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配方及质量比如下:威灵仙:当归:乳香:没药:川断:白芷:元胡:大黄:红花:伸筋草的质量比为4:3:2:2:3:4:6:2:2:3。该中药组合物以君臣佐使组方,运用传统中医穴位疗法和现代药学透皮吸收理论,把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粉末,加黄酒调匀成糊状,敷于人体双侧鹤顶、内外膝眼穴。通过刺激穴位,经络传导,疏通经络,活血祛瘀,使筋脉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给药方法方便,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其痊愈及显效率20.0%,有效率为77.5%,总有效率为97.5%,是一种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专利说明】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它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膝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0003]临床上以中老年发病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病理特点为局灶性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软骨下骨质变密(硬化),边缘性骨软骨骨赘形成和关节畸形。 [0004]现代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是由于关节软骨变性和关节遭受慢性损伤而致,肥胖和遗传因素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继发性者是由于膝部外伤、劳损、慢性炎症,以及膝内、外翻畸形等所致,如股骨髁或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或脱位、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等,多发生于青壮年。 [0005]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盈则筋劲强,关节滑利。在中年以年,肝肾逐渐亏虚,肾气不足,筋骨失其所养,筋软骨萎,或兼遭风寒湿邪内侵,易发本病。若膝部外伤、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致使筋骨失养而发病。 痛痹,病名。据文献记载有两个含义:其一指以关节疼痛为主证的痹证。《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故痛痹又称寒痹。《金匮翼?痹证统论》:“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其二指痛风。虞抟谓:“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 痛痹是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合邪而以寒邪为主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冬季,发病年龄以中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 [0006]目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而前者在临床上最常用,且病人最易接受,非手术疗法可分为理疗、激光照射、针刺疗法、辅助工具、注射疗法、药物等方式。中药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以补肝肾,强筋壮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为法。中药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内治法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相同的,疗效也较为确切(参考文献,阳旭升,靳嘉昌,靳荷中药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中医正骨》,2010年2月第22卷第2期)。 【发明内容】 [0007]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丰富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药药物,同时,也为了临床上治疗本病更有针对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门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的外用中药组合物选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经络传导,调理气血,祛风除湿,使经络疏通,筋有所养,骨有所生,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0008]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配方成分及质量配比如下:威灵仙:当归:乳香:没药:川断:白芷:元胡:大黄:红花:伸筋草=4:3:2:2:3:4:6:2:2:3。 [0009]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功效主治: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可用于跌打损伤。《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现代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及黄I1、黄III有改善外周微循环障碍作用,使血流加速、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加和血细胞聚集程度减轻。 [0010]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是补血活血、风湿痹痛、跌扑损伤。《注解伤寒论》记载:“通脉”。同时,现代研究记载当归煎剂耳血管灌注流可使家兔子血管舒张,水提醇沉液静注可使麻醉犬动脉压下降,冠脉、脑动脉和股动脉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 [0011]乳香,性味:辛苦温。归经:入心、肝、脾经。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痈疮肿毒。《纲目》:乳香香窜,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素问》 Z?:诸痛库疮瘍,皆属心火是矣。广科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尔。......杨清叟z?:凡人筋不伸者,敷药宜加乳香,其性能伸筋。《本草经疏》:风水毒肿、邪干心脾、恶气内侵、亦由二经虚而邪易犯。瘾疹痒毒、总因心脾为风湿热邪所干致之。脾主肌肉、而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此药正入二经,辛香能散一切留结,则诸证自瘳矣。 [0012]没药:性味:苦辛平。归肝、脾、心、肾经。功能主治: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痈疽肿痛。《本草衍义》:没药,大概通滞血,打扑损疼痛,皆以酒化服。血滞则气壅凝,气壅凝则经络满急,经络满急,故痛且肿。凡打扑着肌肉须肿胀者,经络伤,气血不行,壅凝,故如是。《医学入门》:东垣云,没药在治疮散血之科。此药推陈致新,故能破宿血,消肿止痛,为疮家奇药也。《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本草纲目》: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0013]川断:性味: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本经》: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别录》:主……腰痛,关节缓急。