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者心语】我的名字叫,血透护士

 秋原劲草1 2019-04-07

万菁,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从事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工作数十年。  

努力坚持

相信风景在路上

常常涌起一种欲望,写一写职业路上的快乐、烦恼,或者内心那些一闪而过的亮光……

但显然,驾驭文字对现在的我来说,远不如驾驭血透机来得娴熟和轻松。

◇◇◇◇◇

慢慢走,努力坚持,相信风景在路上。


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通过弥散和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一年中几乎超过一半时间和我们在一起,与血透机为伴。

久而久之,我们成了朋友,成了亲人。“跟护士待的时间比儿女长”,这是事实。


在医院,我们几乎是独立的一个小王国。一上班,所有的时间都固守在透析室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视线中,除了患者,就是一起上班的同事。长期的同处一室,朝夕相对,缔结了我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我们这里

我们在这里

我在这里,我们在这里。

如果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那么,我们首先能给予患者的温暖鼓励和安慰也就是:我在这里,我们在这里。

我们一直与您在一起。我们天性善良,对患者心怀悲悯。每个微笑,每声亲切的问候,每一次轻手轻脚的巡视,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都是我们对天使形象的努力阐释。


但我们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温婉与和顺,温柔时如江南之水,豪爽时不让须眉,唠叨时像家长,严谨时又如学者般一丝不苟……

在我们身上,交融着诸多特质,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变化背后,只有一个心愿:从专业出发,给患者最好的 服务。


每天,我们早早地赶到科室上班,为一天的透析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搬运透析液是热身运动,长期的锻炼使得透析护士不管看上去强壮的也罢柔弱的也好,二十斤的透析液大桶都能利落无比地提起,然后神态自若地放到透析机前。

每台透析机前两桶透析液,几分钟轻松搞定,并潇潇洒洒地一桶桶打开,那姿态动作,让人不得不赞叹一句“酷毙了!

这是我们

平凡而认真

我们有时特爱“斤斤计较”。

因为我们的患者通常没有小便,需要严格控制饮水量。无疑这让他们痛苦万分。这使得我们必须准确估算病人的干体重,确定病人的脱水量。

定的脱水量太高,透析过程中就会出现低血压,抽搐等并发症;定的脱水量太少会造成透析不充分,出现水肿。那时,我们就成了最“斤斤计较”的“精算师”,会把水量精确到0.1千克。 


我们还免不了唠唠叨叨。而这种唠叨往往从病人透析就开始了——

“王婆婆,你的袖口太紧了,小心压迫内瘘”

“马叔叔,您怎么水肿这么厉害!早晨不能喝粥,要严格控制进水量”

“张阿姨,您血压偏高了,以后少吃点咸菜”

“吕大爷,你出行不方便,以后得让家属接送。”……


见缝插针地进行健康宣教,事无巨细地指导饮食生活。为此,患者总是开玩笑地称呼我们为“教授”,并逐渐喜欢上了我们的唠叨——因为在我们的唠叨里,他们不断收获着疾病保健的经验与小窍门。


我们也没有睡午觉的习惯。

每天午饭后,正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刻。患者四个小时的治疗即将结束,各种并发症也容易在这个时段高发。

所以,像个战士一样,守护好每一位患者,小心翼翼地观察血透不良反应,及时发现每一个细微的隐患,以最敏捷的速度处理好,这是我们在午休时间里的常规任务。


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努力,“只要患者的血一分钟没有回到体内,我们的心就一分钟不能放下。”

这就是我们——平凡而认真的血透护士!

征稿要求

1.以卫生健康类题材为主体,诗歌不超过以50行,组诗不超过5首,散文故事类不超过1500字。

2.本刊目前设置以现代诗为主的“驿路诗语”,以随笔散文为主的“医者心语”,以医患故事为主的“仁爱医路”等子栏目,来稿请标注投稿栏目。

3.本刊只接受电子来稿,所有来稿须附作者简介、照片、真实姓名、工作单位、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