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经常入睡困难,或睡而不实,或时睡时酬!,睡后不能再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 失眠患者,凡有性情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可选用以下功法。 【医疗气功操作步骤】 功法一: 练功者仰面平卧床上,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意念集中在丹田,鼻吸口呼行呼吸,呵气时两手轻轻捂口,取呼出之气,轻轻摩揉而部,摩面时闭气,待闭到最大限度时,停止摩而,再慢慢用鼻吸气,接着再呼气摩面。反复操作30~50遍。然后,正身坐起,两脚前伸,或盘腿而坐,自然呼吸吸气后闭气,丙手慢慢上提,在胸前十指交叉夹紧,两肘平抬,两手向两边用力,反复牵拉3~5次后,向上过头顶到颈项,掩压顶后。压定,两手往前压,头部用力往后仰,使头颈与两手之间形成一种抗衡力量,如此一压一抑反复3~5遍后,十指松开,两手慢慢下移,轻按两膝上,然后呼气,接着吸气,紧接着闭气,重复上述动作。 承上,吸气后闭气,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左侧大腿按压,上身尽量倾向右侧,边倾身边按压数次后,改转身向左侧倾,如此反复,左右互倾多次,完成动作后,恢复含胸正坐姿势,徐徐呼气,接着吸气,紧接着闭气,两手改为按压右侧大腿,上身倾向左侧,用力倾斜后改为向右侧倾斜,如此反复,左右互倾,完成动作后,恢复含胸正坐姿势,徐徐呼气,接着吸气。 功法二: 着床而坐,两脚向前平伸,自然分开,比肩稍宽,两眼微合,口唇轻闭,头正颈直,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息心凝神,意守丹田,自然腹式呼吸。 左脚平伸不动,右脚屈膝内收,两手上提上肩,十指交叉,置于颈后,向前牵引,与颈部成一对抗力运动,牵引的同时,头向后仰,在头慢慢仰起的同时吸气,头慢慢低下同时呼气,如此反复36次。 然后,改为右脚平伸不动,左脚屈膝内收,如上法两手牵拉,头向后拗,配以呼吸,连作36次。最后,两手在腹前作抱球状,鼻慢慢吸,口爱缓呼,意守丹田,静养15分钟。 凡有恶食嗳气,失眠头重,痰多胸闷,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等症状,可选以下功法。 【医疗气功操作步骤】 功法一: 盘腿正坐,含胸拔背,头正颈直,全身放松,息心静虑,意守丹田,自然呼吸。 吸气后闭气,两手徐徐上提,在胸前部左手向左上方推出,右手向右下方按压,这样一推一按数次,左右手做援弓射鸟状,两手内收,下按两膝上,徐徐呼气,接着吸气,吸气后闭气,两手,上提,在胸前,右手向右上方推出,左手向左下方按压,左右两手一按,援弓射鸟状。两手内收下按两膝上,徐徐呼气,接着吆气,吸气后闭气,两手上提,改用左推右压,如此反复,左推右压,右推左压,连做3~5遍。 功法二: 正身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全身放松,息心静虑,意守丹田,自然式呼吸。 用鼻吸气,吸气深长,导气下行,直达脚底涌泉,意念胸膈,痰涎被逐渐推开,下走大肠并从肛门排出。 两手向胸腹缓缓提起,按在两乳下,和缓地揉按数次。按揉时,意念将此阻滞之痰涎浊沫慢慢剥开,并逐渐下行消失。 平素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肷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无华等症状者,可选用如下功法。 【医疗气功操作步骤】 功法一: 正身站立,两脚分开,比肩稍宽,含胸拔背,头正颈直,全身放松,息心静虑,意守丹田,自然腹式呼吸。 两手徐徐上提,在胸前部屈肘,两手分别贴按在胸部,头向上仰望,慢慢吸气,然后两手放下,头向下俯视,慢慢呼气,如此反复连作3遍。 接着,头慢慢向左侧转动,两手向左侧平伸,右手掌贴按在上腹部,缓缓吸气,然后,两手慢慢放下,头微微转正,同时呼气,而后,头慢慢向右边转动,两手向右侧平伸,左手掌贴按压在腹部,缓缓吸气.然后,两手轻轻放下,头微微转正,同时呼气,如此反复,连做3遍。 接着,两手贴按脐腹丹田部位不动,头部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次,逆时针方向转动3次。 两手心转为掌心向上,缓缓提起,上肩翻掌,向头顶百会贯气,两手相叠,按揉头部,慢慢移向颈部之后两手分开,经颈部,由而部向额,转回头顶,如此反复,连作3次。 接上势,两手按压于耳朵上,掌心对准耳孔,两手的中指贴在耳后,然后,将食指放在中指背侧,稍用力下滑,反复扣击耳后颈部,两手同时进行,连扣24次。 两手中指揉按太阳穴36次,顺时针方向按揉18次,逆时针方向揉按18次。 最后,两手下移,在小腹前做抱球状,静养15分钟。 功法二: 自然盘腿而坐,两手掌平推,放置两侧地上,两目微合,凝神静虑,自然腹式呼吸。 头向左右慢慢转动反顾,头先转向左侧,眼向后平移,与此同时,慢慢吸气,停止转动后,缓经呼气,同时,默念“呼”字。呼气后头向右边转动,眼向后方平移,同时吸气,停止转动后缓缓呼气,同时默念“啡”字。如此反复,配合呼吸连做36次。 如有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要酸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少津等心肾不交证候,可选,用以下功法。 【医疗气功操作步骤】 功法一: 取坐位,两脚向前伸,自然分开,含胸拔背,头正颈直,全身放松,息心静虑,意守丹田,自然腹式呼吸。 正身坐定,徐徐屈膝,两脚内收,两手向前伸出,由两侧扳住脚底,两脚向前伸,两手在扳脚底的同时,稍稍放松,随两脚向前伸,上身略向前俯,而后,两手用力,将脚慢慢往回拉,在两手回拉的同时,脚可放松,之后,屈膝内收。当两脚收拢时,两脚再用力向前伸,两手在扳住脚底的同时,稍稍放松,随两脚向前伸,上身亦随之略向前俯,反复屈伸35次。 完成以上动作后,恢复含胸平坐姿势,头正不偏,两手分别轻按两侧大腿上,静养调息2~3分钟,调息后再将本功法做5~7遍。 最后,正坐不动,头正不偏,两手轻按两退上,或十指相对,手掌微屈,在小腹前呈抱球状,两屑微合,双目轻闭,舌抵上腭,叩齿36次。口中生津,鼓嫩3次后用力咽下。意守丹田,静养吐纳30分钟。 功法二: 每于临睡时,松解衣裤,仰卧床上,两脚目然分开,两腿微闭,全身放松,排除杂念。 两手相叠,内外劳宫穴相对,按压脐腹丹田部位。调匀呼吸,做到细长轻微,注意头顶百会穴片刻,然后以意领气,由上而下,引气至脚心涌泉,连作3遍。 而后,意念集中到脐腹丹田处,心中默念浅已入静,我睡着了。 【注意事项】 (1)诸上功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一、二和,每套动作连做3~5遍。练功时间一般可选在临睡前进行,练功后稍事洗刷即平静入睡。 (2)练功期间要注意消除烦恼,消除顾虑,尤其是长年失眠的人,要树立必胜信念,排除担惊受怕,担心睡不着等心理障碍,应彻底放松自己。 (3)要禁食烟酒、浓茶等及刺激性食物。晚饭不可过饱,不要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 (4)无论采用哪-一种功法,行功后均可配合洗脚、擦脚心,对提高练功效果,有效地防治失眠很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