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壹芊 2019-04-08

(1919德国斯图加特---2012中国北京)

                                            郁宁远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一.    从1919年开

十点整,我来到传达室,工作人员告诉我,公共关系负责人汉娜正在对面的大厅里等我。我走了进去,见到一张方脸向我微笑着,我走上前去与她握手。

她告诉我,从1919年开始,她的祖父就是这所学校的创办人,他父亲在这所学校从幼儿园上到高中,她本人是这里的毕业生, 她一直在这里工作, 她的孩子还在这所学校上学…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欧州抛入了巨大的深渊, 德军在前线失利,军人返回故土,沒有食物、沒有衣服、沒有工作,有人连家也沒有了。大部分的公司都倒闭了,而在斯图加特,由埃米尔.默特(Emil Molt)先生领导的Waldorf Astoria 烟厂是少数存者之一。默特总裁是位杰出的商人,也是积极的社会改革者。

 德国的许多哲学家在反思当代文明和人类的精神处境,在人类文明能够创造出辉煌的艺术,发明了科学和科技产品,却没能阻止战争,人性中的兽行将随时膨胀,将自身毁灭。大混乱造就了大反思,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众多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用各种方式警告人类,如果再不反思,世界将进入末日。

 在众多的思想家之中,斯坦纳是杰出的一位, 他在反思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后,又从东方文明中寻找答案,他在早年研究了印度的精神学说,他和他的同伴甚至从中国的老子孔子思想中寻找理解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从一位学贯中西的中国学者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西方文明的局限性。要想拯救西方和人类必须在全人类的高度,甚至在宇宙和人的关系认识高度才能找到团结人类、缔结和平的精神力量。不是靠教堂,也不完全依靠政府, 而是靠民众, 通过社会实践,通过艺术、教育、农业、医疗在大地建立互助的社区,实现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精神,从而将天国之光,重新带到大地上来, 这就是他的精神科学、三元社会理论和他的教育学说的来源。

斯坦纳被邀请来到斯图加特演讲,这个城市附近一个小镇的图宾根大学,是诞生过大哲学家黑格尔、谢林和大诗人何尔德林的地方。他针对当时现实提出了改良社会的三元社会理论。汉娜的祖父就是其中一位热心听众,当时他才20多岁,听了斯坦纳的演讲后,深受启发。他作为志愿者去埃米尔.默特的烟厂,给工人讲斯坦纳的三元社会理论。工人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他们开始跟他们的老板提出是否请这位年轻人为他们的孩子办一所学校。汉纳说,他办不了学校,需要请斯坦纳先生帮助。

 埃米尔.默特很关怀员工,他注意到工厂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是他过去员工们的儿女,这些工人与他们的父母有的不过是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机会,一样的阶层…他希望能为他们做一些事,改善他们的生活,他请教史代纳是否有可能为他的员工的孩子创造出一个既能超越阶级限制,又能保有他们善、美、真的教育,也就是说,能否规划出一套引领人走向自由的教育﹖史代纳给予非常肯定的答覆,于是埃米尔.默特请求斯坦纳成为教学顾问,并用工厂的名字“华德福”作为学校的名字。

最初的华德福学校成立了一个独立机构,由当地政府授权作为具有特殊的自由探索性示范学校。斯坦斯坦纳坚持四个原则:

1. 这所学校是开放给所有当地儿童;

2.  这里是男女同校;

3. 它是一个统一的十二年制一贯教学;

4. 这个学校直接与儿童一起工作的教师必须是学校经营的主持人,同时这个学校必须将政府及经济的干预减至最低这个学校;

无论从哪一条看,在当时都是革命性的,特别是教师自治,它的最重要的含义是脱离政府与投资人的干预,让教育回归到自己本身, 而不成为政治和经济的附属品。令我吃惊的是, 这所把政府和经济干预降到最低的教育理想居然在最初得到了华德福烟厂的资助, 而且在战后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资助, 目前在德国的华德福学校, 80%的学费都是政府资助的, 政府不干预学校的课程设置, 这就决定了其他三条: 当地所有儿童都有机会上学; 男女同校; 十二年一贯制。

可是这个成果不是从天上而降的, 而是对二战反思的结果。希特勒曾将所有的华德福学校都关闭了。目前在欧州, 尤其在北欧, 华德福学校都能得到政府的资助而不受到教学干预。从世界范围看, 那些不关闭也不支持的政府到处都是, 甚至美国这个民主的国家, 华德福学校只能成为”贵族学校”, 有钱才上得起, 但最近传来消息, 美国西岸已经出现多所政府出资的华德福charter 学校。这让我在美洲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那么在亚洲呢? 在中国会怎么样呢?

