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阴阳与善恶的共生体。(资料图) 这只是一部幻想类的影片,若从道学角度观察,会发现影片讲述的内容正是人们修真的方法。 道教以阴阳作为世间万物的根基,万物有阴有阳、有内有外、有善也有恶,但阴阳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且泾渭分明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阴阳与善恶的共生体。 如果把这部电影中人类的角色作为阳来看,那寄生其内的毒液便是阴的代表,若把人类与毒液相互剥离,即是对阴阳一体共生的分裂,那么二者谁也不可能完成最后的大举。 毒液与人类的角色本是善恶一体,二者相互影响并相互成就的过程,象征的正是宗教修行之去恶存善的本质。 修真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在于修自我,而不是用自以为的善恶是非去判断他人的对错。(资料图) 道教之“善”,首先出于每个人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即先要明白自身其实是善与恶的综合体,既能够看得清自己所能施予的善念善行的力度和多寡,又能够知晓内心中的恶念究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会被激发。 只有清楚了界限在哪里,才不会被一己执念操控,更可以避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审视他人。 修真的最初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在于修自我,而不是用自以为的善恶、是非去判断他人的对错。 一旦被执念捆绑,最终的结果便只会如同影片中的反派一样,看似满口都是仁义道德,却只是把自我凌驾于众生之上,忘却了“以百姓心为心”才是道法自然的根本出发点。 “真”之所以需要去修,正在于每一个人其实都已经被后天的体制困束。(资料图) 每个人都是善恶的共生体,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去正视并审视身中之恶。 恶,并非专指对他人产生伤害的言行,其在广泛意义上更指向于被名色财欲而沾染了的内心。
正如道祖所言水之德性,其在平静的时候才可以把所有的杂质沉淀下去,从而反照到每一种世间光景的本然之相。 静心以修真,以清静之态反照到每个人的内心,唯当忘却善恶与执念,才能发现自我的本真。 “真”之所以需要去修,正在于每一个人其实都已经被后天的体制困束,我们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都是利益思考之后的产物。 而一旦加以思考,便难以逃脱对是非曲直的误读,这实为脱离了道之自然的范畴。 只有能够“忘”掉自我,才能真正与万物同尘、与道合真。(资料图) 因善而修真,还要再强调一个字,即曰“忘”。首先要忘却人间的是非,让一切行为始发于自己的初心;其次要忘却自我,让一切行为都与自身的执念没有关系。 《毒液》电影最后有一个场景,是在讲人类与毒液合体之后对便利店抢劫事件进行拯救,这时的善则变成了他们的习惯使然,而非是出于思考之后的利益抉择。 为善,不是为了求名、求功德,而是出于一颗慈爱众生的心。 若把为善变成了与功德利益的交换,从修行上讲,这依然是被自身的欲望控制,那么这样的善在本质上其实是恶的另一种表现。 道教修行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即是去欲,去掉个人的欲望,返归天地大道的本然。只有能够“忘”掉自我,才能真正与万物同尘、与道合真。 电影中的毒液虽然是从外星来的生物,但代表着另一个自我的“毒液”始终存在于你我内心深处。 修行,要做的是正视自己的内在,不论其究竟偏向于善、还是偏向于恶,它都是最真实的存在。而只有在正视、内观且自省的基础上不断精进,才可以把内在与外显合二为一。 修行是要从红尘中实现超越,从做一个内功外行兼具的上善之人开始,使日常的一言一行都附加上修真的要义,待到拨清人间迷雾,方悟我道之真究竟为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