《药性论》: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日华子本草》:助气,调血脉,补五劳七伤,破症结瘀血,……。《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走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生新血,破瘀血,......。 [0014]白芷,性味辛,温。归经: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李杲: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本草汇言》: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如头风头痛,目眩目昏;如四肢麻痛,脚弱痿痹;如疮溃糜烂,排脓长肉;如两目作障,痛痒赤涩;如女人血闭,阴肿漏带;如小儿痘疮,行浆作痒,白芷皆能治之。第性味辛散,如头痛、麻痹、眼目、漏带、痈疡诸症,不因于风湿寒邪,而因于阴虚气弱及阴虚火炽者,俱禁用之。《本草经百种录》:凡驱风之药,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用之则有利无害者也。盖古人用药,既知药性之所长,又度药性之所短,而后相人之气血,病之标木,参合研求,以定取舍,故能有显效而无隐害,此学者之所殚心也。《本草求真》: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渗为渊涕;移于大肠,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痈疽;风与湿热,发于皮肤,变为疮疡燥痒;皆能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悉去,留结之痈肿潜消,诚祛风上达,散湿火要剂也。 [0015]元胡,性温,味辛苦,归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0016]威灵仙,性味:辛,咸,温,有毒。归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症瘕痃癣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治风湿骨痛,黄疸,浮肿,小便不利,偏头痛,跌打内伤。 [0017]狗脊,性味: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健腰脚,利关节。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本经》:主腰背强,机关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别录》:疗失溺不节,男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闇,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药性论》:治男子女人毒风软脚,邪气湿痹,肾气虚弱,补益男子,纹筋骨。《纲目》:强肝肾,健骨,治风虚。 [0018]大黄,性味: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功效:祛瘀。主治:跌打损伤。用于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濒湖集简方》记载其“治打仆伤痕,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 伸筋草,性味苦辛温,归经:肝经。主治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本草拾遗》:“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滇南本草》石松,其性走而不守,其用沉而不浮,得槟榔良。《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治腰痛,关节痛,闭经。《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通关节。《江西中药》:治腰痛及胯,腿等痛症。《江西中药》:“味淡。”《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 本发明以君臣佐使组方,以元胡为君药。元胡,性温,味辛苦,归心、脾、肝、肺,能“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以此药为君,义在发挥其“活血,利气、治一身上下诸痛”之功效,为全方定下祛风止痛之基调。 [0019]以威灵仙、白芷为臣药。威灵仙辛、咸、温、有毒。归膀胱经。其功效为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治风湿骨痛。白£,性味辛,温。归经: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李杲: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从而加强君药祛风除湿之功效。 以伸筋草、川断、当归为佐药,在本病发病过程中,可出现肿胀剧烈疼痛等症,而伸筋草,性味苦辛温,归经:肝经。主治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川断:性味: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是补血活血、风湿痹痛、跌扑损伤。上药组合可辅助君药达到补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故可促药吸收,增强全方各药共同作用; 乳香、没药、红花、大黄为使药,四药与君药相使为用,共奏活血行气之功用,乳香、没药配伍红花、大黄,乳香调气活血定痛,没药活血止痛,红花活血祛淤通经,大黄瘀滞作痛,四者合用,有活血、祛淤、通经、止痛之功效,与君药配合,更达血行则气通、血行则风祛湿除之功效。 [002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全方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之功。 [0021]以黄酒作为药引子,《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用”(米酒即黄酒),黄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 [0022]运用传统中医穴位疗法和现代药学透皮吸收理论,采用中药组合物穴位贴敷治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乃是本发明的特色。 [0023]研究表明,持续刺激人体穴位,可使分布于相应穴位皮下的神经和血管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物质交换的能力得到加强,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和免疫功能,改善相关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24]鹤顶穴属经外奇穴,位于膝上部,屈膝,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其皮下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和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关节支和膝关节动脉网分布。功能主治为通利关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内、外膝眼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千金要方》,别名膝目。取穴: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左右共四穴,布有隐神经的髌下支及胫、腓总神经的膝下内、外关节支,膝关节动、静脉网。主治膝痛,腿脚重痛,脚气,及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等。三穴均为膝关节近端穴位,但其对膝关节疾病的治疗效果极佳,故选取三穴联合,敷以中药,可达疾病痊愈之目的。 [0025]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粉末,每付药的量如下:威灵仙4g、当归3 g、乳香2 g、没药2 g、川断3 g、白?Ε4 g、元胡6 g、大黄2 g、红花2 g、伸筋草3 g。