1919年5月13日,斯坦纳带领大家初步讨论学校的独立计划,目的是在教育部找到一个允许的法律结构。截至八月底,十七位教学职位的候选人参加由学校举办的许多教学课程学习,其中有十二个候选人被选为学校的第一任老师。

汉娜告诉我,就在这间教室,这十二个人连天连夜地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案。

“这十二个人是怎么选出的?”

“斯坦纳的标准是并不要求正式的教师资格, 但他选择有生活经验, 真正爱孩子, 愿意对新观念开放的人。”

“他们都在学习什么课程?”我问。

 汉娜说,“斯坦纳以人智学作为教育的哲学基础,为学校的教师与员工进行教师培训,课程包括<<人类研究>>(The study of man),教师论谈(Discussions with teachers)以及实用教学(Practical Advice to Teachers)三部分,这些课程后来结集成册,成为全世界华德福教师培训的基本课程。”

 学校于1919年9月7日正式开幕,典礼是在斯图加特公园内的大礼堂举行,一千多人参加典礼,斯坦纳在开幕致词时说:"这是一个结合活的科学,活的信仰,活的艺术和灵性生活的新教育…” 从此,全球的华德福教育运动就此开始了。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256名学生分为在八个年级; 其中191个学生来自从工厂的65个家庭,其他学生来自斯图加特的其他有兴趣的家庭,其中许多人已经在该城市从事人智学运动。在随后的几年,工厂工人的子女和境外学生取得了平衡。在头一年,学校是一个和公司的联合体,全体教师被列为在华德福烟厂的工人编制, 第二年学校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

 从此,自由华德福学校的年级逐年增长,四年后,即到了1923,学校开设到9-12年级,此后开始增加平行班。到1926年有超过28个班1000名学生。

 这时我们走进了一个小会议室,汉娜说,这里是在周四的教师会议前的筹备会议,通常是由教师会主席,教师代表和行政负责人参加。我看到在对面的窗边, 挂着斯坦纳的照片, 而在斯坦纳照片的对面是他的祖父的照片。

 1922年,斯坦纳在牛津演讲时送给教师们一段话: 以感恩崇敬的心接纳从天国来的孩子, 以爱教育他, 带领他进入人世间的真自由。”这句话至今成为全世界华德福老师的三个金律。我们最大的努力一定要放在培养自由的人,让人有能力定义自己的目标,指导自己的生活。

正是这样带着人类理想和终极关爱,帮助年轻人寻找内心自由和真理的学校,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分子全部关闭。整个世界也处于一个末日笼罩的深渊中。即便在中国,这个为辜鸿铭自豪的以东方哲学和圣人教导所护佑的国土,也被践踏在日本人的铁蹄下。我的故乡南京有30万人被散心病狂的日本士兵赶到长江边, 让中国人自己挖了大坑, 然后在日本人机枪扫射下活埋了自己。

岂止在二战间,中国受到凌辱,其实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衰落的标志,在鸦片战争就开始了。我读到的最好的关于鸦片战争历史陈述却是来自瑞士多纳跟斯坦纳一起工作的诗人和剧作家生平最后一个关于中国的话剧:<<林则徐>>,在最后一段林则徐与皇帝的对话中说,中华之大道已逝,已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所替代了,我们要送我们的子孙去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和机械,我们才能强装我们的身体,才能个找回中华大道,中华民族才能生存下去……

  斯坦纳的教育理想也让我想起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源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心所欲,不踰矩”。可是经过两千年的风尘,古老的孔子教育思想在现实教育中真正体现了多少? 而这种教育思想中断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为什么在历届新文化运动中,孔子不断遭到批判?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缺少了什么元素?我们现有的教育是否帮助我们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而迈向未来? 五千年的古国文明造就的教育体系,为什么还会让一个牵着学龄孩子年轻的妈妈,为选择一所学校而举足不前?

