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轻风无意 2019-04-03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1935年10月“新月派”诗人卞之琳(1910-2000)写下这首蜚声诗坛的《断章》。四行小诗,向人们呈现了“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故事,然而那重复出现的“装饰”二字,却为这首浪漫的景观铺陈了一层悲凉的底色,“你”于“我”只能是梦。而让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魂牵梦绕的“你”就是张充和(1914-2015)的原型。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青年张充和

真 正 的 大 家 闺 秀

1913年5月17日,张充和出生在上海图南里。她的父母刚刚从合肥迁往上海。

合肥张家有万顷良田,父亲张冀牖(1889-1938)名下每年就有10万担租,是典型的大地主家庭。张家十个孩子,每一个人都配备一个奶妈,仆人一大群。钱对于他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可以无限挥霍的闲置物。

父亲张冀牖(yǒu)是民国著名教育家,创办私立苏州乐益女校、平林中学,母亲陆英从扬州远嫁而来,嫁妆丰厚,美丽而又贤惠,祖上的福荫,父母的通达,让这个家的氛围充满书香,自由而温馨,连仆人们都学认字,会算数。张充和就诞生于这样一个富裕的、美好的、和睦的旧式大家庭,成为张家第四个女儿。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1946年张家十姐弟合影

前排左起:四妹张充和、次妹张允和、大姊张元和、三妹张兆和

后排左起:幼弟张宁和、四弟张宇和、次弟张寅和、长弟张宗和、三弟张定和、五弟张寰和

张家给孩子取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和”字,大姐张元和、二姐张允和、三姐张兆和、四姐张充和、长弟张宗和、次弟张寅和、三弟张定和、四弟张宇和、五弟张寰和、幼弟张宁和。儿子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宀”,希望都能留在家里。女儿中间的字都有一个儿字腿,代表着女儿是要嫁出去的。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元和(前排右一)允和(前排左一)

兆和(后排右一)充和(后排左一)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而四夫婿比四闺秀还有名,大姐元和下嫁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顾传玠,允和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兆和嫁给了一代文豪沈从文;充和则嫁给了德裔汉学家傅汉思。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

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苏州,与夫人张兆和(1935年)

连汪曾祺夸赞“凑成一套四扇屏儿”的合肥四姐妹,都已回归尘土。然而她们窈窕娉婷的诗意人生,不时牵动人们对那个时代大家闺秀的完美想象。

幸 运 的 四 小 姐

与三个姐姐不同,张充和出生后约8个月大,就因为奶妈奶水不够,被送往合肥老家,由叔祖母识修,李鸿章的亲侄女亲自抚养。

这位“叔祖母”一生无儿孙绕膝,得来这么一个小姑娘,自然是倾尽所有的爱护培养。他们不缺钱,又是书香门第,为充和以市价几倍的薪水聘请优秀的老师教充和国文和书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吴昌硕的高足朱谟钦。

年幼的充和受到了最一流的旧式私塾教育,4岁会背诗,6岁识字,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如是10年,不曾懈怠。传统的古典式训练让16岁的充和回归苏州张家(张家1918年从上海迁往苏州定居)的时候,诗词书法,都是三位姐姐不能相比的。

1934 年张充和化名张旋以国文满分,数学零分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这个时候的张充和正好20岁左右,正是寻常姑娘家情窦初开的年龄,卞之琳还为她写下浪漫瑰丽的《断章》,张充和却不为所动。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张充和与卞之琳

1947年,充和在北平在北大教昆曲与书法,借住在三姐家,这时候的张充和已经三十多岁了。沈家是当时北平文化人聚会雅集之所,杨振声、朱光潜、梅贻琦、贺麟、冯至、卞之琳等都是沈家常客。

1948年3月,沈家迎来一特别的客人,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他因为钦佩沈从文的文学才气,通过季羡林介绍来认识久仰的沈从文。接下来的日子里,连沈从文都觉得,他并非来拜访自己,而是冲着家中的四妹而来。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1947年,充和和傅汉思在北京

这场爱情虽然来得迟了些,却在短短的时间让二人觉得彼此都是对方想要共度余生的人,1948年11月19日,德裔美籍教授傅汉思与北大教师张充和在北平结婚。这一年,张充和35岁,傅汉思32岁。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充和和傅汉思

1949年1月,张充和与傅汉思乘坐“戈登将军”号前往美国。从此开始了五十多年的异国生涯。他们共同在耶鲁大学执教,儿女双全。

这就是人们印象中的张家四小姐,出生于书香世家,才貌双全,祖辈簪缨,家境优渥。被胡适破格录取进入北大,卞之琳为其神魂颠倒,为她写诗出书,为她搁置自己的终身大事。

35岁“大龄”嫁给汉学家傅汉思,远渡重洋,先在国内名校北大教书,后又在国际名校哈佛耶鲁教授昆曲和书法。这样有才华的人,偏偏又生的漂亮,性格耐得住孤独,又活泼开朗,朋友遍布海内外。晚年子孙孝顺,102岁高寿平静的离世。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耶鲁大学梅花展图录参考书目,1985,纸本,28.2x19.7厘米