加黄酒调匀成糊状,均匀涂敷于医学上可以接受的3或6块无菌胶布上,敷于人体单侧或双侧(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鹤顶穴、内外膝眼穴,每日留置8-10小时后揭下。每次具体的用量就是每付药的量。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2日。 [0026]禁忌:对本中药组合物皮肤过敏者禁用。 [0027]疗效判定: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 [0028]痊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无关节肿大,上下楼梯无疼痛,局部无压痛,关节活动无骨摩擦音,无明显晨僵; 显效:症状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尚可,关节不肿大疼痛,上下楼梯轻度不适,关节活动时无骨摩擦音,无明显晨僵,胫骨内上髁或髌骨轻压痛; 有效:症状减轻,关节活动功能较前好转,局部疼痛减轻,上下楼梯疼痛较前好转,关节活动时偶有骨摩擦音,晨僵较前减轻; 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关节活动功能无好转,上下楼梯、关节肿大、局部压痛、晨僵等无改变。 [0029]治疗病例及治疗效果统计: 按照上述评定标准,使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其中,男41例,女89例;年龄20?70岁,平均48.7岁;病程5天?30年,平均10.8个月。 [0030]用药时间为3-5个疗程。 [0031]痊愈及显效率20.0%,痊愈3例,显效21例,共24人,男8例,女16例;年龄20?42岁,平均31.8岁;病程5天?2年,平均3.7个月。轻度4例冲度18例;重度2例。 [0032]有效率为TL 5% ;共93人,男44例,女49例;年龄25?62岁,平均45.4岁;病程15天?20年,平均8.9个月。轻度30例冲度49例;重度14例。 [0033]无效为2.50 % ;共3人,男I例,女2例;年龄55?70岁,平均64.7岁;病程15年?30年,平均21.7年。 [0034]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君臣佐使组方,以元胡为君药。元胡,性温,味辛苦,归心、脾、肝、肺,能“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以此药为君,义在发挥其“活血,利气、治一身上下诸痛”之功效,为全方定下祛风止痛之基调。 [0035]以威灵仙、白芷为臣药。威灵仙辛、咸、温、有毒。归膀胱经。其功效为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治风湿骨痛。白£,性味辛,温。归经: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李杲: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从而加强君药祛风除湿之功效。 以伸筋草、川断、当归为佐药,在本病发病过程中,可出现肿胀剧烈疼痛等症,而伸筋草,性味苦辛温,归经:肝经。主治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川断:性味: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是补血活血、风湿痹痛、跌扑损伤。上药组合可辅助君药达到补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故可促药吸收,增强全方各药共同作用; 乳香、没药、红花、大黄为使药,三药与君药相使为用,共奏活血行气之功用,乳香、没药配伍红花、大黄,乳香调气活血定痛,没药活血止痛,红花活血祛淤通经,大黄瘀滞作痛,。三者合用,有活血、祛淤、通经、止痛之功效,与君药配合,以达血行则气通,血行则风祛湿除。 [003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全方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之功。 [003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全方共奏活血产祛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之功。 [0038]以黄酒作为药引子,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具有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 [0039]运用传统中医穴位疗法和现代药学透皮吸收理论,采用中药组合物穴位贴敷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使穴位处皮肤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不断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和免疫功能,改善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通过经络传导,调理气血,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0040]中药贴敷疗法简便、快捷、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且诊疗费用低廉,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引进、推广,能为广大的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接受。其痊愈及显效率20.0%,有效率为77.5%,总有效率为97.5%,是一种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实施例1 本发明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配方及质量如下: 威灵仙4g、当归3g、乳香2g、没药2g、川断3g、白]E4g、元胡6g、大黄2g、红花2g、伸筋草3g。 [0042]本发明外用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 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粉末,每付药的量如下:威灵仙4g、当归3 g、乳香2 g、没药2 g、川断3 g、白?Ε4 g、元胡6 g、大黄2 g、红花2 g、伸筋草3 g ;加黄酒调匀成糊状,均匀涂敷于医学上可以接受的3或6块无菌胶布上,敷于人体单侧或双侧(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鹤顶穴、内外膝眼穴,每日留置8-10小时后揭下。每次具体的用量就是每付药的量。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2日。 [0043]禁忌:对本中药组合物皮肤过敏者禁用。 [0044]该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把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粉末,加黄酒调匀成糊状,均匀涂敷于医学上可以接受的3或6块无菌胶布上,敷于人体单侧或双侧(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鹤顶穴、内外膝眼穴上,每日留置8-10小时后揭下。10天为一个疗程。 [0045]禁忌:对本中药组合物皮肤过敏者禁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配方及质量比如下:威灵仙:当归:乳香:没药:川断:白芷:元胡:大黄:红花:伸筋早的质量比为 4:3:2:2:3:4:6:2: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及质量如下:威灵仙4g、当归3g、乳香2g、没药2g、川断3g、白]E4g、兀胡6g、大黄2g、红花2g、伸筋草3g。 【文档编号】A61P19/08GK104324097SQ20141053351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熊桂华, 矫俊东, 高金良, 杨冬雨, 刘舒音 申请人:长春中医药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