 汉娜将我带到了老楼的阳台上,可以看到山下临山的街道,这条街道是以烟厂名字命名的。整个斯图加特城尽收眼底, 这个老楼最初是一家咖啡厅, 后来烟厂老板特地买下来给华德福学校,最初的办公室、教师、会议室、食堂全部在这栋房子里。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二. 化90年构筑3座大厦

 我们进入主楼, 她指着粉红色墙壁的进口处说,这里太拥挤,楼道太小。一个班最多时有60人, 因为当地允许所有孩子都有同等机会入学, 很多人要将孩子朝这里送, 孩子在出生后就得在这儿登记, 否则将失去在这里上学的机会,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40年, 直到1947年, 开始建立与之相连的另一个大楼。

这又改变了我的关于华德福学校是小班制和私立学校的印象,这是我在美国看到的情况。而最早的一所华德福学校实际上是一所平民学校。那么在中国是否能够改变呢? 中国城市有无数打工子弟儿童,农村有许多留守儿童,这些儿童能不能得到华德福的关注呢?

去年夏天我在北京和西安讲座时,见到一对从广州来的夫妇,一聊天才知道他们来自一家工厂,要为他们的职工的城市边缘儿童和村里留守儿童办华德福学校。我听了很好奇,打工子弟学校很多,但为打工子弟办一所华德福学校就非同寻常了,它意味着让最弱势的群体受到最好的教育。华德福学校的成本是很高的,家长负不起学费,国家又没有资助,完全靠企业支撑压力是很大的。可是今年夏天应他们夫妇之邀去广州时,他们居然开始了幼儿园,明年准备办小学。他们邀请我担任顾问, 我觉得不如给他们以实际的支持, 于是将我的讲课费捐出一部分设立一个助学基金,希望这些孩子能得到社会的支持。那些能支持华德福教育的又有经济实力的家庭,能否资助这些边缘儿童上华德福学校? 未来的春之谷学校能否用奖学金的方式资助一部分优秀的贫困儿童? 而奖学金是否可以来自于有条件的家庭? 这种善举若能实现,是否意味着我们精神境界的突破? 而这种互助精神将真正的滋养我们在校的孩子?更重要的是, 春之谷学校将秉承第一所华德福学校的平民精神,在中国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美洲的华德福办学模式。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我们进入了一个室内体育场, 墙壁﹑地面均用木头制成, 孩子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在跑步, 这是一个多功能体育场, 集篮球场﹑跑道为一体。这种多功能的大室内空间在许多私立华德福学校是稀有资源,连我在那儿实习过的1924年建校的美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都没有这样的多功能厅,只能将全校的会议厅、体育教室和优柔思美放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这种状况持续七十年。 我所任教的普林斯顿华德福学校也是将优柔思美教室用来当集会室和表演厅, 由于空间狭小, 每年一度的汇报表演还得向周围的公立学校租场地。看来争取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民办官助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新鲜事, 著名的岳麓书院就是民办官助的成功例子, 一千多年前的封建政府尚且能做到这点, 当代政府有何做不到? 关键要看自己的有没有决心来谋成此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体育场出来, 我看到一个玻璃窗里挂满了半成品的小提琴。走进教室, 孩子们在用木槌在敲打, 另两个孩子在一个巨大的木雕前玩耍, 他们一头一尾地摇动木雕, 我很好奇地走过去, 问他们这是什么? 这时, 旁边的木工老师走过来说, 这是他为他自己儿子做的木羊, 像木马一样,可以骑在上面摇动。经他这么一说, 还真像, 只是形状抽象点儿, 只有一只毛耳朵, 另一只已脱落。 他说,当他儿子长大后, 他将木羊送给了这里的幼儿园, 放在那儿很多年, 后来他的孙女出生了, 他又将这只木羊送给了他孙女, 孙女长大后, 他才将木羊拿到了学校的木工房,让更多的孩子分享。

 这两个学生继续在木羊上玩着, 我问他们是否愿意照个像, 他们与老师站在一起,让木羊站在中间, 一起合了影。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一个木工品背后蕴含着如此动人的故事, 那么这所华德福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该有多少的故事, 而在90年中所建的三所大厦中的一砖一木都该有多少的故事?

