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联撷趣

 工程院 2019-04-10

古往今来有不少吟咏养生之道的名联佳对,它不但赋予读者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而且也是养生和益寿的良方。

清代名士张仲甫撰写过一副脍炙人口的养生联:“贪嗔痴,即君子三戒;定戒慧,通圣五经言。”此联把儒教的人世和佛经的出世兼收并蓄地合为一体,意思是说,佛教上讲的贪婪、嗔怒、愚痴和《论语》上讲的“君子有三戒”是一样的,只有务必戒除,才能益寿延年;而佛家所讲的则是坚持格守,才能健康长寿。细细品味联语,颇具科学哲理,令人击掌称绝。

  清代两江总督张之洞也撰写过一副养生名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此联与《尊生格言》中的“节食以去病;寡欲可延年”的养生经有异曲同 工之妙,实为养生联中佳品。

  清代名人翟公栾曾自撰一副养生联:“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生平不履于危机”。此联讲的是动静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那些经常搅心伤神,容易动肝火之人,真可谓是一剂妙药良方。

   著明作家冰心94岁时写了一副养生妙联:“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此联阐述了“知足”、“无求”亦能养生的道理,也是好94年高寿的经验总结,其寓意深远,值得品味。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自题养生联云:“勤劳艰忍,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要道;美景天籁,阳光清气,乃造化所赐补方”。上联于朴实言词中透出勃勃生机,下联从幽雅意境里显现了造化神功,实为难得的一副养生佳对。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对联艺术中,不乏吟咏养生之道的佳 对妙联。如果能按照这些佳对妙联的内容去做,对身心健康是很有益处的。

  “贪嗔痴‘’,即君子三戒;定戒慧,通圣经五言。这是清代名士张仲甫撰写的一幅养生妙联。此联把儒教的入世与佛教的出世兼收并蓄,合二为一。意思是说,佛教上说的贪婪、嗔怒、愚痴,这三者和《论语》上说的“君子有三戒”是一样的,务必戒除;佛家所讲的禅定、守戒、得智慧,跟儒家典籍〈大学〉所讲的定、静、安、虑、得这“五言”是相通的。做到这些,无疑有益于身心健康。

  “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该联为清人翟公栾自题,谈的是动静皆宜、宠辱 不惊的养生之道,对常拢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系一服妙药良方。

    “你别眉头紧销地着急,但能守份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笑口;我肚子这般样大,总不愁吃忧穿,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这则由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题于新都宝光寺的笑佛联,褒扬了笑的养生之功,寓意深沉,富于哲理。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此联悬挂于浙江舟山普陀寺,与翟公栾佳联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名僧苏曼殊所撰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