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个娃9个爱吃手,这类辅食不能少,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无限时空使者 2019-04-03

吃手,几乎是全世界宝宝的“共同爱好”,小手放进嘴里“吧唧吧唧”吃起来味道好像还挺好。而爸妈们一提起宝宝吃手,就担心得很“会不会有细菌?”“会不会咬伤手指?”“会不会养成不好的习惯?”

宝宝最初是通过嘴来感知这个世界,有些宝宝还会有“啃脚”“咬玩具”的现象,这都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意阻止。

咱们要防的不是宝宝“吃手”,而是“病从口入”!平时注意把宝宝的双手双脚洗干净,定期清理宝宝的玩具,可以让宝宝尽情的咬。大一点的宝宝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手指食物,让他咬得开心,顺便还把吃饭问题都解决了!

今天教妈妈们做一款松饼,比蛋糕有嚼劲,比饼干松软,拿来给宝宝磨磨牙最合适啦!自制的营养又干净,也不怕宝宝吃到细菌。

每次推荐蛋糕类辅食,都有很多妈妈反应家里没有烤箱,所以这次的松饼我改良了一下,用平底锅,或者像我这样的多功能锅就可以做,新手妈妈也能学会。

食谱名:酸奶小松饼

参考月龄:12个月以上

1、准备食材:糖8克,自制酸奶15克,低筋面粉20克,鸡蛋1个(约50克)。

2、蛋清蛋黄分离。

放蛋清、蛋黄的碗一定要无油无水哦~

3、把自制酸奶倒入蛋黄碗中,搅拌均匀。

4、筛入低筋面粉。

面粉过筛可以使粉质更加细腻,减少颗粒感。

5、搅拌均匀。

搅拌好的性状是像我这样蓬松易滑落的哦~

6、蛋清中滴入2滴柠檬汁,倒入1/3的糖,打发至粗泡鱼眼,再倒入1/3的糖打发至湿性发泡。

柠檬汁可以使蛋白打发更稳定,如果家里没有柠檬片,也可以用白醋代替。

7、倒入剩余的糖,打发至小尖峰。

教你一个小窍门,打好的蛋白霜倒过来,没有掉下去的就成功喽~

8、舀1/3打发好的蛋清到蛋黄糊中,边划“J”字边旋转碗,翻拌均匀。

分两次翻拌,可以使翻拌更加均匀细腻,记住不要画圈哦,不然容易消泡。

9、再把翻拌好的蛋黄糊倒入蛋清糊中,用同样的方式,翻拌均匀。

10、多功能锅刷少量油。

11、多功能锅调节档位。

12、大圆盘中舀入蛋糊。

13、小圆盘中倒入清水。

加了清水以后,煎出来的松饼会更加蓬松软嫩。

14、盖上盖子,煎焖10分钟。

妈妈们可以做点其他的事或者看会书哦。

15、开盖翻面,再煎焖5分钟。

翻面会让小松饼两面受热均匀哦。

16、开盖,做好啦~

17、香甜的酸奶小松饼就完成啦,一口咬下去松松软软,太好吃啦。满口都是鸡蛋和酸奶的甜香,入口即化,太美味啦!

添加要领:

●妈妈们在打发蛋清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打发的碗无水无油,才能更好地打发蛋清哦!

●妈妈们家里如果没有自制酸奶的话,也可以在超市买“如实酸奶”,我尝试过,做出来也是比较好的。

黄妈说:

看到宝宝吃手,妈妈们别急着阻止,从心理发育的角度讲,宝宝吃手其实是有很多好处的。

1. 更聪明:大脑的发育需要输入很多“感觉刺激”的信息,吃手就是其中一种,越小的宝宝越是依赖口腔来获取这类信息。

2. 锻炼感觉运动系统:宝宝能主动把手指头放到嘴里,其实是依靠了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协调配合,这是很大的进步。

3. 自我安抚:在得不到妈妈乳头的安抚时,以“吃手”的方式来替代,说明他找到了能够自我满足的方式,这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4. 原始的情绪应对方式:成人也可能用抖腿、捏东西等方式来应对焦虑情绪,宝宝更加依赖简单的身体触感运动,婴儿期“吃手”就自然演变为主要的情绪应对机制。

一般两岁后,宝宝吃手的习惯就逐渐消失,但若到了4岁还有吃手的习惯,妈妈们就要警惕了,最好找医生咨询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