 从木工房出来, 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大厅, 这是新的教学大楼,由政府资助,社会集资建成的, 虽然建于1940年, 但至今看来还具现代感, 整个建筑拥有歌德大堂风格, 用混凝土和木条组合而成, 一股强大的内驱力从混凝土水泥预制件及木雕形成的钝角和锐角的张力中透露出来。楼梯处, 台阶与扶栏除形成的角度很独特,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据汉娜说,这个建筑从集资,设计到开始动工化了很多年时间,我们就是要建造一座具有纪念碑式的建筑,因此获得了许多建筑设计奖。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进入大厅, 就感到一种宏伟博大的气氛, 虽然剧场空空, 但每一张椅子上似乎有一个专注的灵魂, 全场似乎屏住呼吸, 倾听台上的声音。一组学生正在排练莎士比亚的戏剧, 他们十分专注, 根本没有被访问者打扰。

舞台上装饰线条粗犷而简洁, 色彩丰富而富于层次, 几何形状的板条背后投出的光打在幕布上, 与下面的大厅形成一体, 整个大厅不是正方形,长方形, 而是八角的蜂巢形, 充满了自然神秘博大的张力。

 出了教学楼,对面就是自由华德福高等教育学院的楼,一开始是作为培训本校老师的项目,现在成为面向世界华德福教育的培训中心。再加上另一座斯坦纳楼, 是斯图加特人智学协会中心, 这三座楼的建立经历了90年时间,象征着华德福社区的三元结构。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我在想到春之谷能否有这个气概和信心,建立这么一个大厦? 一座由所有参与者的内心的信念和理想凝成的基石基础上,建立一个中西合璧的理想大厦?

 走出礼堂, 我们进入由斯坦纳楼、教师培训楼及学生楼组成的三角地带。一群孩子正好从优柔思美教师出来, 他们手拉手向他们的教室走去, 汉娜提醒我这是拍照的最佳时期。我们跟随他们进入大楼, 汉娜跟英语老师商量, 是否可以听她的课, 过一会她微笑着对我说: “你很幸运! 她很愿意你听她的课。”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三. 英语作为德语和汉语的桥梁?

   我走到最后一排坐下, 孩子们还在脱衣服。教室里没有桌子, 只有椅子。英语老师告诉我,他们刚上完优柔思美课,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安静下来。这与我在普林斯顿的经验是一样的, 上完优柔思美课的孩子, 再上中文课时很不安静, 我有时需要带他们做一会儿太极, 才能将他们的上冲的能量往下降。有的孩子在脱衣服,有的孩子站着,有的转过身睁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英语老师先用德语与他们交谈, 逐步将话题引到教室里来。当孩子们准备好, 老师让他们站起来, 他们开始跟着老师用手指谣朗诵起英语童谣。他们一会儿说, 一会儿唱, 很多我熟悉的, 如 “天上星星亮晶晶, 一闪一闪放光明…..” 有的是我不熟悉的。基本上是齐唱,偶尔分成两组,大概吟唱了六七首后, 开始坐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老师开始引入一个小故事,用不同的声调将孩子带入情境,她还从讲台上走下来,一边说,一边牵着第一个孩子的手,然后第二个,然后第三个, 一排孩子跟着她走上讲台,故事依然继续; 一个孩子从后排带着一个大帽子,他扮演一个老人,上前边说边唱,其他孩子应和着,看来这个故事已演过不止一次,因为他们的台词很熟,而且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故事情景中了, 几乎忘了他们是在说英语。

 课还没听完, 汉娜过来接我, 我们回到休息厅, 她告诉我,我还可以去听12年级的英语课, 听完课,一个女生将领我去餐厅吃饭。

 英语老师首先让我介绍我自己, 我说你好, 他们积极地回应说你好。我说我从中国来, 我在美国教中文, 所以我对外语教学感兴趣, 我刚刚听了一年级英语课, 铃儿响叮铛的歌声还在我耳边回响, 现在我来到十二年级, 就是想看一看经过十二年的学习,你们的英语已达到什么水准。学生们笑了起来。 