人们总以为,四小姐一直是与“幸运”相连的,人们总是习惯于将全部的好运全部倾注于一个有魅力的人身上。然而在这显著的幸福与幸运背后,充和也和所有的人一样经历柴米油盐、贫穷困苦,甚至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经历战火纷飞,早早的面对生离死别。

幸 运 人 生 的 侧 面

出生于上海,因奶妈奶水不足,襁褓之中便跟随叔祖母回到合肥老家。除了小住,未曾在父母身边成长,连见面都非常奢侈,甚至母亲去世都是由叔祖母转达。十六岁疼爱她的叔祖母也走了,她回到苏州,与姐弟们有了短暂的安心生活。

四小姐是个旧式病美人,即便不如林黛玉般“怯弱不胜,娇袭一身之病”,确实是常常生病。以飞扬的才华被北大录取后,却因肺病退学,前往青岛养病。为此医生建议她不要再唱昆曲了,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好像下一秒就要窒息。

“记得一位朋友说过‘如果你的病能维持原态,还可挨上七八年,如果有个小变更就难保了。’他又不是医生,可我有几分相信他”

——张充和《病余随笔》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家离散辗转多地逃难,充和见过病重的,濒死的,也见过死尸。在生与死的折磨中,逐渐失去了对人力的信赖,只有茫茫地信赖神力了。1938年,张冀牖在合肥去世,张充和失去了父亲,战火纷飞间,小外甥女也不治而亡。

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时,张充和的小楷写了很多。其中不少是在空袭警报拉响之后开始写的,当时的空袭警报分三种,一种是告知将有敌机来袭,准备下防空洞,这时候停止办公。第二种是告知敌机已经接近,必须要下防空洞了。第三种是敌机已经到达。办公室就在防空洞的旁边,张充和的很多小楷多是于第一种警报响起之后,第二种警报想起之前书写的。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张充和,《白石词》,局部,1939年,纸本,13.5x499厘米,张充和旧藏

这跟当时的客观条件有很大关系,因为小楷无需铺开大纸,也无需大量磨墨。张充和的《白石词》手卷,即是书于昆明时期。这时候的张充和26岁,比这更早的小楷很难再见到。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张充和,《白石词》,局部,1939年,纸本,13.5x499厘米,张充和旧藏

抗战胜利后,35岁的充和终于遇到了心爱的人,先生是美国人,局势混乱,简单的婚礼过后,充和甚至没来得及跟三姐兆和打声招呼,就走了。初到美国的日子并不顺利,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美国人若在高贵处看到黑人或者东方人出入,此处房屋会马上落价,对东方人的不平等对待,让充和租房子都只能去限定的地点。

然而更加险峻的还是经济问题,没有稳定的工作,汉思因为换了专业,必须要重新获得新专业的博士学位才能进入高校工作。生于显赫家世中的四小姐甚至觉得新鲜的蔬菜昂贵,吃罐头蔬菜,那个味道应该可想而知。现实生活让在饮食上颇为讲究的充和再也不挑嘴,像张家从前的保姆一样珍惜食物。在与大弟宗和的信件中感叹,来美国这十几年,若是同过去相比,还不如当日的老张,汉思还不如当日的黄三之类的。除了煮饭洗碗洗地板做园子等粗事之外,还得做办公室教书工作。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张充和,山水、诗词册页,1985年,纸本设色,小园即事之一

原本处于养在寂寞深闺、园林深处的大小姐,转身进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生活。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自己,焕然一新,这个具有传统仕女气息的女子正走向人间烟火,是渐变式的,却又是脱壳化蝶式的。当然,我们无法评说生活给与充和的苦难是有益还是无益的。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结缡二十年赠汉思,二十首之一

生活逐渐好了起来了,稳定后充和多次想回国与亲友团聚,却因为文化大革命等原因无疾而终,甚至连在香港相聚都未能如愿。再次回归故土,已是三十多年后。

“汉斯在加州,我在苏州。”

——张充和

后半生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在她为夫君改名“汉思”,表达了爱护祖国,思念祖国的真切感情。充和曾动心回国,甚至连车子房子都打算好了,最终考虑到汉思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充和体念公公婆婆,归国最终作罢。

在弥留之际的的充和这样说道“汉斯在加州,我在苏州。”

世俗生活的出口:书法与昆曲

连吃饭都需要精打细算,又怎么能请的起佣人呢?料理家务、照顾孩子都是充和必须要应对的。即使是在这种非常忙碌的情况下,汉思格外珍视妻子身上的艺术气质,要求充和每周二上午自己支配,用来练习书画。

“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好精致的部分。”

