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小食 | 清明时节吃青团

 田丽莉百和堂 2019-04-0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时节。清明,既是一个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所以它兼具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人认为在这仲春与暮春相交的美好时节,天地万物看上去都是清澈明净的,所以叫做清明。清明,清明,真是又干净又清爽!


      清明时节,吐故纳新,生气始盛,气温升高,春暖花开,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

       既然要去郊外玩,总得带点吃的吧……哈哈,小编早已经为诸位准备好啦!清明时节最应景的节气食物就是——青团啊!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既有春天的色泽,还带着春天的香气,真是“秀色可餐”。

       关于青团还有个历史典故呢,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青团能在民间流传这么长时间,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这位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念念不忘,还因为青团有它自己独特的功效。做青团必不可少的艾草就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艾草性味苦、辛、温。《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在清明时节,轻轻咬一口香糯绵软的青团,整个人都变得清澈明净了呢。

文案:陈思雨

编辑:李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