 课堂第一部分是复习, 老师先讲词汇的用法及语法要点, 接着在黑板上举一反三地练习, 然后老师让学生打开书, 开始做书中的语法练习。老师让尽量让每一学生来回答, 回答对了就通过, 回答错了再让另一个学生回答, 直到说对为止。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第二部分, 老师让学生拿出英文戏剧<< Thornton Wilder>>。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戏剧中的人物对话, 是一对青年男女的对话, 全场屏住呼吸,仿佛被主人公的对话深深打动了。当老师停止时, 学生们还停留在情景中, 当老师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讨论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然后又讨论语言风格,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 并用流利的英语回答老师的启发性的问题。这一瞬间, 我忘了他们的母语是德语, 英语只是他们的第二外语。四十五分钟很快过去了。

  下课后, 坐在我旁边的女学生带我去学校餐厅, 在操场上, 我看到一些学生在打乒乓球。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我南京的一座小镇的小学教室门口的一排乒乓桌, 每次下课的十分钟, 我们冲出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抢占到一个水泥台, 后来者只能排队, 噼里啪啦才打几个会后, 铃声又响了, 又冲进教室, 那份紧张, 兴奋至今还记得。其实华德福教育元素在所有的教育都存在,或者说,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瞬间总和,就是华德福教育。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在餐厅吃完饭,我又回到教学楼中去, 经过四年级教室时,一位男教师正好在整理书本,我走进去, 与他打招呼, 并作自我介绍。原来他也是英语老师, 他刚上完四年级的课。我告诉他, 我刚刚听完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的课,也许我可以从他那儿了解到中年级的外语教学问题。

他问我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1-3年级外语课有没有让学生写的内容?

低年级的外语课不涉及到写, 孩子们以听说为主要课堂活动, 写要到四年级才开始, 他们写他们已经会说的内容; 写之后才是读, 读他们已经写过的东西。这就是华德福的语言教学顺序: 听说写读, 而不是一般学校的听说读写。

外语课与母语课的关系是什么?

外语课与主课的主题是一样的,只是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同,比如,三年级主课上的农场的主题, 二年级的动物主题, 在外语课和主课上都会出现,这些内容是帮助孩子的身心灵发展, 从各门课上均有体现。

在华德福学校为什么要从一年级起开两门外语课?

他告诉我, 这里的华德福学校有三门外语课:英语、德语和俄语, 俄语是选修课。外语课不仅仅是帮助发展孩子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技巧, 还是帮助他们身心灵发展的途径,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语音、结构、思维方式和文化, 从而在不同性中发现人类的共同性。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他说他将去食堂吃饭, 我们可以在哪儿继续交谈。

我说我手头有一本他们学校最初的华德福课程大纲, 我是想知道经过八九十年的发展, 目前的课程有多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能够帮我理解作为一所华德福学校, 可以在斯坦纳的基本教育思想上能走多远? 我手头还有美国的华德福学校的课程, 这种对比性研究, 可以帮助我理解华德福教育课程的本土化经验。因为我们将在北京办一所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相结合的华德福学校, 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既能顺利升入国内的普通学校, 又能升入国外的普通学校, 我们想在课程上作较大改革, 同时又不失为一所优秀的华德福学校。

其实斯坦纳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教学课程大纲, 他只给出了了解学生发展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教学的基本方法, 要深入理解这些方法, 知道为什么这样教,就需要深入学习研究人智学。现有的课程大纲是全球华德福学校教师共同创造和分享的, 但这些大纲不能照搬,每所新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地域和文化特点设计新的教学大纲;每一个教师从来没有完成的备课去模仿, 他们必须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设计自己的课程,这才是华德福教育的魅力所在。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他是从澳大利亚来到德国的, 我很好奇地问, 我见到许多在德国出生的优秀华德福教师都去了澳大利亚, 而你偏偏从澳大利亚来到德国; 我还发现许多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老师去了中国, 我见过不少在欧洲华德福学校的美国人。 他笑着说, 还有一个从中国到美国教中文的老师, 现在又对欧洲感兴趣。这些都是命运和Kama, 有的是意识到的, 有的是过后才意识到的。 但通过深入研究斯坦纳的著作,都能找到答案。我十分赞同, 我在美国纽约参加的那Kama 读书会, 就在探讨各个种族, 个人及命运的关系。有的我已找到答案,有的正在寻找。他问我, 你有没有看过斯坦纳的<< 民族魂的使命>> 这本书? 我说它是对我理解自己为什么来到西方学习和工作帮助最大的一本书。