——傅汉思

书 法

不惑之年,充和生儿育女,她给女儿取名叫“以谟”,“谟”字就是取自叔祖母为充和请来的私塾老师朱谟钦,可见这位老师在充和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在合肥,朱谟钦听说哪里又发现了什么古碑时,就会跑去拓回来,他要让充和临摹第一手的拓片,确保古色古香的笔法神韵。

“自己不爱打扮,但笔墨纸砚一定要用最好的。”

——张充和

张充和从五岁开始临帖,出行亦不忘携带笔墨,常常早上三四点钟就开始今天的书法日课。“以通驭专”,张充和最出名的就是小楷,她自己也格外喜欢,但并不影响她拜读临习其他书体风格的杰作。1983年,在美国期间,张充和在一张旧纸上临摹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当时在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的余英时先生见后十分喜欢,索取悬置家中。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张充和,临苏轼《黄州寒食贴》,1983年,纸本,36x48.2厘米,余英时藏

在众多书体风格中,充和格外喜欢端庄的小楷。她的小楷有六朝墓志的韵味,结字方正,笔画厚实有力,转折处有棱有角,字虽不大,却大气端庄;同时横画和捺画也取法隶书,显得古雅苍劲。她后期成熟的小楷风格,笔画之间常不连接,显得更加空灵朗疏。

沈尹默说她的书法是“明人学晋人字”。在重庆的时候,他们先是交流诗词,后来张充和去陶园为尹师拉纸,随后便跟从沈尹默学习书法。沈尹默教她掌竖腕平法、五字执笔法,为她推荐碑帖临习,帮助张充和改变松懈无体的书写习惯。二人保持着终身的情意。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张充和与沈尹默夫妇

波士顿大学白谦慎教授说:“她的书法,一如其为人与修养,清淡之中还有一种高雅气质,这种气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少了。”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家,而是一位学者。

昆 曲

书法和昆曲是张充和一生最爱的两门艺术。

不到十岁,充和就跟着叔祖母学习吹箫,这或许是充和日后醉心昆曲最初的音乐启蒙。在合肥老屋,充和也看过曾祖父张树生的收藏昆曲剧作《牡丹亭》《西厢记》等,只是那时候,充和还不知道这些古籍是可以唱出来的。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充和的昆曲扮相

十六岁回到苏州以后,因为父亲母亲都爱昆曲,请昆曲老师沈传芷、张传芳等来家中教授,张家客厅名角云集,张家姐弟和老师曲友们扮相表演。“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几许”,在昆曲的发源地苏州,充和奠定了一生的昆曲事业。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昆曲工尺谱,折柳阳关,局部,纸本册页,约1991年,私人藏

战火纷飞的年代,军人们也需要文化活动的慰藉和鼓励,充和在重庆的时候经常去参加劳军演出,演绎《牡丹亭》、《佳期》以及《刺虎》。战争期间《刺虎》是各地常演的曲目,瘦小的充和凤冠霞帔,一身武媚,变身为背负民族大义、家国仇恨的烈女子。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张充和70岁写下

张充和一生醉心于艺术,但始终保持着老派文人游于艺的态度。书法、诗词、文章、昆曲,在充和看来一直都是“玩”,作品写了就写了,从没想过结集出版,别人要给她立传,最后变成“听张充和奶奶讲故事”,更没想过要去抢占中国艺术史上一席之地。

她的一生淡泊名利,在她自撰的诗中有一句就足以概括平生: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张充和撰写的对联

随 遇 而 安 的 人 生 态 度

张充和的一生并不如与她同时期的张爱玲、陆小曼、林徽因一样,有着为人津津乐道的感情生活与传奇人生。没有戏剧性的转折与选择,充和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幸运,也有生命给予她的艰辛与困难。然而自始至终,她都秉承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以及亮晶晶的灵魂。

“我若有家,愿家里有一些阳光;我若有国,愿国里有一些阳光;我若有我自己,我愿我有,至少要有个亮晶晶的灵魂,以我这透明的灵来接受阳光。”

——张充和《阴晴》

她没有任何有关“婚姻”、“年龄”、“社会压力”等庸俗的烦恼,在那个时代35岁才结婚。她也没有“大家闺秀”的身份包袱,在美国初期,粗茶淡饭,家务粗事也毫无怨言。她就这样自由自在的,保全自己的意志,从容豁达。

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书法、昆曲和其一生随遇而安的活法

晚年的张充和

随身携带曲谱和笔墨,无时无刻不保持乐观与幽默,擦地板的时候都可以唱昆曲自娱自乐,让精神有所寄托。送给朋友的书法作品落款“天申留擦锅底”,家中猫儿的名字也非常有趣,黄色的叫“黄帝”,灰色的叫“徽宗”,紧紧的抓住了猫儿高高在上的脾性。

张充和坚信一旦坚持,便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她不期望出人头地,抱定四海为家,颠沛流离的同时积极乐观,随遇而安。

文 | 点点

图 | 来自于网络,侵歉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