骨折。

转速慢导致扩髓钻卡主:如果扩髓钻卡主,应由由经验的医师取出,扩髓钻头在髓腔内断裂等工具的毁损是严重的并发症。

过度扩髓导致热坏死:对于股骨干中部髓腔狭窄的病人(9mm或以下),应当避免过度扩髓,否则可能导致髓腔内细胞的过热坏死。

脂肪栓塞:扩髓时应慢慢插入扩髓钻,并且在每次扩髓之间停留足够的时间,保证髓腔内压力回复正常。快速插入扩髓钻可以会导致髓腔内压力升高。这有可能导致肺部的脂肪栓塞,造成肺功能衰竭。

顺行插入髓内钉:不要用锤子强行砸入髓内钉。

  • 髓内钉应当徒手轻轻旋转插入髓腔,不能用锤子强行敲入髓腔,更不能暴力砸入。否则不仅可能导致医源性骨折,或反复敲打导致把持器与髓内钉之间连接松动,影响操作的准确性。

  • 插钉困难时应仔细分析原因,有时因髓内钉与弓形的股骨干不匹配,髓内钉的尖端顶在股骨前方皮质上,阻碍了髓内钉的进入。此时需要对股骨干进一步扩髓,或选用直径较细的髓内钉来解决问题。

钢板螺钉固定理念

  • 对于简单的骨折:

可以采取加压钢板或者拉力螺钉在骨块间加压,获得绝对稳定;

或者应用桥接钢板长板少钉的固定方法,获得相对稳定;

靠近骨折端的远、近骨块上置入的螺钉距离过短,导致应力集中,甚至导致钢板疲劳折断。

  • 对于粉碎骨折:

可以采取桥接钢板,靠近骨折端的螺钉相聚较远,获得相对稳定。

内侧骨块的血运保护:

  • 对于后内侧皮质粉碎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无论是有限切开髓内钉内固定,还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都应该避免在复位时对内侧骨块使用较大的拉钩,或者直接分离其表面的软组织,否则将造成该骨块的缺血坏死,从而引起愈合不良或者骨不连。

 

文章不错,点个好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