我问他有没有去过中国。他说从来没有。我向他分享了中国华德福学校的状况以及我们将在北京开办小学的计划, 希望他有一天能去中国指导我们的英语教学。他给我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 同时又给我推荐了另一个老教师, 他告诉我, 如果我要研究华德福课程的本质, 他是最好的老师, 他以前在这里教了很多年,后来在斯坦纳教育学院工作, 现在已退休。

他站起来与我握手时说,去中国是他的一个梦想, 他的一位刚去世的资深华德福教师临终前说过这样一句话: 他一生最遗憾的事是没有去过中国。他的一批华德福的朋友,他们都是中国迷。 中国是个谜, 斯坦纳先生也为中国留下一个谜, 他几乎谈到了所有的人类文化,可是很少谈论中国, 但是在很有限的篇章中谈到的中国,已让所有人惊讶! 他说,只要需要我会帮助你们的, 因为他是帮助自己, 我问为什么, 他说, 因为, 他对着我的耳朵小声地说, 希望在中国。

四. 圣诞集市----每年一度的社区生活

 还在美国时, 就从杰夫那里知道11月28日星期六是这所华德福学校每年一度的圣诞集市,各个班级的老师、学生家长,早在一周前就准备各种手工制品、食品以及各种手工用品如食品玩具,图书等, 还有专门为圣诞节用的松圈、蜡烛、圣经题材的蜡纸窗画。

 下午一点, 我和海伦乘坐从图宾根到斯图加特的火车, 赶到学校时, 街上停满了车辆, 熙熙攘攘的人们在教学主楼进进出出, 我们直接来到入口信息桌面。

.

 我们在高中生的食品摊买了一盘蔬菜饼坐下吃饭, 然后我与海伦约好下午三点钟在信息台见面。我跟着人群走上楼, 进入集会大厅, 台上坐满了管旋乐队, 台下坐满了成人和孩子观众, 已经没有座位, 只好站在过道上。紧接着, 一位音乐老师走上台, 向观众致意, 然后开始指挥乐队, 小提琴、中提琴在台上, 管乐在右侧楼道上, 观众人手一册歌本,当台上乐队随着指挥棒开始演奏时, 台下观众齐声唱起来。从那深沉厚重的歌声中, 你可以听到这些熟悉的歌曲, 每年传唱, 历久弥新, 一种庄严的节日气氛悠然而生, 整个社区在这一瞬间发出了共同的心声。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一个特殊的童音与整个合唱声音形成对比, 我转头一看,原来她在用不同的声部与整个合唱形成和声, 她唱得如此清脆, 声音如此年轻, 又如此专注地, 像一只百灵鸟在群体的合唱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歌曲都是一个个片断, 在指挥的示意下, 乐队和观众同时合唱, 又停下, 再唱下一段, 这样一直唱了十几首, 最后请校长上台讲话, 他的声音不时被掌声打断。

 校长讲完话,是一段压场的合唱, 伴着合唱声, 大家徐徐离开会场, 人流分布到不同的出口,然后进入不同的展厅。

 在美国普林斯顿华德福学校,每年我都参加过这样的集市, 一般是由学校的发展部组织, 目的是筹集年度基金,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除了全校的师生家长全部参与之外, 还邀请社区的邻居, 其他华德福学校和社区的团体, 给他们提供摊位, 提取一定百分比的收入纳入年度基金。除了卖东西之外,还有大量的艺术表演,展览。这样的集市有两种, 一是在冬季圣诞节以前, 另一个是在五月份。

 我想, 如果是在中国的华德福学校作类似的集市, 应当是在放寒假前,为过年而准备的集市。我的眼前浮现出红色的中国结, 十二生肖挂饰、鞭炮, 学生们写的对联, 还有舞龙舞狮, 彩灯谜等景象。我在美国年年在学校里给美国孩子和社区过新年, 可是在中国居然很少有学校组织的新年集市和表演, 错过这么好的实施教育和增进交流的机会。"春之谷集市”,多好的名字! 在北京的门头沟, 2012年冬天…..

 我随着人群进入一个布满柜台的展厅, 首先看到的是华德福娃娃的展览, 都是羊毛、棉、绒的制成的圣诞题材的布。其中一组是三个牧羊人、玛丽亚和他丈夫以杰斯夫组成的家庭, 价格是100欧元。下一个摊位是布满松枝, 上面点缀着松果, 编成的各种圣诞饰品。这个摊位是藤编的鸟巢, 大小不一, 还有用树枝做成的算筹。下一个摊位全是有机的化妆用品, 肥皂、香水、洗涤液等, 再下一个摊位是各种袋装小点心、蛋糕, 都是来自活力农耕农场。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我走进另一个厅, 看到一个小礼堂, 台上布满各种蜡纸画, 远看像是木雕的画框, 近看是用红色纸板剪成的画板, 中间镂空, 在两层透明的蜡纸间是彩色纸剪成的各种圣经故事, 主要是围绕圣诞题材。我看到三个牧羊人受到天上星星的启示, 得知耶稣诞生的消息。我买下了一个, 26欧元, 虽然贵了点, 但想到支持这个学校的年度基金,也就心甘情愿。这就是这么多人情愿在这里买圣诞礼物的原因。 

 想到也许今年可以在美国的家里布置一个圣诞角, 便又回到卖布偶的大厅, 在holy family 的摊前,忽然发现一组小号的圣诞家庭布偶, 才55欧元, 四个牧羊人, 玛丽亚和他的丈夫, 唯一不一样的是玛丽亚抱着耶稣, 而不是将他放在马槽里,像许许多多的圣诞作品一样。这更符合情理, 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习惯, 中国的妈妈不会将孩子单独留在马槽里, 虽然一开始在那里出生的。尤其是当这些牧羊人赶来为他祝福时, 她不会让小孩子躺在冰凉的马槽里, 作为妈妈一定会将他抱在怀里, 更何况外面是冰天雪地。后来回到杰夫家, 海伦看到这组布偶是说, 这是中国式的圣诞家庭, 这让我很惊讶, 她也认为中国的妈妈一定是一刻不离的将小宝贝抱在怀里。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有了布偶, 蜡纸画, 再加上蜡烛,就是一个圣诞角了,于是我又来到蜡烛摊位, 红色的纸盒里是淡黄色的似乎散发着甜味的蜡烛,显然是百分百的华德福纯蜂蜡产品, 从那蜡烛的大小不一的形状看, 这不是机器产品,而是学生们的作品, 我眼前浮现了那个情景:一个热腾腾的火炉上面是一个金属锅,锅里融化的蜂蜡散发着甜甜的芳香,孩子们排成队,每人手里拿着一根灯芯, 当第一个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 小心地将灯芯放入融化的液体蜂蜡,然后将灯芯提出,让其冷却, 液体蜂蜡立刻凝固在灯芯周围, 再浸入液体,又凝固一圈,这样一个蜡烛逐渐成形, 只是很细,随着不断浸入、提出、凝固, 蜡烛越来越粗,最后一个蜡烛终于形成。孩子满意地获得他的作品, 下一个孩子由于看到了全过程, 所以做得更熟练更成功。

 小小的蜡烛经过孩子们的亲手制作,已经凝固了他们的全部期待、渴望和幻想, 凝固了所有光与黑暗的故事。而那些蜜蜂的小精灵, “太阳的皇后”, 在采集了一季的阳光后, 吐出蜂蜜和蜂蜡, 蜂蜜滋养了人类, 而蜂蜡转化为光, 照亮黑暗, 给寒冬带来温暖。尤其是在圣诞期间点燃蜂蜡庆祝耶稣的诞生更具不寻常的意义, 因为耶稣是太阳之子, 他给人类带来了新世纪的阳光。

我想到我在这第一所华德福学校, 将这里的学生们用当地的蜂蜡亲自制作的蜡烛带到中国, 用黑森林的光, 斯图加特的光照亮北京春之谷之夜, 这又是何等的有意义。

 已经是下午三点,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正在热闹的集市, 回到信息台, 见到汉娜在那里, 我又问她是否有学生的作品展览, 她说不是在这个集市上,而是在春天的一个开放日, 专门展览学生的作品。 

 我和海伦一起去地下室的一个二手书店, 都是从社区家庭里捐赠的各种图书, 其规模像一个二手书店, 桌上、书架上到处是书, 光是这里就得花上半天时间看,但我们已没有时间,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走进培训中心的大楼,这里已腾出来为孩子们活动区域, 我们进入一楼,见孩子们围坐在桌旁,用蜡纸制作窗画, 他们做得很专注, 旁边坐着妈妈, 对于他们来说, 今日的一个小小制作的成功,会成为他们以后构筑一个巨大工程的内驱力。作为活动组织者, 会尽最大可能在节日中提供给孩子体验创造的空间, 让他们参与全过程, 让他们通过制作展示自己, 通过创造融入节日, 通过参与融入社区。一切为了孩子, 体现在华德福学校所有的活动中都能得到体现。那么那些没有上过华德福学校的孩子如何呢? 那些在遥远的中国, 天天待在单元楼里坐在电视机前的孩子如何呢?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开始……

六. 2012北京, 世界上最后一所华德福学校?

 走出社区,从后侧经过名为 “Steiner House” 的房子, 这是人智学斯图加特分会, 是人智学会议研讨中心, 也是这所学校的精神中心, 我立刻拍下这所房子的照片。

 正是在这所房子里, 我与德国华德福友好协会基金会的负责人会谈, 试图陈述在中国,一所本土化的植根于东方文化土壤又面向世界的华德福学校是何等重要。 我希望她是真得听明白了, 我想那座房子是听明白了, 那间会议室和墙上挂着的斯坦纳先生是听清并赞同了。

 海伦叫了出租车后,我才想到我已经结束了我的访问, 这是我全程计划中最后一次在这所学校, 一种依恋之情油然而生, 一种刚回家又离家的感觉。这所学校, 从1919年到现在, 已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 全球有一千多所新学校沿用这里的名字, 继承并发扬这里的精神, 斯坦纳在这里亲自指导, 开创了一所人类历史上完全不一样的学校, 成为人们对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她是如此非凡, 象一座纪念碑竖立在20世纪的中欧大地上。

 两天的访问能够忆起和记下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断, 但这些记忆的内在图景和启示将伴随着我回国参与春之谷建设的漫长岁月, 成为我们面对各种挑战的精神源泉。于2012年在中国开始春之谷学校意义非凡, 龙年, 易经的乾卦有隐语: 潜龙勿用, 见龙在田, 或跃在渊, 飞龙在天…东方天象将垂大吉, 是万物开始的大好时机。 可是偏偏北美的玛雅长表历预示世界在这一年结束, 在这年冬至, 太阳降落后不再升起, 世界将沉入永远的黑暗的深渊……这是比当年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所面临的一战和二战更无望的全球性的毁灭吗?

 即使世界真的在那一年终结, 北京的春之谷将是世界上最后一所华德福学校, 终无后悔, 我们可以在天堂中继续我们的事业, 因为我们已经在大地上播下我们的种子, 这颗种子将在天堂开花。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小小的拯救孩子的善意而拯救了未来, 在地球的另一侧, 他激起的磁力波不断扩大, 乾德之力聚拢一起, 推动宇宙, 转动地球, 化生万物, 演进人类, 如此强大,已经足以让上帝改变计划, 那么中国的春之谷将成为新纪元的第一所学校, 一种秘密的力量已经在哪个转机到来的时刻,把新的精神种籽悄悄播入了这片承载着地球上最古老文明的东方之谷, 于是, 春之谷携带着全新的使命,他将站在新黎明的地平线上, 成为一道希望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